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垃圾分类有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易拉罐可归为A、有害垃圾
B、其它垃圾
C、厨余垃圾
D、可回收物
-
2、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
B、测定溶液的pH
C、加热液体
D、过滤
-
3、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2)、写出实验室用C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装置C相对于装置B,其优点是。要收集一瓶较纯的氧气用于铁丝燃烧实验,最好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 收集的最佳时机是。(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若用装置E收集满一瓶CO2 , CO2应从(填① 或②)端通入。(5)、比较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与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两者的共同点是______。A、发生装置可以相同 B、都可以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C、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成分相同 D、收集装置可以相同
-
4、中国商飞C919是中国首款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中程干线客机,其发动机使用航空煤油(含C11、C24、C12H24、C13H28等分子)作燃料。航空煤油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发动机的化油器会将煤油喷成雾状,进入气缸燃烧,原因是。航空煤油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是。
-
5、下列有关的实验只能证明物理性质的是A、
B、
C、
D、
-
6、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2)、求原混合物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3)、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果精确到0.1%)
-
7、小明同学看到妈妈将买来的排水口洗净剂(主要成分:过碳酸钠、柠檬酸)洒在厨房排水口网状盖的底部,倒上温水后迅速冒出气泡。为了解其反应过程,他与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1探究。
(一)小组同学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要保证实验的效果,实验装置要有良好的气密性,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实验中观察到如下现象:A中有气泡产生;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由此同学们得出结论:生成的两种气体分别是、(填化学式)。
(二)教师提供了一瓶过碳酸钠(Na2CO4),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2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无色溶液X中的溶质有哪些物质?
【猜想与假设】根据以上实验现象,X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还可能存在Na2CO3、NaHCO3、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
写出上述实验探究中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找资料】
①氯化钙溶液呈中性,氯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不发生反应;
②NaHCO3溶液呈碱性,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氢钠、碳酸钠与足量的酸反应产物相同。
【实验过程】小组同学对溶液X中的溶质进行了如表实验,请将下列实验方案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取溶液X适量于试管中,加入
证明溶液中有Na2CO3
②取①中反应后上层清液适量,加入
证明溶液中既无NaHCO3又无NaOH
【实验反思】
(1)根据资料,NaHCO3溶液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请写出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
(2)Na2CO3、NaHCO3两种物质性质上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其差异性可用于鉴别、。
-
8、如图是初中化学部分重要的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Ⅰ中a看到的现象是;b装置中的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碳具有性质,这一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2)、若实验Ⅱ集气瓶底部炸裂,其可能的原因是。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3)、过氧化钠(Na2O2)通常情况下为淡黄色固体,能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产生氧气,某同学在实验室用过氧化钠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选择了B而没有选择C,你认为他选择的理由是。(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为。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其验满方法是。
-
9、如图所示,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A是氧化物,可作干燥剂;D是一种钠盐,用于制造玻璃、纺织、洗涤剂的生产等,它们之间发生如图变化,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作出推断并完成相关问题:(1)、A , D的俗称为;(2)、贝壳高温煅烧的化学方程式;(3)、E+H→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4)、E溶液放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小爱同学设计如下方案:取样,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呈色,她认为E溶液未变质。小碧同学认为上述方案不合理,他设计的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他的方案可能是。(5)、AgNO3溶液中的阳离子是(填符号)。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含有AgNO3和Cu(NO3)2的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填字母)。
A.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Fe,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
B.滤渣中一定不含Fe,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和(NO3)2
C.滤渣中一定含有Ag,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
D.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
-
10、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人类应合理开发利用。回答下面问题:(1)、海水淡化。常用的海水淡化法是。(2)、海水晒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A、气温高、湿度低、风力大、雨量少、阳光充足有利于海水晒盐 B、结晶池内母液蒸发得到盐卤(亦称苦卤)属于混合物 C、母液一定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也是所含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的饱和溶液 D、蒸发池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于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3)、如图是对海水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①粗盐提纯。粗盐中还含有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他们在溶液中主要以、Ca2+、Mg2+的形式存在,为将这些杂质离子除净,应加入等试剂将其转化为沉淀除去。第②步操作中蒸发结晶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②海水制镁。使海水中氯化镁转化为沉淀,方程式是。由镁单质的制取,我们可以判断氯化钠通电制取钠单质的反应方程式是。
③海水制碱。我国科学家发明的联合制碱法的反应方程式是 , 反应后碳酸氢钠先结晶析出的原因是。该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反应后的氯化铵可以作肥。
-
11、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独有的思维方式。(1)、根据如图1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D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②若B、E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则X=12,请写出E的化学符号。
(2)、美国一列载有化学物质的火车于2023年2月3日晚在俄亥俄州东巴勒斯坦镇出轨,意外导致氯乙烯(C2H3Cl)等危险化学品外泄而起火燃烧,有毒的化学物质也因此随着雨水、空气而污染周边土地与水源。生成氯乙烯的反应为:C2H2+HCl═C2H3Cl,在基本反应类型中,该反应属于反应。(3)、我国提出要在2026年提出“碳平衡”的要求,“碳平衡”是指碳的排放和吸收两方面在数量或质量上相等或相抵。如将工厂废气中的CO2转化成甲醇(CH3OH),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
②为实现“碳平衡”,还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A.整改不合格的、污染大的企业
B.节约纸张,保护森林
C.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倡导绿色出行
-
12、生活生产中蕴含很多化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2023年中国要实现的目标之一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①“绿色低碳”中的“碳”所指的物质是 , 在自然界中消耗这种物质的主要途径是(写1种)。
②通过绿色低碳发展可以有效缓解的环境问题是。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中国企业在努力,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2023年央视春晚的创意节目《满庭芳•国色》,展现了我国传统色彩之美,惊艳众人。米汤娇,是米白色带有谷物的微黄。米汤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它属于六大基本营养素中的。(3)、现在很多家庭使用液化气或天然气做燃料,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 实验室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要。 -
13、某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物质性质与用途
B
日常生活经验
O2助燃—气焊切割金属
H2O2分解放出O2—实验室制O2
衣服上圆珠笔油—用汽油或酒精搓洗
区别棉和羊毛织物—取少量,点燃闻气味
C
安全常识
D
化学与生活
煤气泄漏—打110报警
皮肤沾上浓硫酸—用水冲洗,再涂稀醋酸
维生素C—缺乏时引起坏血病
糖类、蛋白质—必需摄取的营养素
A、A B、B C、C D、D -
14、识别图像是学习化学的必备能力。如图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设计的是A、
向一定量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
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反应 C、
稀释氯化钠溶液 D、
将足量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
15、有一包固体粉末样品,可能是Ba(OH)2、Na2CO3、CuSO4、NaCl、Fe、K2SO4、NaOH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粉末经步骤Ⅰ后的滤液若呈无色,则原样品一定不含CuSO4 B、步骤Ⅱ所得溶液若不变色,则原样品一定不含NaOH C、若经步骤Ⅲ后滤渣C部分溶解,则原样品中一定含有Ba(OH)2、Na2CO3、K2SO4 , 可能含有Fe、NaCl D、若滤渣C部分溶解,滤液D呈浅绿色,气体E为混合气体,则原样品中一定有Fe、Ba(OH)2、Na2CO3
-
16、下列各组物质,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鉴别的是A、NaNO3、AgNO3、KNO3、NaCl B、K2CO3、BaCl2、Na2CO3、HCl C、Na2SO4、BaCl2、KNO3、NaCl D、KOH、Na2SO4、CuSO4、MgCl2
-
17、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2℃时,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B、t1℃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C、t1℃时,30g固体A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饱和溶液65g D、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A>B>C
-
18、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③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④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A、只有①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②④ D、全部 -
19、铁的用途十分广泛。工业上利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 还含少量SiO2等杂质)冶炼生铁的过程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铁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二氧化硫气体,会造成酸雨 B、铁的锈蚀实质是Fe与空气中水、氧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C、防止铁制品锈蚀可以经常用盐水清洗制品 D、石灰石和二氧化硅固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SiO2CaSiO3+CO2↑ -
20、实验室按如图步骤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CBDEA B、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15g,量取水的体积是85mL C、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会造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高 D、图A中玻璃棒的作用与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