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四中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开学检测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南片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月考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26届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0月月考试卷
-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地理·道德与法治期末教学质量评估试题卷
- 浙江省嘉兴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地理·道德与法治学科期末检测试题卷
-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调测测试卷
-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调测试题卷
-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期末教学评价试题卷
- 浙江省丽水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初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卷
-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学业水平监测卷
-
1、北斗导航系统完成全球部署,“九章”量子计算机问世,“中国天眼”正式开放运行……这一系列科技成就表明( )A、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显著 B、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理念深入人心 C、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D、我国科学技术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
-
2、浙江省把山区海岛县(市、区)作为全省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突破口,不断加强公共服务供给,做优做强特色产业,推动山区海岛高质量发展,提高群众生活品质。这一举措( )
①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②消除居民收入差距③实现城乡同等富裕
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下图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部分数据,这些数据表明( )

①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②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③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提高
④我国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在某校举办的“迎接二十大,青春正当时”主题征文活动中,小华同学积极参与,她的征文“我看中国奇迹”的开头部分如下:
当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大包干“契约”的那一年,中国人均GDP只有280多元,落后于世界多数国家;也是那一年,中国的国门开始逐步打开。四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人均GDP已达81000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
从小华同学的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创造“中国奇迹”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坚持依法治国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乡村振兴 D、坚持绿色发展 -
5、温州市公安局捣毁全省首个制作盗版亚运会吉祥物的团伙,这警示我们要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
-
6、华为自主研发的麒麟9000S芯片突破了美国对中国高科技的打压,意味着我国已跻身创新强国行列。( )
-
7、各地网民积极购买政府工作人员在网络直播平台销售的助农产品,这说明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生活。( )
-
8、某县交警部门严查开车接听手机的违法行为,体现了政府依法行政。( )
-
9、“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说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
-
10、创新改变生活,只要我们弘扬创新精神就可以让生活更美好。( )
-
11、在宁波, 读懂共同富裕。
【“富”予使命】
共同富裕, 就是让发展的阳光照进每个人的生活。2021 年7月, 宁波市委市政府印发实施了《宁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行动计划(2021年–2025年)》, 明确要把宁波建设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先行市。
【“数”说共富】
2022年, 宁波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0.5亿元, 总量全省第一; 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45487元,居全国35个大中城市首位;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69(全省1.90、全国2.45)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8.4%(全省73.4%、全国65.22%) 。
【全力以“富”】
宁波聚焦群众全生命周期需求, 聚焦“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 扎实推进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 深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改革, 实施农村改革攻坚共富行动。
(1)、依据【“富”予使命】和所学知识说明宁波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市的原因。(2)、结合【“数”说共富】,思考作为共同富裕先行市,宁波市的底气在哪里?(3)、结合【全力以“富”】和所学知识,分析宁波建设共同富裕现先行市的举措对其他城市的借鉴意义? -
12、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步入近代,英、美、法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影响深远。
(1)、 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哪两种民主政治制度?(2)、材料一两幅图片反映这两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在权力方面有什么共同特点?(3)、根据图片及相关史实,提炼一个观点,并进行阐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13、蔗糖的生产和流通,是甘与苦的交织。
材料一:据考证,甘蔗的原产地是印度或东南亚,制糖术是印度人的发明。唐太宗时期曾经派人到印度学习制糖技术。在7、8世纪,阿拉伯人征服西亚……阿拉伯人还改进了制糖技术……此后,甘蔗种植与制糖业在西亚其他地区迅速扩展。
材料二:在西欧,砂糖最初只是作为药品在药店里出售。只有王室、贵族才能在没病的时候享用砂糖……从15世纪末期开始,英国、西班牙等西欧国家在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种植甘蔗……甘蔗种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商船将火器、机械制品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从非洲运进大量奴隶卖给美洲种植园主。自从有了糖的产业化,甘与苦就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哪里有砂糖,哪里就有奴隶”。
(1)、阿拉伯人将蔗糖的“甘甜”迅速传播。根据材料一并联系所学,概括中世纪阿拉伯人在区域文明交流中发挥的作用。除“制糖技术”外,再举一例史实说明中世纪阿拉伯人在文明交流中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绘制“蔗糖三角贸易”示意图。 (提示:示意图须包含地区、流通货物及流通方向)(3)、材料二中“自从有了糖的产业化,甘与苦就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中的“甘”与“苦”分别指什么? -
14、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多元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 他们大多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①流域产生的。
罗马建筑吸收希腊建筑的特点, 并有所创新, 有庆祝胜利的凯旋门和宏大的宗教场所③。

公元前4世纪,
②东征和
帝国的建立促进了
东西方文化的大交
汇。
法典编纂委员会收集2世纪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 剔除相互矛盾的条例, 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促进了④(宗教) 向外广泛传播。
日本古代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 进行改革, 史称⑤。
世界古代各文明之间的交流的方式有⑥。
(1)、 依据上面材料并结合所学, 将①、②、③、④、⑤、⑥处补充完整。(2)、 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世界古代文明发展的认识。 -
15、右侧漫画说明( )

①我国社会有了法律制度就有了法治
②厉行法治,人人都能做到严格执法
③全民守法成为共识,努力建成法治国家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步发展完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下列选项中有助于直接推动解决主要矛盾的事件是( )
①厦门市深化“制度+科技+网上网下”群众路线改革
②2024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③2024年9月,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④发改委等部门聚焦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厉行法治。下表“相关案例”与厉行法治内容配对正确的是( )
选项
相关案例
厉行法治
A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公共数据开放管理办法》开展立法协商
科学立法
B
烟台市把法治书屋打造成烟台市民的“法治会客厅”和“文化充电站”
严格执法
C
宁波市交警在执行公务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佩戴和使用执法记录仪
公正司法
D
溪州市法院以集资诈骗罪判处徐某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三百万元
全民守法
A、A B、B C、C D、D -
18、华为MateXT非凡大师,全球第一款商用三折叠屏手机,颠覆式的技术创新,处处彰显其先于时代的引领力,其销量已远超今年二季度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的总销量。这说明( )
①企业是经济和科技紧密结合重要力量
②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③只要加大创新投入,企业就能走向成功
④企业要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9、自2024年1月1 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明确规定: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这是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这表明( )A、爱国主义教育只是需要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 B、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充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C、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D、法为治理国家之重器,法治的力量优于德治
-
20、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公民参与,下列对“公民参与”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刘某拨打市长热线反映工地施工噪音扰民问题——民主监督 B、张某参与公交车票价调整听证会——民主协商 C、某选区选民选举赵某为人大代表——民主选举 D、李某某对东营市“十四五”规划草案提出建议——民主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