相关试卷
-
1、 生物技术是应用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对生物或生物的成分、产物进行改造和利用的技术。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相关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杂种植株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灭活的病毒促进原生质体融合 B、利用茎尖组织培养获得的脱毒苗必须检测其抗病毒能力 C、在分割囊胚阶段的胚胎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并对其取样做DNA分析,进行性别鉴定 D、农杆菌转化法中一般会涉及两次DNA片段拼接和两次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
2、 下图甲是某种生物细胞中3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乙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图甲表示正常细胞,则A可以运送细胞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 B、若图甲表示正常细胞,则A和B共有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a C、若图甲表示完全脱水后的细胞,则A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图乙中的b D、图乙中数量最多的元素是c,这与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有关
-
3、 人体在饥饿时,肠腔的葡萄糖通过SGLT1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进食后,由于葡萄糖浓度升高,小肠上皮细胞通过GLUT2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吸收葡萄糖,速率比通过SGLT1快数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种葡萄糖吸收方式并存可有效保证细胞的能量供应 B、两种载体蛋白的合成、加工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C、上述两种吸收葡萄糖的方式都需要消耗ATP D、上述两种吸收葡萄糖的方式都可以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4、 细胞学说为生物学的发展起到奠基作用。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和动物有共同的结构基础 B、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C、揭示了构成生物的细胞具有多样性 D、建立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
5、 脂质存在于所有的细胞中,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等。下列对脂质描述错误的是( )A、磷脂在动物的脑、卵和大豆种子中含量很丰富,是所有细胞都必不可少的成分 B、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通常都不溶于水 C、胆固醇是构成所有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但在膳食中要限制高胆固醇食物的过量摄入 D、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有很大差别,膳食中食物要合理搭配
-
6、 真核细胞结构与功能的概念图(如图),p和q都是单层膜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m不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B、h在动植物细胞中功能都相同 C、P中蛋白质与脂质的比值高于q D、g是细胞中负责物质转运的细胞器
-
7、 下图表示培养和纯化X细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室里可用化学药物或紫外线对物体表面或空气进行消毒 B、步骤①倒平板时需将培养皿的盖拿开,以便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倒入 C、步骤②接种环、接种针等用具应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灭菌 D、步骤③操作过程中,需灼烧接种环6次,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时需要将平板倒置
-
8、 生态系统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称为置位点,在置位点的相应范围内,生态系统处于动态平衡。输入太高时发生正偏离,反之发生负偏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包含物质和能量等 B、反馈是指系统的输出结果影响和调节系统的输入 C、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偏离就越大,反馈①、②的能力越弱 D、生态系统的置位点发生负偏离时,可通过负反馈回到置位点
-
9、 研究人员从湖中的沉积物中取样,进行微生物培养。一种培养基(A)中加入琼脂作为凝固剂,另一种(G)用结冷胶代替琼脂。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CFU数(CFU是指从单位质量或体积的样品中培养出的菌落总数),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培养基在灭菌冷却后再调节到5.5、6.0、7.0三种pH值 B、G型培养基CFU更高的原因可能是其接种的沉积物更多 C、在5.5、6.0、7.0的pH值下结冷胶较琼脂更利于菌落的形成 D、上述实验可使用平板划线法或涂布法获得单菌落后计数 -
10、 金黄色葡萄球菌(SAU)是细菌性肺炎的病原体之一,A、B、C、D四种抗生素均可治疗SAU引起的肺炎,为选出最佳疗效的抗生素,研究者将分别含等剂量抗生素A、B、C、D的四张大小相同的滤纸片a、b、c、d置于SAU均匀分布的平板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培养48h,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采用干热灭菌的方法对该实验使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进行灭菌 B、滤纸片b周围抑菌圈出现一个菌落,可能是形成该菌落的SAU发生了基因突变 C、抗生素D治疗SAU感染的效果最好 D、接种涂布后的培养皿立即放置于37℃的恒温箱中培养,注意不要倒置
-
11、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无论是植物体细胞杂交还是动物细胞融合,都需要诱导 B、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植物组织培养可用于生产脱毒苗 C、无论是动物细胞培养还是植物组织培养,都需要添加蔗糖作为能源物质 D、植物体细胞杂交可用于作物育种,动物细胞融合可用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12、 人类负荷指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规模,可由生态足迹来衡量。若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时,就会出现生态赤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开发新能源、低碳生活可能会增大生态足迹 B、生态足迹包含人口规模与人均对环境的影响 C、生态承载力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密切相关 D、生态赤字的出现表明该地区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
13、 如图为胡萝卜的离体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培育形成试管苗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发生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B、愈伤组织是分生状态的细胞 C、①②过程所用培养基的激素比值不同 D、此过程获得的试管苗可能是杂合体
-
14、 用32P标记玉米(2N=20)叶肉细胞中的所有核DNA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I中培养至愈伤组织,再转接到培养基Ⅱ中诱导分化出芽,然后将其转接到培养基Ⅲ中诱导生根,进一步诱导形成试管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玉米是自养型生物,所以培养基I、Ⅱ、Ⅲ中都不需要加入有机物 B、培养基Ⅱ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偏高,培养基Ⅲ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偏低 C、一个细胞在培养基I中连续分裂两次形成的子细胞,含32P标记的染色体可能有8条 D、玉米外植体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后才能用于组织培养
-
15、 为拯救珍稀植物红豆杉,并同时获得高抗癌活性物质——紫杉醇,某科研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流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通常选择茎尖进行组织培养,从而获得脱毒苗,使植物具备抗毒能力 B、紫杉醇是红豆杉基本生命活动必须的 C、用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愈伤组织生产紫杉醇时,通常要通入无菌空气 D、同一株植物不同部位的组织细胞经诱导培养获得的植株基因型一定相同
-
16、 在胚胎移植过程中很多操作步骤都需要检查,为避免后期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胚胎移植前,要对胚胎进行检查以确定其是否能正常发育到一定阶段 B、胚胎移植前需要检查受体的免疫力,选择免疫缺陷型做受体有利于胚胎的存活 C、胚胎移植前进行遗传病筛查对于动物繁育健康后代具有重要意义 D、胚胎移植到受体的子宫后,还需对受体进行妊娠检查
-
17、 下图所示是利用高等哺乳动物的生殖细胞进行的体外受精技术培育试管动物的大致流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哺乳动物的体外受精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精子的获取和受精等几个主要步骤 B、在体外受精前,要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从而使精子具有与卵细胞受精的能力 C、卵细胞发育到MⅡ期时,才具有与精子受精的能力 D、图中移植的胚胎遗传物质一半来自雌性供体,一半来自雄性供体
-
18、 泡菜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数量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中期乳酸菌数量最多与中期乳酸菌抑制了其它微生物的活动有关 B、乳酸菌后期数量减少与乳酸积累,PH下降,抑制乳酸菌活动有关 C、在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发酵容器中硝酸盐含量在初期呈现上升趋势 D、发酵容器中乳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
-
19、 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下列评价错误的是( )A、丙装置设置有误,排气时可能会导致发酵液溢出 B、三个装置中酵母菌均先有氧呼吸,再酒精发酵 C、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鉴定装置中是否有酒精产生 D、导致三个装置中发酵液pH下降的原因不同
-
20、 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群落内两个生态位重叠的物种会向着占有不同空间、食性、活动时间或其他生态习性分化,这种在同一区域,由于种间竞争而导致的环境需求发生错位的现象,称为同域共存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 , 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同域共存机制可能会使两个种群生态位的重叠度(填“升高”或“降低”)。(2)、“为了躲避狼,兔子选择夜晚活动”(填“属于”或“不属于”)同域共存机制,判断依据是。(3)、三裂叶豚草是世界公认的恶性入侵杂草。科研人员比较了三裂叶豚草入侵初期和未入侵时荒地早春植物群落的各物种生态位宽度,结果如图所示,三裂叶豚草入侵,在短期内对的生存有利,对的生态位宽度影响最大。
在三裂叶豚草入侵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生态系统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有(答出2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