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因地制宜生产食盐。如《明史》记载:“解州之盐,风水所结;闽粤之盐,集卤。”

    (1)、解州之“盐”指池盐,即自然条件下盐湖结晶得到的食盐(含Na2SO4等杂质),常产于气候干旱地区。

    ①池盐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盐湖遇到西北风(冷空气)或南风(热空气)时,均会出现“一夜浮华”(析出大量晶体)的现象。所得晶体中,NaCl含量较高的自然条件是(填“西北风”或“南风”),理由是。(已知:Na2SO4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闽粤之“盐”指海盐,其生产工艺(集卤):海水先经风吹和日晒获得较浓卤水,再煎制得食盐。生产时,古人用不同浓度的食盐水处理过的石莲子(一种植物果实)和竹筒制成莲管秤(如图A所示),用来检验卤水的浓度是否达到煎制要求。

    ①“集卤”工艺不采用直接蒸煮海水的方法提取食盐,其原因是

    ②处理石莲子时,需配制饱和食盐水,其操作是

    ③莲管秤中的1~4号石莲子的密度依次减小。现将两份卤水分别倒入莲管秤中,观察到石莲子的沉浮情况如图B和图C所示,对应的卤水浓度较大的是(填“B”或“C”),莲管秤能区分不同浓度卤水的原理是

  • 2、 月壤含有大量氧元素,若能在月壤中找到氢元素,将为“月壤制水”提供可能。为此,我国科研团队对嫦娥五号月壤进行深入研究,有如下新发现:①月壤中的钛铁矿储存了氢;②加热月壤,钛铁矿中铁的氧化物与氢反应得到水,且月壤中含铁物质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③1g月壤大约可产生63mg水。

    据此,科研团队提出月球水资源开采的新设想:在月球上采用合适手段聚焦太阳光,直接加热月壤至熔融状态,即可实现水的生产。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的氧化物(如FeO)与氢气反应生成铁和水,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2)、可用于聚焦太阳光的仪器(或用品)有(填一种)。
    (3)、63mg水中的氢元素质量为mg。
    (4)、加热月壤至500~600℃时,铁单质的质量保持不变。该条件下,含铁物质与氢(用H2表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我国科研团队关于“月壤制水”的研究成果对未来月球科研站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体现在(写一条)。
  • 3、 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自制酸碱指示剂”实践活动。

    【活动1】将紫甘蓝叶研碎后加入适量酒精浸泡一段时间,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挤出,得到紫甘蓝液。

    【活动2】探究紫甘蓝液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

    pH

    1~2

    3~6

    7~9

    10~11

    12~14

    颜色

    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紫甘蓝叶研碎的目的是
    (2)、“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挤出”相当于(填实验操作名称)。
    (3)、若往1mL 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2滴紫甘蓝液,溶液呈色;继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绿色,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此时酸、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答:(填“是”或“否”)。
  • 4、 兴趣小组开展“小区火灾隐患调查与火灾防范宣传”实践活动。

    【设计方案】用某生成式人工智能软件辅助生成实践活动方案。方案强调开展可燃物、火源控制、消防设施等的调查,并对活动提出具体的实施建议。

    【展开调查】调查发现:小区配有干粉灭火器;居民主要以天然气为家用燃料、以电动车为出行工具。

    【进行宣传】介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常见火灾隐患及应对措施等,并张贴安全标识。

    基于上述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确定“可燃物、火源控制、消防设施”等调查内容所依据的化学原理是
    (2)、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时,应对准火焰(填“上”“中”或“根”)部喷射。
    (3)、火灾隐患及应对措施。

    ①天然气泄漏易引发火灾,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被困在火灾区,可采用的自救措施是(写一条)。

    (4)、设置安全标识。

    ①“禁止烟火”的消防安全标志是(填字母)。

    ②宣传语“油锅起火别慌乱,锅盖—盖火自断”蕴含的灭火原理是

  • 5、 海洋蕴含宝贵的化学资源。含碳物质在海洋中的部分转化如下图所示。

    (1)、水生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吸收CO2转化为淀粉等糖类物质,属于植物的(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
    (2)、科学家通过技术创新,将CO2从“环境负担”转变为CH4等工业原料:CO2+4XCH4+2H2O , 其中X的化学式为
    (3)、水生植物经厌氧发酵可产生乙醇等生物燃料,该燃料与化石燃料相比,其优点有(写一个)。
    (4)、将CO2注入海底封存有利有弊,请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谈谈你对利(或弊)的认识:(写一个)。
  • 6、 CuO-CeO2催化剂在燃料电池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铈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①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②CeO2中氧元素为2价,铈元素为价。

    (2)、CuO-CeO2催化剂可以实现有关反应分阶段进行,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反应I可应用于燃料电池,电池工作时能转化为电能。

    ②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 7、 兴趣小组设计右下图所示装置用于模拟工业处理含硫酸的废水。实验时,废水从c口进入并保持流速不变,CaCO3与H2SO4反应有CaSO4(微溶)和CO2生成。由于气流和水流的作用,石灰石滤料不断翻滚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处理后的废水从a口流出 B、“翻滚摩擦”有利于反应的持续进行 C、若改变水流方向,废水处理的效果变差 D、若石灰石滤料足量,处理后的溶液显中性
  • 8、 镍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将废旧坡莫合金(含镍、铁和铜等)浸入800℃液态镁中形成镁镍合金,再经如右下图所示的真空蒸馏,可实现镁和镍的分离与回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组成金属的小 B、镁的沸点比镍的高 C、真空蒸馏过程中,镁原子间的间隙发生改变 D、坡莫合金可完全溶解于足量稀硫酸中
  • 9、 《本草纲目》记载,高温下“生铁打铸,皆有花出”。冷却后的“花”即“铁末”,可用于仿制碑文拓片,其方法为“铁末浸醋,书字于纸,背后涂墨(炭黑)如碑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铁末”含有铁的氧化物 B、“醋”所含的醋酸(CH3COOH)属于有机物 C、“铁末浸醋”只发生物理变化 D、“墨”经久不褪色,说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10、 某同学利用H2O2溶液在MnO2作用下的反应,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下列操作或现象错误的是(   )

    A.加入固体

    B.倾倒溶液

    C.称量质量

    D.有气泡产生

    A、A B、B C、C D、D
  • 11、 Ca(OH)2具有杀灭牙根感染的细菌、中和牙根炎症所产生的酸性物质等作用,其制剂常用于牙髓病的治疗。下列有关Ca(OH)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溶液显碱性 B、具有杀菌消毒功效 C、可露置于空气中保存 D、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用水冲洗
  • 12、 下列物质均可用于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Ca(NO3)2 B、KNO3 C、Ca(H2PO4)2 D、(NH4)2SO4
  • 13、 我国科学家合成了全新分子——C6 , 开创了“表面合成极小尺寸分子碳”的新范式。下列有关C6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属于新型化合物 B、每个分子由6个碳原子构成 C、相对分子质量为72 D、与O2反应生成碳的氧化物
  • 14、 下列用于制作简易净水装置的材料中,能吸附色素、去除异味的是(   )
    A、塑料瓶 B、小卵石 C、石英砂 D、活性炭
  • 15、 下列厨房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制品的是(   )
    A、木质筷子 B、不锈钢碗 C、陶瓷汤勺 D、塑料菜篮
  • 16、 大量饮用碳酸饮料会使人体内某种元素流失,从而可能导致骨质疏松,该元素是(   )
    A、 B、 C、 D、
  • 17、 化学社团同学为制作一个可以预测气温变化的简易“天气瓶”,查询到以下数据: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10

    20

    30

    溶解度/g

    20.9

    31.6

    45.8

    依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若“天气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00g,则含氯化铵的质量是g。
    (2)、计算1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列出计算式,结果精确的0.1%)。
  • 18、 在探究酸碱盐性质的实验课中,有同学偶然将CaCl2溶液滴入新配制的NaOH溶液中,发现产生白色沉淀。老师鼓励同学们围绕该现象开展探究。

    探究一:白色沉淀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20℃时,部分物质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物质溶解性

    NaCl

    Na2CO3

    NaOH

    CaCl2

    Ca(OH)2

    CaCO3

    易溶

    易溶

    易溶

    易溶

    微溶

    难溶

    CaCl2溶液呈中性,Na2CO3溶液呈碱性;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进行实验】取少量用热水洗涤2~3次后的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振荡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分别进行如图操作,观察到:试管①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试管②中出现白色沉淀。

    【结论及分析】

    (1)、滴加CaCl2溶液后产生的白色沉淀是
    (2)、上述操作中,用热水洗涤的目的是
    (3)、完成上述实验后,老师提供一瓶久置的NaOH溶液,让同学们围绕该溶液的溶质成分继续探究。

    探究二:久置的NaOH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I:NaOH  猜想Ⅱ:NaOHNa2CO3  猜想Ⅲ:Na2CO3

    【实验方案】针对上述猜想,有同学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步骤

    现象

    ①取样,加入过量C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②取步骤①中静置后的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步骤①中加入CaCl2溶液过量的目的是

    (4)、【反思与评价】

    通过上述实验,该同学认为猜想Ⅱ成立。经讨论,大家认为该同学的实验方案与结论均不严谨,理由是

    (5)、选用下列试剂优化实验,你的方案是(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可选试剂:CaCl2溶液、无色酚酞溶液、稀盐酸、NaOH溶液)同学们分享实验体会:许多重大科学发现,源自对实验中异常现象的大胆质疑、深入研究,我们要养成注重实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 19、 根据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装置A加热KMnO4制取O2 , 图中a处需补充仪器的名称是
    (2)、若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O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上图中仪器b既有燃烧匙的作用,又有的作用。
    (4)、点燃石英玻璃燃烧匙中的硫粉立即伸入装置C中,产生淡蓝色火焰,然后通入O2 , 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对比通入O2前后的现象,可得出硫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有关。
    (5)、装置C中气球的作用是
  • 20、 以白云石(主要成分为MgCO3CaCO3)为原料制备Mg(OH)2的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部分产物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为使白云石反应更充分,煅烧前可对白云石采取的措施是
    (2)、Mg(OH)2产品的纯度受煅烧窑中煅烧温度的影响,Mg(OH)2纯度与煅烧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煅烧白云石最佳温度是℃。
    (3)、反应器中CaO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