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合隆镇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学情调研道德与法治试卷
- 湖南省长沙市南雅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调研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 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兄弟学校联考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 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第四中学集团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 甘肃省兰州市第十一中学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贵州省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
- 山东省东营市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 广东省广州市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 江苏省盐城市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
1、【延续中华文脉 弘扬宪法精神】
材料一 “法”,又书作“瀍”,“氵”意为“公平如水”;“廌”相传为古代独角神兽,能辨别是非曲直,“廌”与“去”意在“触不直而去之”。今演变为“法”。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一条规定:“为保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行使代表的职权,履行代表的义务,发挥代表作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结合材料一,谈谈“法”的演变过程体现出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并概括中国古代“瀍”字的寓意。(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 -
2、现代社会,丰富多彩的职业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在未来,同学们会从事一种或多种职业,承担社会分工中的不同角色。做好职业准备,进行职业选择应该( )
①结合兴趣爱好,只考虑个人发展
②顺应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需要
③努力追赶潮流,从事新兴职业
④加强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去年我国全年粮食产量历史性突破1.4万亿斤。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要位置,要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把饭碗端得更稳更牢。保障粮食安全要( )
①主要依赖粮食进口
②大力发展农业科技
③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④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九年级某班举行“机遇与挑战: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选择”辩论赛,正方认为“当前我国发展机遇仍然大于挑战”,反方认为“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大于机遇”。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正方辩词的是 ( )
①我国加快构建以国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
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
③中国智慧能解决世界各国发展面临的所有问题
④我国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等领域具备了良好的积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中国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在气候变化、网络安全、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问题上,中国与世界各国密切沟通、加强合作,给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此举( )
①表明我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表明和平与合作是当今的时代主题
③体现大国担当,提升我国国际地位
④发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领导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使用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迅速,“绿色”已经成为新建建筑的必选项。据此判断,以下做法符合绿色建筑要求的有( )
①加大研发投入,开发绿色建筑材料
②与自然环境融合,提升居住舒适度
③利用自然条件,减少对资源的依赖
④丰富电器设备,增加对电力的需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关于中国梦,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
①就是要实现主导世界发展的大国梦
②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③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④我国已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下列对名言、俗语解读正确的是 ( )
名言、俗语
解读
A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科学立法
B
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超过十次犯罪
公正司法
C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依法执政
D
天地之大,黎元为本
全民守法
A、A B、B C、C D、D -
9、2025年4月28日,庆祝中华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党中央、国务院授予 1670 人全国劳动模范称号、756 人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他们中有大国重器研发者、城市抽粪工、客运公司驾驶员、车间操作手……他们用行动启示我们( )
①坚定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奉献社会
②立足平凡岗位,踏实勤勉、实干笃行
③投身民族伟业,迎难而上、勇担重任
④追求个人荣誉,不顾一切、成就自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教育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重大价值,是因为教育( )
①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
②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1、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 )

——数据来源:《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①我国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研投入不断增加
②创新成果倍出,表明我国已经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③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满足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④坚持自主创新,发挥科技创新对全面创新的引领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西藏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新时代。彻底摆脱绝对贫困,把贫穷落后的旧西藏建设成了经济文化繁荣、社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幸福的新西藏。上述成就的取得是基于( )
①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②各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全面准确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④国家把发展民族关系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工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某社区为缓解老旧小区出行难问题,激发居民参与热情,探索出以下解决路径。本题 ▲处应填写( )
A、民主选举 B、民主法治 C、民主监督 D、民主决策 -
14、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世界观察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窗口。带着人民心声,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2000 多名全国政协委员,齐聚北京共商国是,凝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据此,回答问题。(1)、上述材料表明(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全国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履行决定权
④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依法履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今年两会中,代表和委员讨论的热点问题有: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完善养老托育服务、加大医疗卫生资源投入、优化营商环境……由此可见( )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③选举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④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我国过去40 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是因为改革开放( )①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②能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同步富裕
③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④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下列图示能正确表达概念之间关系的是( )A、
B、
C、
D、
-
16、火出圈的“哪吒”、会跳舞的机器人、能思考的DeepSeek……中国民营企业澎湃沸腾的鲜活身影比比皆是。截至2025年3月底,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超过5700万户,占企业总量的92.3%。从2012年的1085.7万户到今年突破5700万户,民营企业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更是中国经济不惧风浪的坚实底气。这表明( )
①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②要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③要发挥民营经济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④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2024年12月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____”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A、端午———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扬家国情怀 B、中秋——抒发丰收喜悦,共享阖家欢乐 C、清明——踏青祭祖、慎终追远的社会实践 D、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
-
18、胸怀祖国 担当有我
历史的巨笔,常在关键处落墨;伟大的征途,总在开拓中奋进。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滨州市某学校组织开展了会议精神学习与系列探究活动。
(1)、【观看成就我自豪】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汇聚起亿万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创造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在参观新时代成就图片展的过程中,以上三幅图片映入眼帘,请选择一幅你印象最深的图片并说明理由。(2)、【学习精神我自信】
山河为卷,改革为笔,画出更新更美的图画。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中华大地上描绘出“无边光景一时新”的壮阔图景。某班摘取《决定》的部分内容进行学习:
请针对上述学习内容,分别阐述我国应如何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摘录一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摘录二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摘录三 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 (3)、【助力复兴我自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应如何用自己的成长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初中三年即将结束,回望来路自慷慨,再赴征程气如虹。你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就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请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完成你的生涯规划书,不得出现个人姓名、学校、地区等信息。生涯规划书
我的梦想
原因分析
行动规划
-
19、网络无限 自由有界
“人工智能”是今年两会热词之一。围绕人工智能的使用,某人大代表深入基层进行调研,请你配合完成调研任务。
相关链接: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技术科学。
【问题提出我回答】
AI技术的开发是一项突破,它能为内容合成带来便利、帮助人们提升学习和工作效能、改善服务体验等。但也有人利用AI技术传播虚假信息、窃取他人账户,给公众生活带来安全隐患。还有不少人认为AI本身就是一款工具,自己怎么用是自己的权利和自由,与他人无关。
要求:主题突出,观点明确,逻辑严谨,分析全面,语言流畅,学科术语使用准确,字数在150字左右。
【意见征集我回应】
为营造一个清朗的AI使用环境,人大代表正向广大群众征集意见和建议。
【建议办理我参与】
为了更好发挥公益广告传播文明理念、培育时代新风的重要作用,2025年“新时代网络文明公益广告“征集展示活动正在开展……
(1)、请以“AI之辩”为题撰写一篇述评,谈谈你对人工智能使用的认识。(2)、请你运用“建设法治中国”的知识,从国家、社会、企业、公民层面向人大代表建言献策。(3)、请你结合本次调研主题,设计一条新时代网络文明公益广告语。 -
20、传承文明 美美与共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所孕育的伟大祖国、伟大民族,永远是全体中华儿女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所系。滨州市某学校举行以“文明与世界”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下面是某同学演讲稿中节选的部分内容,我们一起来赏析。
☆赓续,在坚定自信中创新发展
“惟我国家,亘古豆今”。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民族何以创造这一人类文明的奇迹?答案在殷墟甲骨文3000多年的文明回声中,在京杭运河新时代的繁华盛景中;答案在文物资源数字化转化、数字化共享大力推进中;答案在各民族血脉相融、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中;答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会贯通、日用不觉中……
☆发展,在开放互动中和谐共生
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民族一贯的处世之道,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中马友谊大桥改写马尔代夫没有桥梁的历史,佩列沙茨大桥连接起克罗地亚南北领土,马普托大桥助力莫桑比克经济发展……站在一座座中国建造的“桥”上,可以看见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中国,一个以创新之力、文化之美真诚拥抱世界的中国,正以“硬联通”促“心联通”,向世界传递着“美美与共”的东方智慧。
(1)、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中华民族何以创造这一人类文明的奇迹”这一叩问。(2)、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之桥走向世界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