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长沙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市设立22个基层立法联系点、58个立法信息采集点,建立起横向覆盖机关、高校、企业,纵向延伸至乡镇、街道、村、社区的意见征集网络。长沙市人大常委会的做法( )

    ①有利于发扬基层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拓宽了民主渠道,扩大了人民民主权利

    ③有利于广泛凝聚共识,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④有利于促进民主立法,实行良法之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在表格空白处应该填入的内容是( )

    时政信息

    体现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

    今天的中国, 构建起覆盖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14亿多人民、56个民族的民主体系, 实现了最广大人民的广泛持续参与。

    浙江宁波市海曙区集士港镇的基层议事协商平台, 推动建立社区居民自治服务站, 众筹打造的“共享厨房”解决了上班族等社区居民的晚餐难题, 日均吸引超百人就餐。

    A、①有事好商量 ②协商民主 B、①人民民主 ②社会主义民主 C、①最广泛 ②民主协商 D、①最广泛 ②最管用
  • 3、1851 年,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德国的思想家已经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解剖病灶”产生的历史影响是 ( )
    A、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指导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C、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D、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 4、观察下图分析,引起英国就业人口结构变化的主要事件是 ( )

    A、光荣革命 B、手工工场 C、殖民扩张 D、工业革命
  • 5、1871年巴黎公社领导人欧仁·鲍狄埃创作《国际歌》,歌曲写道“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后来这首气势磅礴的歌曲传唱到全世界,据此可知《国际歌》的创作与传播( )
    A、促进了法国民族意识的形成 B、意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C、反映了无产阶级的斗争精神 D、代表了民族解放独立的追求
  • 6、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A、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加速了封建国家的分裂 B、中世纪西欧庄园流行,限制了西欧农业的发展 C、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促使早期资产阶级的出现 D、城市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完全摆脱了他们的控制
  • 7、小明同学对戏剧颇有兴趣,他绘制了如下时间轴,可知其研究对象可能是( )

    A、莎士比亚 B、彼特拉克 C、拉斐尔 D、但丁
  • 8、生活在公元10世纪某个时期的一个庄园的自由农民,最不可能遇到的是( )
    A、在领主自营地上每周无偿劳动3天 B、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 C、无偿使用领主的磨坊、酿酒机、面包炉等 D、和庄园领主或其他农奴发生纠纷,要通过庄园法庭审理
  • 9、如图反映了欧洲某个国家的发展历程,这个国家是 ( )

    A、罗马共和国 B、法兰克王国 C、拜占庭帝国 D、奥斯曼帝国
  • 10、某同学所画的思维导图中,出现了“奥古斯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引水道工程”等关键词。据此判断,下列还能放入思维导图中的是( )
    A、苏格拉底 B、阴历 C、罗马大竞技场 D、掷铁饼者
  • 11、如表是某同学学习《基督教的传播在西欧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时所做的部分卡片内容。由此可见,该卡片反映了( )

    事件

    影响

    12世纪在教皇支持下西欧最早产生大学

    推动欧洲文化教育发展

    教会判处“异端”布鲁诺(科学家) 火刑

    神权控制了人们的思想

    A、基督教推动了社会进步 B、教会的权力在王权之上 C、西欧思想受基督教影响 D、基督教阻碍了科学发展
  • 12、下列古代文明的遗址中,属于古代印度文明代表的是( )
    A、摩亨佐。达罗遗址 B、帕特农神庙遗址 C、克里特岛的宫殿遗址 D、里头遗址
  • 13、课本剧表演是历史课堂的一种呈现形式。课本剧表演社团编写了一部关于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剧本。其中符合史实场景的是( )
    A、婆罗门在田间耕作 B、国王对婆罗门毕恭毕敬 C、吠舍在主持祭祀 D、首陀罗在指挥士兵作战
  • 14、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属于亚洲人民创造的有( )

    ①佛教 ②太阳历

    ③《荷马史诗》 ④《汉谟拉比法典》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5、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能够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 ( )
  • 16、中世纪时期城市的兴起是欧洲最美丽的花朵。 ( )
  • 17、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 )
  • 18、14世纪前后,意大利的先进知识分子对待实际问题不是从神出发,而是从人出发,这种思潮叫理性主义。 ( )
  • 19、希腊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参与统治的权利。 ( )
  • 20、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894年1月,孙中山写了一篇长达八千多字的《上李鸿章书》,建议清政府效仿西方国家改良社会、改良国家,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使孙中山对改良救国不再抱有任何幻想。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建立革命组织,是他革命生涯的起点。

    材料三:上海是“魅力中国一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前二十名,2023数字百强市第2名; 北京是国家中心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世界一线城市。

    分析材料一中建筑的共同风格,并从中国气候特征的角度分析原因。根据材料二,说明孙中山救国思想的变化,并用史实说明变化的转折点。城市是区域地理的核心,城市是历史发展的载体。请结合材料三,任选一个城市进行介绍。

上一页 417 418 419 420 42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