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湖南省长沙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东省茂名高州市东岸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西柳州市柳南区2014-2015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北京市朝阳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北京市丰台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1、正确分析实验现象是科学研究必备的基本素养。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放出热量 C、铜片在空气中加热,红色固体表面变黑 D、蜡烛在氧气里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
-
2、规范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倾倒稀盐酸 B、
量取液体 C、
取粉末状固体药品 D、
加热液体
-
3、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蚕丝织布 B、使用火药 C、稻草造纸 D、谷物酿酒
-
4、
某研究小组发现,将适量淀粉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加快。对于此现象,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淀粉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作出猜想】淀粉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解释
Ⅰ
A 中无明显现象,B中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①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②淀粉能
Ⅱ 向 B 试管中重新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结束,将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称量
①又能产生大量使带 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②滤渣质量为a g
淀粉的和 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可 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结论】
(2)淀粉(填“能”或“不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写出淀粉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4)小组对比探究淀粉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实验以生成 25mL 气体为准,数据见下表:
实验编号
3%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
其他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Ⅰ
20mL
淀粉 0.5g
a
Ⅱ
20mL
二氧化锰 0.5g
b
上述实验中“待测数据”是指;若 a>b,可得出的结论是。
-
5、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注仪器的名称:① , ②。(2)、能用装置E收集氧气的依据是。(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填字母序号),当观察到时,氧气已收集满,在水里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4)、选用装置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需做出的改进是 , 并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5)、若用装置F收集氧气,气体应该从(填“a”或“b”)端通入;如果F装置中装满水,也可以收集氧气,这种方法也叫排水法,请问此时氧气应从(填“a”或“b”)端通入。(6)、小路同学发现用C装置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7)、实验室常用加热熟石灰和硫酸铵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已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则制取并收集氨气的装置是。(填装置序号)
-
6、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是一种黑色固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而且B在A中燃烧的更旺,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C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某银白色金属在A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D。据此判断:(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A , B , C。(2)、生成D的文字表达式: ,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3)、A变成D实验室,预先向集气瓶中装少量水,其作用是。
-
7、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1)、硬水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家庭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2)、将雨水及污水处理回收,利用到景观和绿化中使用。在净水过程中,要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常采用的方法是 ,单一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填“吸附”“沉降”或“蒸馏”)。(3)、“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警示我们应该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请举一例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4)、水在自然环境中不易分解,但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5)、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a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b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a管中气体的体积与b管中气体的体积之比为。
-
8、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利用空气制取氮气和氧气的流程如图所示:(1)、经过步骤A处理后的空气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步骤B中所发生的变化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步骤C的原理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不同,将氮气和氧气分离开来。(3)、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就保存在氮气中,这说明氮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填“活泼”或“不活泼”)。(4)、空气是一种的宝贵资源,请你写出一条有效保护空气的措施。(5)、很多物质都能与氧气反应,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选序号)。
①金属锈蚀 ②水分蒸发 ③食物腐烂变质 ④呼吸作用
-
9、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1)、从宏观角度看,水是由组成;从微观角度看,汞、氮气、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2)、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五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字母序号)。
②微粒B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微粒符号为。
③微粒A和微粒E表示氯和溴(Br)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氯和溴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④已知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周期的序数相同,则溴(Br)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周期。
-
10、科普阅读:酒精,化学名称为乙醇(化学式:C2H5OH),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酒精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酒精可以代替汽油作燃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1)、上述信息中,属于酒精的物理性质(写一条)。(2)、上述信息中,属于酒精的用途的是。(3)、写出酒精在空气中与氧气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
11、从氢气、氧气、氮气、氦气、二氧化碳、氯化钠六种物质中,按照下列要求,选择适当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1)、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3)、烹饪时用作调味品的是;(4)、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5)、可冲入霓虹灯内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气体是;(6)、对环境保护最理想的燃料是 。
-
12、用“
”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可以表示化合物的是
A、B、
C、
D、
-
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
B、过滤
C、读取液体体积
D、检查装置气密性
-
14、我省文化传承历史悠久,下列四个省级非遗项目的技艺,在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手工蚕丝制作技艺
B、青花布印染技艺
C、砂陶烧制技艺
D、毛笔制作技艺
-
15、
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分子的性质,进行了如下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探究分子的运动
如图1所示,烧杯甲中装有蒸馏水,并滴入了几滴酚酞,烧杯乙中装有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将甲、乙两个小烧杯罩在一起。一段时间后,甲烧杯中的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关于酚酞变红的原因,兴趣小组同学们提出了三种猜想:
猜想一:从乙烧杯中蒸发出水蒸气,部分水分子运动进入甲烧杯,水使酚酞变红;
猜想二:从乙烧杯中挥发出氨气,部分氨气分子运动进入甲烧杯,氨气使酚酞变红;
猜想三:从乙烧杯中挥发出氨气,部分氨气分子运动进入甲烧杯与水结合形成氨水,氨水使酚酞变红。
(1)同学们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一是错误的,理由是。
(2)为了探究另外两种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填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一张滤纸浸入酚酞溶液中,1分钟后取出,悬挂在通风处晾干,用剪刀将其剪成两片
将其中一片干燥滤纸放入盛满氨气的集气瓶中
滤纸不变色
猜想二错误
在另一片滤纸上滴几滴蒸馏水,再放入盛满氨气的集气瓶中
猜想三正确
任务二:探究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3)如图2,A、B、C三个装置中最先看到实验现象的是(填字母),由此可得出温度与分子运动速率的关系是。
任务三:探究分子运动速率与分子质量的关系
如图3,将装置平放在桌面上,同时用注射器分别向棉纱布上注入等量的浓氨水和浓盐酸。
(4)已知一个氯化氢分子的质量大于一个氨气分子的质量,根据图中产生白烟的位置得出结论:分子的运动速率与其质量成(填“正”或“反”)比。
任务四:探究分子的其它性质
(5)如图4,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5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块蔗糖,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糖块充分溶解后,液面比水平线(填“高”、“低”或“相平”),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且。
-
16、“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是初中化学的基础实验之一。同学们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问题。
【实验目的】练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用品】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氯化钠、蒸馏水。
【实验步骤】如图是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步骤。
(1)、图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2)、应选用(填“50mL”或“100mL”)的量筒量取蒸馏水。(3)、图②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4)、步骤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5)、下列实验操作会导致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6%的是(填字母,下同),大于6%的是。A.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烧杯壁内部沾有少量水
C.NaCl中有泥沙 D.水量好后倒入盛NaCl的烧杯中时溅出
E.称量NaCl时仅在放NaCl的托盘上放了纸片
F.溶液装瓶时撒到桌面上
-
17、在不同温度时,向盛有50g水的烧杯中缓慢加入固体M,测得溶液质量与加入M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20℃时,A、B、C三点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2)、20℃时,B点的溶液质量为g。(3)、30℃时,将D点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填序号)。
①升高温度 ②向溶液中加水 ③加入M固体
-
18、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1)、稀有金属镓被称为“半导体工业的新粮食”,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①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②已知一个镓原子的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总数为101,则该镓原子的中子数为。
(2)、在高温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其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①一个甲分子由个原子构成。
②丙的化学式为。
③该实验(填“属于”或“不属于”)分解反应。
-
19、采用以下两个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回答下列问题:(1)、拉瓦锡用装置A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在密闭容器中,汞与空气中的反应,生成固态物质,从而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人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对反应物进行了优化。
①用装置B取(填“足量”或“少量”)铜粉进行实验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实验过程中需要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目的是。
②加热时铜粉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0、空气是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物质,回答下列问题:(1)、纯净的空气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氮气约占空气体积分数的%,其有很多用途,下列属于氮气用途的是(填字母)。
A.供给呼吸 B.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 C.制作霓虹灯
(3)、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工业制氧气利用的原理是液氧和液氮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