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三课 土地改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二课 抗美援朝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一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五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四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三课 盛唐气象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同步练习
-
1、它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了阿拉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被高尔基称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它是( )A、《医学集成》 B、《格林童话》 C、《天方夜谭》 D、《伊索寓言》
-
2、《资本的年代》写到:“1868年,日本(天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这说明,日本明治维新( )A、积极地向西方学习 B、迫切希望国家独立 C、决心建立新式军队 D、鼓励兴办现代工厂
-
3、下图是罗马斗兽场外部的拱门,它把作为希腊古代建筑精华的柱式和罗马人深为自豪的拱门合二为一。据此可知,罗马建筑( )A、恪守民族文化 B、追求外形精美 C、专注学习和照搬 D、善于传承和创新
-
4、西方文明是以欧洲文明为其源头和主体,发轫于欧洲,有其辉煌的成就,也具备极富力量的扩张性。西方文明发源于( )A、古巴比伦 B、古希腊 C、古罗马 D、古印度
-
5、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写道: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其中一个人在黄河边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一个人在恒河边思考人与人神的关系;一个人在爱琴海边思考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的问题。其中在恒河边思考的人( )A、创立了佛教 B、改造了古印度的计数法 C、制定了阴历 D、建立了严格的种姓制度
-
6、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历史有准确的理解。对下图所示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于北非的尼罗河流域 B、人类四大文明最晚文明发祥地 C、此地人们发明了楔形文字 D、奥林匹克运动会源于此地
-
7、国歌是民族精神的标志和国家尊严的象征,也是塑造公民国家认同的重要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歌
歌词节选
主要历程
《马赛曲》
前进,祖国儿女,快奋起,光荣一天等着你!你看暴君正对着我们举起染满鲜血的旗……自由,亲爱的自由,请你和你的保卫者同战斗!和你的保卫者同战斗!但愿在雄伟歌声中,旗开得胜建奇功……
1792年诞生,1795年法国督政府宣布此曲为国歌,
1804年拿破仑下令取消《马赛曲》国歌地位,
1879年,《马赛曲》重新被确立为法国国歌
《国际歌》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指共产主义)就一定要实现!
创作于1871年,
1922—1944年被定为苏联的国歌,
1931—1937年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创作于1935年,
1949年9月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
1982年被正式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材料二 研究发现,以下词汇在很多国歌歌词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祖国 土地 保卫 民族 团结 勇敢 英雄 祖先 家乡 自由 和平 正义
材料三 政治精英会在不同时期和场合利用国歌音乐符号的设计来强化政治认同。国歌本身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对个体产生影响.
国歌在各种场合的使用比例
场合
升旗仪式
大型体育赛事
校园集会
国家重要活动
校园运动会
使用比例
29%
21%
11%
9%
8%
场合
纪念日
国家重要会议
入党宣誓仪式
影视节目
其它
使用比例
8%
5%
4%
4%
1%
——摘编自王海洲、潘雯菲《国歌认知与国家认同构建的实验政治心理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在《马赛曲》和《国际歌》中任选一首,分析其创作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当时所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时代意义。(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现频率较高的国歌歌词所描写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4)、根据材料三,指出利用国歌强化政治认同的主要渠道。 -
8、通过观察下图可知,1850年前后,英国煤炭产量迅速增长。这一时期,英国煤炭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三角贸易的推动 B、内燃机的发明使用 C、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D、全球新航路的开辟
-
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美国的创新突出表现在,它建立了( )A、护国主政治 B、君主立宪制 C、民主共和制 D、农奴制政体
-
10、“英国迈出了政治转型的第一步,也就是克服了专制王权,把国家权力从一个人手里转到一群人手里,实现了权力的第一次扩散”。英国此次“转型”的标志是( )A、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 B、《权利法案》的颁布 C、克伦威尔建立共和国 D、查理一世被处死
-
11、下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早期殖民扩张带来的种族灭绝灾难 B、工业革命背景下全球环境急剧恶化 C、西班牙殖民者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D、三角贸易导致美洲人口的急剧减少
-
12、1503年,达·芬奇开始创作肖像画《蒙娜丽莎》,他从提高人的地位出发,直接表现世俗人物,为艺术创作打开了广阔领域。其体现的主流思潮是( )A、理性主义 B、神权至上 C、现实主义 D、人文主义
-
13、《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它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实际上《一千零一夜》是由阿拉伯及其附近地区的各国人民集体创作而成,记录的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希腊、埃及、波斯、两河流域。这表明阿拉伯帝国( )A、加速了西亚文明衰落 B、继承并发展了世界文明 C、沟通了东西方的贸易 D、科技成就遥遥领先世界
-
14、9世纪的西欧社会建立了一套特定的仪式,其誓词强调“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我的一举一动必将以他(主人)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这反映的是( )A、庄园经济发展 B、封君封臣制度 C、王权得到加强 D、城市自治制度
-
15、罗马大道的特色之一在于道路穿过城市中央,而不考虑环绕城市的环线,这样不仅便于军队调动,而且方便城市居民使用。这说明罗马帝国( )A、疆域地跨欧亚非三洲 B、各地区经济联系密切 C、以扩张推动交通发展 D、交通系统服务于统治
-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结合上面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看法。(要求:①观点明确;②史论结合。100字左右)
-
17、
“某班历史小组开展“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探究性学习。
【婚俗】
材料一 辛亥老人回忆湖南地区的情况时说:“革命后,男女交际自由,结婚自由和男女平权的呼声很高”,“自由结婚也不是家长能阻止的了”。婚姻风俗的变革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以及官宦人家,广大的内地和农村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岳麓版高中教材必修工《经济成长历程》
(1)据材料一,说明我国近代婚姻观念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婚俗变革存在的局限性。【传媒】
材料二 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光绪帝下诏准许官民办报,随着清政府“言禁”、“报禁”的开放,办报出现了高潮,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一些爱国知识分子纷纷以创办报刊作为宣传其思想的武器。
——《中国近代报刊史》
(2)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原因。【建筑】
材料三 在北京以及各省省会城市,出现了所谓“四合院欧化”,即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简单的装扇玻璃窗代替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子………如此,既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得益彰。
——《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
(3)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国建筑发生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外部因素。 -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三:太平天国诸多发明中最重要的一项,也许当数废除土地和财产的私有权。这项发明背后的精神是,所有上帝的子民都必须享有他的恩惠,免除匮之,有田耕,有粮吃,有衣穿,有钱花。要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的状态,就必须对现存的土地制度进行一场根本性的变革。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请谈谈你对“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的理解。(2)、根据材料二,归纳鸦片战争后我国对外贸易发生的变化,并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重要因素。(3)、材料三中“废除土地……对现存的土地制度进行一场根本性的变革”与哪一文献有关?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文献不能实现的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
19、下面年代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B、放弃攻打中心城市计划 C、建立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 D、重视发挥农民阶级的作用
-
20、1945年8月25日,《新华日报》刊登了《一群女工致毛泽东同志的信》,文中表达了女工对和平与团结的渴望。后又陆续刊登了国统区读者写的《建立和平、团结民主的新中国,欢迎毛泽东先生》《农民的希望》等来信。这说明当时( )A、国统区人民憎恶国民党 B、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C、国民党丧失了军心民心 D、共产党掌握舆论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