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第四中学集团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2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 1. 星期天,小果随爸爸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他们家的这种关系类型是(     )
    A、血缘关系 B、业缘关系 C、地缘关系 D、婚姻关系
  • 2.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下列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生活的做法是(     )

    ①国庆期间去电影院看电影

    ②经常和朋友一起打游戏到深夜

    ③周末和父母一起去博物馆参观游览

    ④假期和同学一起到敬老院看望老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3. 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神舟二十号成功发射。此次神舟二十号飞行乘组中,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1届毕业生王杰,与航天员陈冬、陈中瑞共同肩负飞天使命,承载着祖国重托奔赴苍穹!这支团队的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属于(     )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法律关系
  • 4. 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学校里,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在商店里,我们是顾客……这说明(     )
    A、我们的身份具有不确定性,随时会发生变化 B、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C、社会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D、每个人是社会“大网”上一个无关紧要的点
  • 5. 某校开展“智能科技的奥秘”主题研学,以下是活动过程。据此可知此次研学的目的是让学生(     )

    活动一

    活动二

    活动三

    了解无人机与我国低空经济的发展历程

    参观科大讯飞,体验智能语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参观机器人工作坊,体验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

    ①提前进入社会,应对全球科技挑战

    ②在社会活动中热心帮助他人

    ③关心社会发展,为祖国成就而自豪

    ④融入社会,培育亲社会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 2025年4月,在海南举行的第五届消博会热度不减,品牌数量、规模影响力等再创新高。近百款全球首发新品密集亮相,高含“科”量展品引领消费新时尚。记者在现场看到,多国企业共同开启买买买卖卖卖模式。这意味着(     )
    A、人们的交往方式越来越丰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B、人们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在岗位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C、社会生活中的物质产品数量繁多,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D、消费成为一种时尚,人们只有不断消费才能为社会发展作贡献
  • 7. 在交通工具上,从马车到火车、汽车、飞机,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舒适,“千里江陵一日还”成为现实,“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已成为历史。面对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我们青少年要(     )

    ①热爱生活

    ②积极融入社会

    ③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

    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 “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意为喜欢集群而又厌恶独处,彼此之间相互扶持、相互帮助,才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快乐。下列行为与其意思相符的是(     )

    ①看到发生火情,马上拨打火警电话       ②关注某地灾情并踊跃捐款捐物

    ③朋友想抄自己的作业,立马递过去       ④积极参加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 2025年7月5日,山西师范大学“236星火科普实践队”的青年志愿者前往吕梁市石楼县留村,深入探访红色历史,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增强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知。这告诉我们亲社会行为(     )
    A、是大学生必须参与的行为 B、需要作出伟大的贡献 C、就是善于表现自己的行为 D、在社会实践中养成
  • 10. 为了使2025年中秋、国庆“双节”假期更有意义,小秦提前制定了假期计划,部分内容如下:

    1.跟长辈学做月饼。

    2.参加文明交通劝导宣传活动,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引导市民文明出行。

    下列对小秦的假期计划的点评,你赞同的有(     )

    ①小美: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学习生活技能和行为规范

    ②小阳:通过参与活动可以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

    ③小西:小秦执行该假期计划有利于养成亲社会行为

    ④小敏:浪费了宝贵的课余时间,不如多做几道练习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1. 2025年6月18日,仙林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咏梅社区联合南京师范大学绿迹生态守护者队,在咏梅社区中心成功举办了“银发聚力添新绿,智慧赋能暖夕阳”双课堂活动。“智享银龄”课堂率先开讲,志愿者们指导老人使用智能手机时强调防范诈骗信息。本次课堂内容体现了传播网络正能量的具体做法是(     )
    A、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利用网络贡献向上向善力量 B、通过网络平台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投身于公益行动 C、提高媒介素养,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 D、共同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 12. 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田野里架起直播间,土特产变身“特色产品”,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年轻人变身“新农人”,手机成了“新农机”。可见,网络能(     )
    A、拓宽了人际交往渠道,使人际交往更方便 B、快速消除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C、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D、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 13. 在家里,小亮在父母的帮助下,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家务;在学校,他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学会了团队合作、与人交往的技巧。这体现了(     )
    A、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行为规范 B、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生活技能 C、只有参加社团活动才能实现社会化 D、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扮演社会角色
  • 14. DeepSeek火爆出圈,人工智能(AI)也成为一些学生完成作业的辅助“神器”。对此,你应该对他们说(     )
    A、要充分运用,解决一切问题 B、要独立思考,绝不上网搜索 C、要远离网络,遵守学校纪律 D、要合理利用,避免产生依赖
  • 15. 下图是初中生小雷对市民交通出行变化的调查。图中的变化反映出(     )

    ①社会充满活力,社会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

    ②社会在不断进步,我们的出行条件越来越好

    ③关注社会生活,可以提升我们的学习成绩

    ④祖国日益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6.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这启示我们中学生要(       )

    ①主动融入社会生活,树立积极生活态度       ②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以获得荣誉为目标

    ③努力投身社会实践,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④重视生活经验积累,实践比理论更重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7.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的现代化,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这说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     )
    A、社会由个体组成,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B、社会为个人提供物质条件和精神滋养 C、个人的成长完全依赖社会资源 D、人是社会的人,但是可以脱离社会而存在
  • 18.  2024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基本建成,加大了信息公开力度,监督政府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这说明(    )
    A、网络推动了民主政治进步 B、网络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C、我国扩大了民主权利内容 D、我国加强了法治宣传教育
  • 19. 每年的9月8日是国际扫盲日。随着知识的迭代更新,“文盲”的概念发生了改变。那些思想懒惰、不愿更新知识结构、不愿学习新技术和新事物的人会被认为是“现代文盲”。这启示我们(     )

    ①社会化伴随我们一生,要持续学习       

    ②要主动学习,因为学习是我们人生中唯一的任务       

    ③终身学习能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需要       

    ④要学习知识,提升能力,促进自我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 为了使2025年中秋、国庆“双节”假期更有意义,小安提前制订了假期计划,部分内容如下:

    1.跟长辈学做月饼。

    ⒉.和爸爸妈妈回农村老家进行秋收劳动。

    3.参加文明交通劝导宣传活动,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引导市民文明出行。

    小安执行该假期计划有利于(     )

    ①重视课外实践活动,忽视课堂学习      

    ②学习生活技能,学会尊重劳动

    ③学习行为规范,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④体验社会生活,提升综合能力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分析说明题

  • 21.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学生小明本打算花半个小时的时间看看新闻,看完新闻他却浏览了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信息。结果晚上10点了,作业没写,约好的和同学打篮球也忘记了。

    材料二   见图。

    (1)、材料一启示我们,互联网上信息无限,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们应该怎样学会“信息节食”?
    (2)、“转发谣言也违法”,我们应如何辨别网络谣言?(写出两点)
    (3)、材料二警示我们,怎样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三、综合探究题

  •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校八年级(1)班打算开展“谦让分享,快乐成长”的系列实践活动。本次活动要求各班班委组织本班同学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同学们谦逊礼让、乐于分享的意识,提高同学们关爱社会、亲近社会、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能力。在被调查的同学中,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情况的统计结果如下:

    经常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同学

    偶尔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同学

    从未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同学

    5

    10

    20

    材料二   暑假期间,某女生在校团委组织下参加了到敬老院关爱老人的志愿者活动,打扫敬老院、陪爷爷奶奶聊天、给敬老院的全体人员表演节目,逗他们开心,收获了满满的快乐和幸福。进入八年级后,该同学准备继续参加此项活动,但和家长发生了分歧(见图)。

    (1)、从材料一这次调查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2)、结合材料二,如果你是该女生的好朋友,你怎样运用所学知识说服她的家长?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 23.

    青少年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要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学习、锻炼和成长。光明中学八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融入社会,亲近社会”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认识现状】

    实践小组就“融入社会,亲近社会”这个主题提前对本班学生进行了走访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调查问题

    统计结果

    问题一

    你了解亲社会行为吗?

    非常了解46%;了解一些31%;不了解23%

    问题二

    你认为养成亲社会行为重要吗?

    很重要51%;重要26%;不重要23%

    问题三

    你有过亲社会的经历吗?

    有51%;没有37%;不清楚12%

    (1)从上述调查结果能得出哪些结论。

    【交流讨论】

    (2)运用所学知识,劝说上表问题二调查中23%的同学。

    (3)针对调查中问题,请给学校提两点建议。

    【收获感悟】

    (4)针对此次调查结果,同学们决定围绕“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发出倡议。请你代表同学们写出“倡议书”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