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已知从白菜叶下表皮散失的水分多于上表皮。现取甲、乙、丙、丁四片大小、重量均相同的新鲜白菜叶,作如表所示处理:
编号
甲
乙
丙
丁
涂凡士林的部位
不涂
上表皮
下表皮
上、下表皮
再将四片白菜叶置于通风处, 5 h后再称,其质量从重到轻的顺序是 ( )
A、丁→乙→丙→甲 B、甲→乙→丙→丁 C、丁→丙→乙→甲 D、甲→丁→乙→丙 -
2、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实验步骤如下:
A.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对折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甲所示。
B.如图甲所示,让一束红光贴着硬纸板沿着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着另一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 的径迹。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重做两次,换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
C.取下硬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两侧的角i 和角r。
D.纸板ENF 由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纸板 NOF 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2)、由实验步骤C可以得到的规律是:在光的反射中,。(3)、该实验中硬纸板 NOF 向前折或向后折是为了探究光的反射中。(4)、在图甲中,如果将光线沿着BO 射向平面镜时,你还会发现的规律是。 -
3、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表所示,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1)、20℃时,将18g硝酸钾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2)、80 ℃时,将269 g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 60 ℃,析出晶体的质量是g。(3)、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结果精确到0.1%)。(4)、将4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 -
4、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下列有关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像,不正确的是( )A、
B、
C、
D、
-
5、不同温度下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密度如表所示。
温度/℃
0
20
40
60
80
质量分数/%
11.7
24
39.0
52.4
62.8
密度
1.03
1.06
1.10
1.12
1.20
(1)、如图甲所示,有一重力为2.2N 的木块漂浮于4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N,排开液体的体积为m3。(2)、当温度改变时,图甲中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此推断温度在(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6、检验人员在甲、乙、丙三支相同试管中分别盛放不同密度的硫酸铜溶液,在每支试管内各滴入一滴体积相同的同一病毒感染者的血液,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此时硫酸铜溶液深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检验者的血液密度和甲试管中硫酸铜溶液的密度相等 B、三支试管中血液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 C、丙试管中硫酸铜溶液对试管底部的压强最大 D、丙试管对试管架底座的压力最大
-
7、 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 V,R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 是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通过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甲中的R0有保护电路的作用 B、温度升高时,电压表的示数会变小 C、温度为40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 D、温度降低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
-
8、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均为定值电阻, 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由一端移到某一位置的过程中,两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的阻值为8Ω B、图中a 点对应的数值为5 C、电源电压为8 V D、的阻值为2Ω
-
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 的最大阻值为20 Ω,电源电压为12 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滑片在a 点时,电压表示数为4 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测量的是电阻. 两端的电压 B、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电流表示数减小 C、电阻 的阻值为40Ω D、若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b点,则电流表会损坏
-
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表①、②、③是电流表或电压表,闭合开关S,三只电表均有示数。当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 P 由中点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 与 串联,则表②示数变大 B、若 与 串联,则表①示数变小 C、若 与 并联,则表③示数变小 D、若. 与 并联,则表②示数变大
-
11、如图所示,用丝线悬挂着A、B、C、D、E、F六个小球,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小球A、D一定带同种电荷 B、小球 E 可能带电 C、小球B、C可能带异种电荷 D、小球B 可能不带电
-
12、如图所示,一个轻质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分别用绳通过定滑轮连接重为200 N和100 N的A、B 两个物体,一个重为500 N 的人站在台秤上,当人用N的力向下拉物体B时,物体A 就能静止不动(弹簧测力计的重力、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此时台秤的示数为N。
-
13、如图所示为长江某水坝的示意图,水坝左侧水面较高,B和C两点处于同一高度,A和C 两点到各自液面的距离相等。水在A、B和C三点产生的压强分别为 pA、pB和 pc,则( )A、 B、 C、 D、
-
14、如图所示,物体A 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关于物体A 所受的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 B、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 C、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不是沿斜面向上,就是沿斜面向下 D、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可以为零
-
15、如图所示,在平直路面上向右匀速行驶的小车中,有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车厢右壁,另一端连接至放在小车底板的木块上,弹簧此时处于原长状态并保持水平。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若木块突然压缩弹簧,则小车一定在做加速运动 B、若木块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则小车一定在做加速运动 C、若木块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则小车一定在做减速运动 D、若弹簧未发生形变,则小车一定在做匀速运动
-
16、在《水的浮力》一课结束后,老师提出:“运用浮力的知识测量一蜡块的密度。”小周设计了如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利用溢水杯、0~100 mL的量筒和水测量蜡块的密度。实验方案如下:
①在溢水杯中倒入水,至溢水杯溢水口处。
②用空量筒对准溢水杯溢水口后,将蜡块放入溢水杯中,蜡块漂浮在水面上,量筒接住从溢水杯中流出的水,待静止后记录此时量筒的读数为a mL,如图甲所示。
③在实验步骤②的基础上,用细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使其浸没,待静止后记录此时量筒的读数为b mL,如图乙所示。
〔方案二〕利用0~100 mL的量筒和水测量蜡块的密度。实验方案如下:
①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录量筒中水的体积为c mL,如图丙所示。
②将蜡块放入量筒中,蜡块漂浮在水面上,待静止后记录此时量筒的读数为d mL,如图丁所示。
③在实验步骤②的基础上,用细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使其浸没,待静止后记录此时量筒的读数为e mL,如图戊所示。
(1)、在方案一中,小周可通过往溢水杯中加水,当看到 的现象时,判断所加水已到溢水杯溢水口。(2)、写出方案二中蜡块的密度表达式ρ蜡=(用题中的物理量表示,水的密度记为ρ水)。(3)、方案设计过程中,小周认为取用的蜡块体积大一些会比较好,理由是。(4)、小周针对这两个方案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评价量表,如表所示。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科学性
方案无科学性错误
方案有少部分科学性错误
可操作性
实验可操作性强
实验可操作性不强
耗材情况
实验中用水量少
实验中用水量多
从评价量表看,哪个方案可被评为优秀方案?。
-
17、学校科技节开展了制作潜艇的比赛,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潜艇模型,下列关于该潜艇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要使较浅处悬浮的模型下潜至更深处悬浮,活塞应先拉后推 B、向内推注射器活塞,水会被压入试管中,可实现模型下沉 C、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模型会下沉,它受到的浮力将变小 D、当模型漂浮于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
18、小科用长度为15 厘米的吸管制作了一支简易密度计,将其放入水中时,密度计不能直立,应(填“增加”或“减少”)吸管中铁丝的质量。改进后,将其放入水中,静止时露出水面的长度为5cm,受到的浮力为 F1;将其放入某液体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长度为2.5cm ,受到的浮力为F2。则 F1(填“>”“<”或“=”)F2 , 该液体的密度为 kg/m3。
-
19、某项目化小组的同学用各种材料制作了5 个不同密度的小球,分别标为1、2、3、4、5号。按顺序用长度相同的细绳连接(细绳质量与体积忽略不计)。如图所示,将这串小球放入未知液体中,根据小球不同的浮沉状态测出液体的密度。(细绳对小球没有拉力)
材料种类
A
B
C
密度
0.5
1.0
2.7
(1)、〔原理〕图中液体的密度与号小球密度相同。(2)、〔制作〕也可以称取不同质量的同种材料,制作成5个内部空心部分体积不同,但外部总体积相等的小球,将它们串连,放入待测液中进行测量。分析表中材料,最适合制作小球的材料是。(3)、〔改进〕若被测液体密度介于相邻的两小球之间,请预测出现的实验现象:。 -
20、汤圆刚放入水中时会沉入锅底,而当汤圆煮熟时则会浮出水面,针对此现象,某同学用简化图模拟烧煮一段时间后的汤圆分布图(其中A、B、C表示汤圆),则( )A、A汤圆与锅底接触,则A 的密度一定大于水的密度 B、C汤圆浮出水面,则C 汤圆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 C、B汤圆静止时,浮力大于重力 D、若此时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白砂糖,则B 汤圆所受浮力减小
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