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四中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开学检测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南片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月考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26届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0月月考试卷
-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地理·道德与法治期末教学质量评估试题卷
- 浙江省嘉兴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地理·道德与法治学科期末检测试题卷
-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调测测试卷
-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调测试题卷
-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期末教学评价试题卷
- 浙江省丽水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初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卷
-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学业水平监测卷
-
1、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北京故宫始建于永乐年间。建筑所需木料,主要来自南方的川湘赣等地。伐下的巨木顺江而自西向东运到扬州,然后沿运河北上运到北京地区(见下图)。石料主要来自河北太行山区,这里盛产汉白玉。聪明的石匠在去北京的路上打下了很多眼井,冬季把井水泼到地面上,形成冰层,用旱船载石的方法把巨石运到北京……
(1)、 材料中的“湘” “赣”分别是指什么省份? “顺江而下”说明图中所示范围的地势特征?(2)、太行山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写出该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别。(3)、 “旱船载石”的方法是否适用于南方?为什么? -
2、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近代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二 费正清认为,西方是中国近代转型的推动者。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冲击”几乎一夜之间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走向与中国的思维主题……。
——摘编自费正清等著《中国对西方的反应》
材料三 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将一个古老帝国改造成一个近代民族国家。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的奋斗》
(1)、 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如何理解“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2)、根据材料二或材料三,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完整,逻辑清晰,价值观正确。) -
3、辛亥风雷百年激荡,中山遗韵万古流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的统治,揭开了民主共和的新一页。从此,中国不再被称为“帝国”,而被称为“民国”。由“帝”而“民”,标示着国家性质以及人们地位的变化。从此,闸门打开,中国汇入世界正在奔腾发展的民主主义大潮,汹涌澎湃而不可阻遏。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材料二 亚东开化中国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秀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文
材料三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蔡元培挽孙中山联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揖美追欧,旧邦新造”的过程中取得了哪些重大革命成果?(3)、综合上述材料,你对孙中山先生及其领导的革命有何认识? -
4、作为民族文化的底色,爱国主义贯通了中国历史文化。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帷幕。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由此发端,反对外国侵略、维护民族独立,就成为中国各阶级、各民族所面临的共同任务。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概念,有时它会带有鲜明的阶级属性。
——摘编自许增纮《近代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觉醒》

材料三 梁启超是近代爱国主义最具代表性人物,是近代系统阐发爱国论第一人。1899年2月发表的长文《爱国论》指出: “爱国者何? 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
——摘编自郑师渠《梁启超的爱国论》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重要主题?(2)、 列举材料二中两个历史人物的爱国主义活动。并说明二者的爱国主义有何“鲜明的阶级属性”。(3)、 根据材料三概括梁启超爱国主义的基本主张,结合所学内容说明梁启超为之做了什么努力?(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爱国主义的认识。 -
5、我们浙江省属于南方地区,它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下列最为接近的一幅图是( )A、
B、
C、
D、
-
6、下列选项中,表示四川盆地的是( )A、
B、
C、
D、
-
7、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表述正确的是 ( )
A、①为第二阶梯,②为第一阶梯 B、③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④是棉花主产区 C、①为非季风区,③为季风区 D、③地年平均气温低于④地,②地年降水量大于①地 -
8、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有各具特色的生产生活。根据下图,判断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①处主要地形为丘陵,盛产小麦、玉米等旱作物
②地雨热同期,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
③处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此处地势崎岖不平
④区有特色水利系统坎儿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9、诗句“南国春意暖,北国正冰封”反映出我国( )A、海岸线漫长曲折 B、地形复杂多样 C、纬度跨度较大 D、经度跨度较大
-
10、下图是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所载某次战争形势图,此次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 -
1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自由,拥有选举、被选举、请愿、诉讼等权利。这表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B、肯定了民主自由原则 C、保证了民主共和制度 D、实践了分权制衡理论
-
12、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最后都失败了。但是,每次起义都使清王朝的统治受到了打击。革命党人那种以满腔热血为革命奋不顾身的崇高精神,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意志。发生于此阶段的起义是( )A、广州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武昌起义 D、二次革命
-
13、孙中山认为: “(太平天国失败)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孙中山主张( )A、社会革命,平均地权 B、政治革命,建立民国 C、民族革命,推翻清朝 D、土地革命,废除剥削
-
14、1853年英国公使文翰曾把《南京条约》抄送给太平天国政府。太平天国的领袖们不仅没有承认《南京条约》,并明确宣布不许再卖鸦片。这反映了: ( )A、太平天国具有反侵略的抗争精神 B、《南京条约》是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C、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封建进步性 D、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
15、维新派对中国封建陋俗文化进行了批判,认为婚姻应该是双方自愿,男女双方应该处于平等的地位,从而使男女平等的观念开始流行。这些主张( )A、促进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D、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
16、“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 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成,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之便利”。这反映出( )A、中国开始丧失关税主权 B、列强侵入长江中下游地区 C、中外建立贸易互惠关系 D、列强侵华方式发生了转变
-
17、下列历史人物体现的共同时代主题是 ( )
A、民族复兴 B、进行近代化探索 C、学习西方技术 D、开展军事化改革 -
18、十九世纪末英国《每日新闻报》报道: “中国和日本分别代表着封闭与开化两股势力,西方国家自然会更亲近日本。如果日本有最终战胜的机会,西方都应该放弃干涉的行动。”材料表明此时的中国( )A、仍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B、未开始向西方学习 C、民族危机在不断加深 D、维新思想传播迅速
-
19、汉阳铁厂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企业,1890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主持兴建。在向英国购买机器设备时,英方建议先化验矿石。张之洞曰: “以中国之大,何所不有,岂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但照英国所用者购办一分可耳。”后来发现国内铁矿开采的矿石含磷量偏高,结果所炼钢料不符合铁路钢轨的要求,钢铁生产陷入困境。由此可知( )A、近代工业抵制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B、外国资本主义阻碍了民族工业发展 C、洋务工业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洋务派官僚草率决策影响企业效益
-
20、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奏: “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 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 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为应对“强敌”,李鸿章采取的策略是( )A、学习西方技术,以图自强 B、固守传统之道,以静制动 C、改革政治体制,确立民权 D、运筹外交谋略,以夷制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