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1)、指出仪器名称:②。(2)、实验室若用装置A和D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在用D收集氧气时,应当时开始收集气体。(4)、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氧气应选的装置是(从A-E中选),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下图为几种初中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图。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应①是分解反应 B、反应③是氧化反应 C、如固体C为硫,则气体D会有刺激性气味 D、反应②中加入常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作催化剂
-
3、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A、
空气中气体含量 B、
地壳中元素含量 C、
电解水 D、
加热等质量氯酸钾(b中加MnO2)
-
4、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中三条都正确的选项是
A.知识归纳
B.性质与用途
①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②原子的中子数等于核电荷数
③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①氧气有助燃性,可用作高能燃料
②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填充食品包装防腐
③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C.实验记录
D.实验方法
①用10mL量筒量取8mL 水
②用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③用托盘天平称取5.68g食盐
①给烧杯加热——垫陶土网(陶土网与石棉网功能一样,更安全)
②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③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药匙
A、A B、B C、C D、D -
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 D、实验中烧杯丙中溶液会变为红色
-
6、2022年的冬奥会中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是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由气态转化为跨临界固态制造的。下列有关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原子和碳原子的体积变小 B、跨临界二氧化碳为纯净物 C、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二氧化碳中含有氧气分子
-
7、四大名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西游记》中聪明活泼、机智勇敢的孙悟空带着如意金箍棒迎接取经路上的挑战,书中对金箍棒有这样的描述“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结合元素周期表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铁”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原子的中子数为 26 B、铁的元素符号为 fe C、铁原子易失去电子 D、铁原子的质量为 55.85
-
8、深圳生活了大量的客家人,客家人自从南下以来,一直保存着酿黄酒的传统习俗。黄酒的制作主要有以下几步,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熟糯米放凉 B、加酒曲拌匀 C、装容器密封 D、发酵出酒
-
9、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铜锌合金样品进行探究实验。称取样品10.0克,逐滴滴入稀盐酸实验情况如图所示。求:(1)、该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是。(2)、计算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
10、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复分解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主题】水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查阅资料】
Ⅰ. 室温下,各物质的电导率数值如下表(稀硫酸、Ba(OH)2溶液的浓度相同,设为c)
物质
蒸馏水
稀硫酸
Ba(OH)2溶液
BaSO4悬浊液
电导率(uS/cm)
3
3921
3273
3
Ⅱ. 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性越强,电导率越大。
Ⅲ. 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
实验一:NaOH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逐滴滴入稀硫酸。测得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NaOH属于(填“酸”或“碱”或“盐”) 。往其溶液滴加酚酞溶液时,溶液变色。(2)b点溶液的溶质是(填化学式)。(3)c点溶液显(填“酸性”或“碱性”或“中性”)。实验二: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按下图1所示装连接好仪器,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浓度为c的Ba(OH)2溶液。开启磁力搅拌器,逐滴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硫酸,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曲线(部分)如下图2所示。
(4)烧杯中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A点后,随着稀硫酸的不断滴加,溶液导电性逐渐增强,但电导率始终没有增加到3921μS/cm,其原因是。【实验结论】
(6)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与反应的离子,结合生成了沉淀、气体或水,导致其浓度(填“增大”或“减小”)。 -
11、如图是实验室一些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装置A来制取氧气,应选择的药品是(填序号)。
①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②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③高锰酸钾
(3)、为了收集到较为干燥的氧气,收集装置可选用图(填字母序号),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集气瓶口,若观察到的现象,则说明氧气已收集满。(4)、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发生装置可选用图(填字母序号);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应(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
12、2023年5月28日中国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民用客机C919飞机圆满完成首航。C919飞机上的钛合金用量达达9.3%,工业上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制取钛并获得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查阅信息:Ti在高温条件下可与氧气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酸浸过程中所加入的物质是(填化学式)。(2)、反应③需持续通入氢气,氩气的作用是。(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 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4)、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填写一种即可) -
13、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对于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共识和一致行动。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举措有:
一、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利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二、加强废旧金属、废旧轮胎、废塑料、医用输液瓶(袋)等主要再生资源领域行
业规范条件企业创建,推动资源利用循环化转型。三、加强“碳捕捉与封存”“碳转化利用”等减碳技术攻关,加快推动科技减碳。
(1)、化石燃料是指石油、和天然气。(2)、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的好处有(写出一种即可)。(3)、“碳捕捉与封存”技术有多种途径。①利用NaOH溶液喷洒成雾状“捕捉”二氧化碳。 喷洒成雾状的目的是。
②利用高压将二氧化碳压入地下封存,如图所示。此封存技术可行的依据是(请从微观的角度回答)。
(4)、“碳转化利用”是指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甲醇、淀粉等物质。下图是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4、下图是氯元素的部分化合价和物质类别关系的价-类图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M处物质类别为。(2)、甲的化学式为。(3)、乙的浓溶液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会下降,其原因是。(4)、X的数值为 , 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
-
15、金属材料在科技、生产和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1)、生铁和钢是两种含碳量(填“相同”或“不同”)的铁合金。(2)、铜是优良的导线材料,主要是因为它具有良好的性。(3)、西汉时期《淮南万毕术》中记载了“曾青(硫酸铜)涂铁,铁则化为铜”,成为现代湿法治金的先驱。这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填“强”或“弱”)。(4)、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说明滤渣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此时滤液的溶质成分组成情况有种可能。
-
16、已知氯化钾、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请结合表中数据和两者的溶解度曲线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氯化钾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硝酸钾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A、34.0<M<37.0 B、硝酸钾固体中混有少量氯化钾,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C、将25g氯化钾固体加入到一杯50g40℃的水中,搅拌,充分溶解后得到70g溶液 D、将50℃时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此时所得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较:氯化钾溶液>硝酸钾溶液 -
17、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探究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验证NaOH能吸收CO2
D、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的分解
-
18、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盐酸的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图(“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若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A、B、C依次可能是A、MgO、Ba(OH)2、CuSO4 B、Ba(OH)2、CO2、CuSO4 C、NaOH、Ba(NO3)2、MgO D、KOH、HNO3、K2CO3
-
19、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甲、乙、丙、丁四种物质 物质质量/g在一定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质量和 M 甲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单质 B、M值为28 C、乙可能是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2:1
-
20、煤气站、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等场所张贴有如图的标识,它表示A、禁止烟火 B、当心火灾 C、禁止吸烟 D、禁止携带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