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海洋是个巨大的宝藏。人类利用海洋化学资源主要经历了以下过程:

    (1)、海水晒得粗盐含有泥沙,可采用方法除去泥沙,在实验室里进行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组装仪器时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填序号)。

    (2)、氯碱工业的主要化学反应原理为:2NaCl+2H2O__□NaOH+H2+Cl2。□中化学计量数为
    (3)、海水提镁获得的氯化镁通过电解可得镁和氯气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利用海水可以值得加碘食盐,碘在加碘盐中的存在形式为KIO3 , 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人体中缺乏碘元素可能导致的疾病是(填标号)。

    A.骨质疏松             B.贫血             C.甲状腺疾病             D.龋齿

    (5)、你还能从海洋中获取的资源是(写一种)。
  • 2、模型认知是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法。
    (1)、“人造太阳”合理利用了可控核聚变,氘、氚是核聚变的热核材料。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1

    1

    1

    1

    2

    x

    ①氘和氚属于(选填“同种”或“不同种”)元素,上表中x=

    ②贮存氘气的钢瓶禁止靠近明火,据此推测氘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③超重水有一定的放射性,一个超重水分子是由两个氚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其化学式可表示为T2O , 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提示: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据报道,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在25°C下将CH4转化为甲醇(CH3OH)其主要原理如图所示:

    ①图中物质“”是(填名称)

    ②步骤i、ii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③这一系列的催化反应中(不考虑催化剂),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填“分子”或“原子”)。

  •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空气质量与氮氧化物有密切的关系。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是两种重要的氮氧化物。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气体,熔点163.6°C , 沸点151°C , 密度比空气略大,微溶于水。一氧化氮不稳定,易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氮。

    汽车尾气(含有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使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一氧化氮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各组织中。在脑血管调节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是心脑血管的保护神。

    (1)、一氧化氮的物埋性质是。(写一点)
    (2)、一氧化氮对人类有利的一面是
    (3)、在汽车催化转换器中发生一个重要的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为防治空气污染,保护美丽的蓝色天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 4、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可用作燃料 B、反应①②中都存在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整个转化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水 D、该过程说明水在解决能源危机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 5、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实验装置(试管底部有破洞,实验前试管内外水面持平),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A、现象:实验过程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推论:实验后,试管中剩余气体具有可燃性 C、分析: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D、评价:该装置应注意确保试管内气体在红磷燃烧时不外溢
  • 6、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B.物质的分类

    C.反应的分类

    D.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A、A B、B C、C D、D
  • 7、乙醇俗称酒精,是一种可再生绿色燃料。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 , 有关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类别:乙醇属于化合物 B、变化:乙醇完全燃烧只生成水 C、宏观:乙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微观:乙醇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 8、某同学观察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后,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A、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氯化氢和氨气能发生化学反应 C、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后有固体生成 D、两瓶无色气体混合后瓶内压强变大
  • 9、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展示了“锆金属熔化与凝固”实验。如图是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锆原子的中子数为40 B、锆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 C、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1.22g D、锆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
  • 10、下列关于“化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化学的发展必然带来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B、化学能够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 C、化学能够为人类提供新能源 D、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
  • 11、实验室新买一批块状大理石,为测定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现称取12.5g该大理石样品,向其中加入100g稀盐酸,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杂质不参加反应)请计算:

    (1)、当大理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g;
    (2)、这批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 12、

    兴趣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

    【任务一】认识燃烧

    (1)含碳燃料不完全燃烧易产生有毒的 , 使用时要注意通风透气。

    (2)下表是木炭燃烧的实验:欲证明氧气浓度对可燃物有影响应该进行的对比实验为(填数字序号);实验②与实验③对比可以证明影响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

    实验

    操作

    【任务二】用如图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从导管口通入氧气至a、b露出水面后停止,观察到只有a处白磷燃烧。已知: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240℃。

    (3)白磷和红磷露出水面的目的是

    (4)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现象是

    (5)该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有

    【任务三】

    【反思拓展】“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

    【查阅资料】含碳细铁丝燃烧时,其中的碳粒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在熔融液态物质中形成气泡,熔融液态物质因气泡炸裂引起“火星四射”的现象。

    (6)要验证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 观察实验现象。

  • 13、CO2的制取及性质:
    (1)、制取CO2

    组装一套便于添加稀盐酸的发生装置,需用到下图中的仪器有(填字母)。

    (2)、性质实验

    操作

    现象

    性质

    X为澄清石灰水时,现象为

    CO2能与石灰水反应

    X为时,现象为

    C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低处的蜡烛先熄灭,高处的蜡烛后熄灭

    ;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14、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C常用作气体肥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化学式为
    (2)、A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4)、①~⑤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填序号)。
  • 15、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其中二氧化碳制取甲醇CH3OH环节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的微观粒子恰好完全反应)。甲醇是由分子构成的。

    (1)、该变化前后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填“分子”或“原子”)。
    (2)、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3)、甲醇CH3OH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4)、你认为人工合成淀粉技术对解决粮食、环境等社会热点问题的意义是
  • 16、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的流程(部分产物略去)。请分析流程并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名称是
    (2)、分离液态空气法:液态空气汽化时首先分离出氮气,并得到色的液态氧气,则沸点:氮气氧气(选填“>”“=”或“<”)。
    (3)、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工业上制取氧气,控制温度T在范围内,可以将表中液态空气内的氮气分离出来。

    物质

    H2O

    CO2

    O2

    N2

    沸点/℃

    0

    -56.6

    -183

    -196

  • 17、氢气是清洁的高能燃料。电解水、锌粒与稀硫酸反应都可用于制氢气。
    (1)、如图采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是利用其___________(填标号)的性质。

    A、无色无臭 B、密度比空气小 C、难溶于水
    (2)、火箭升空过程中,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
  • 18、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

    近年来,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太空中,如何补充宇航员吸入的氧气和处理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是科学家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空间站中,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电能,通过电解水制备氧气。利用分子吸附技术,吸收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同时利用舱内外压强差实现二氧化碳的脱附,将其排入太空。

    (1)、文中提到的氧化物有(填化学式)。
    (2)、空间站内的空气为(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3)、宇航员呼出的气体中除CO2外,还含有(填1种即可)。
  • 19、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可能发生如下两个反应,结合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B、反应物的种类相同时,生成物的种类不一定相同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和分子数目均没有改变 D、使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需要外界先提供能量
  • 20、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家乡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是
    A、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B、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C、大力推广使用一次性餐具 D、发展清洁能源,使用太阳能灯照明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