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除了气温,降水也是天气的重要要素,为了测量降水量的大小,小丽动手自制了一个雨量器。(1)、小丽找到了下列三种容器,其中最适合制作雨量器的是( )。A、
B、
C、
(2)、小丽在自制雨量器时,刻度条的零刻度线要与容器(填“内部”或“外部”)的底面对齐。(3)、雨量器需要贴刻度条,其刻度表示容器内水的( )。A、体积 B、高度 C、质量(4)、要测量学校的降水量,最适合放置雨量器的位置是( )。A、开阔的草坪上 B、绿化带的大树下 C、教学楼前的斜坡上 -
2、小丽选择了当天的六个时间点,进行了气温的测量并进行记录(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时
6
8
10
12
14
16
气温/℃
3
5
5
(1)、如图甲、乙、丙所示分别为在 6 时、8时和14时测量气温时气温计的示数,请在表格中准确写出相应的数值。(2)、一般情况下,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A、9~10时 B、11~12时 C、14~15时(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一天内的气温变化规律大致是( )。A、中午气温高,早晚气温低 B、中午气温低,早晚气温高 C、从早到晚,气温逐渐升高(4)、你认为这天18时的气温最有可能是( )。A、2℃ B、6 ℃ C、-3℃ -
3、天气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更好地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小丽坚持观测天气,并制作了天气观测记录,让我们和她一起去感受多变的天气吧!(1)、如图所示的气温计中A 表示气温计的(填“玻璃泡”“液柱”或“刻度”,下同),B表示气温计的。(2)、如图所示的气温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 , 每一小格表示。(3)、小丽在使用该气温计时,下列放置方法中,合理的是( )。A、平放在室外阳光下 B、悬挂在室外阴凉通风处 C、悬挂在室内角落处
-
4、“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观测到朝霞,则预示近几天可能会是( )。A、雨天 B、阴天 C、晴天
-
5、下列选项中,风速最大的是( )。A、举伞步行艰
B、带叶小树弯
C、青烟随风偏
-
6、某天气预报报道:“明天早晨有大雾,高速公路封闭。”这说明天气与()密切相关。A、旅游 B、交通 C、生产
-
7、某天,教室外的温度是5℃,教室内的温度是20℃,此时很有可能是( )。A、春季 B、夏季 C、冬季
-
8、 小明放学回家后发现家中晾晒的衣服不见了,他查看今天的天气预报(如图所示)后去寻找,最有可能找到衣服的方位是( )。A、西南 B、东南 C、西北
-
9、温州某天的降水量达到55毫米,则温州这天的降水量等级是( )。A、中雨 B、大雨 C、暴雨
-
10、小敏抬头看向天空说:“今天应该不会下雨。”小敏看到的是( )。A、很厚的、大团的云
B、像鱼鳞的云
C、像羽毛、钩子的云
-
11、如果没有气温计,那么可以代替气温计测量气温的是( )。A、水温计 B、体温计 C、水温计和体温计都可以
-
12、10月8 日下了两场雨,小亮测出这两场雨的降水量分别是20 毫米和5毫米,则这天的降水量是( )。A、25毫米 B、20毫米 C、5毫米
-
13、制作简易雨量器时需要在容器外壁贴上刻度条,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
14、 天气预报中常看到“气温为12℃~25 ℃”, “25 ℃”表示一天里的( )气温。A、最低 B、平均 C、最高
-
15、七、八月份,( )经常发生在我国台州地区,它出现时常伴有狂风暴雨。A、沙尘暴 B、台风 C、梅雨
-
16、竺可桢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 ),总结了我国现代物候的特征。A、猜测 B、观测 C、想象
-
17、水无色无味,但它却是一种神奇的物质。小瓯想知道水有哪些特性,于是他开始了研究。(50分)(1)、小瓯先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水沸腾”的实验。
小瓯把水加热到沸腾,这时温度计的读数最接近℃,继续加热,温度计的读数会(填“继续上升”“开始下降”或“保持不变”)。
(2)、小瓯使用温度计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B、
C、
(3)、酒精是一种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做实验时,万一有酒精洒到灯外燃烧,可以采用( )的方法将火熄灭。A、浇水 B、用书本扇风 C、把湿抹布盖上去(4)、小瓯发现在烧杯上方出现了许多“白气”,它们是( )。A、小水珠 B、水蒸气 C、空气(5)、小瓯接着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做“水结冰”的实验。小瓯发现:当温度下降到℃时,试管内的水开始结冰。当试管内的水全部变成冰后,和原来试管中的水相比,冰的体积(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小瓯在冰块里加入一些食盐,这是为了( )。A、降低温度 B、升高温度 C、减慢冰块的熔化速度(7)、观察水结冰发生的变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水结冰后体积变小了 B、水结冰时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C、水结冰过程中,形态由液态变成固态(8)、小瓯发现烧杯外壁出现了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 )。A、是小瓯不小心弄上去的 B、是烧杯中的冰块熔化后渗出来的 C、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9)、若往烧杯里的冰块中加些红色素,则烧杯外壁的小水珠( )。A、变成红色,和烧杯里的颜色一样深 B、变成红色,比烧杯里的颜色浅 C、仍然是无色透明的(10)、如图所示,小瓯把两块体积、质量完全相同的冰块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A、甲杯中的冰块熔化得快 B、乙杯中的冰块熔化得快 C、两杯中的冰块熔化得一样快(11)、关于水、冰、水蒸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三种不同的物质 B、冰是不同的物质 C、三者形态不同,却是同一种物质(12)、小瓯收集了水、食盐、小苏打、食用油和沙子继续开展研究。小瓯分别把食盐、小苏打、食用油和沙子加入水中,用搅拌棒充分搅拌并静置一段时间,观察到其中一个杯子的现象如图所示。这个杯中加入的物质最可能是( )。
A、沙子 B、小苏打 C、食用油(13)、小瓯在研究“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中,发现充分搅拌后还有食盐没有溶解,他应该( )。A、继续加水,直到食盐全部溶解 B、继续搅拌,让食盐溶解 C、停止实验,统计溶解的份数(14)、小瓯的下列操作方法中,食盐在水中溶解得最快的是( )。A、放入冷水中搅拌 B、放入热水中搅拌 C、磨碎后放入热水中搅拌(15)、小瓯做“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实验。请判断他的操作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①实验中准备两杯一样多的水,并且水的温度一样。 ( )
②食盐颗粒粗一些,小苏打颗粒细一些。 ( )
③等上一份食盐全部溶解后再加下一份。 ( )
④实验中洒出一些水,应该继续实验。 ( )
(16)、小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加热浓盐水。其中仪器甲的名称是 , 在使用仪器乙加热时要用(填“外焰”“内焰”或“焰心”),图中缺少的实验仪器是。(17)、小瓯在仪器甲中加入适量的浓盐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最后在仪器甲中会发现( )。A、什么也没留下 B、细小的白色颗粒 C、很大的白色颗粒(18)、加热结束后,小瓯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方式为( )。A、用嘴吹灭 B、用灯帽盖灭 C、用书本扇灭 -
18、在学习了“天气”单元的知识后,小亭组织了一个课外兴趣小组,对学校周围的天气进行了测量和记录。如表所示为他们记录的天气情况。(50分)
10月8日
10月 9日
10月10日
10月11日
10月 12 日
10月13日
小雨11 ℃东风
多云
12 ℃
?
多云
10℃
北风
中雨
10℃
西北风
多云
13 ℃
东风
多云
15 ℃
东风
(1)、下列词语中,属于描述天气特征的是( )。A、鸟语花香 B、大雨倾盆 C、四季如春(2)、10月8日,小亭去学校的路上适合带的物品是( )。A、雨伞 B、墨镜 C、防晒衣(3)、10月8日这天,小亭出门时适合穿的衣服是( )。A、薄棉外套 B、羽绒服 C、短袖(4)、小组成员在测量气温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不固定地点测量 B、不固定时间测量 C、定时、定点测量(5)、小龙用气温计测量时,应该选择的地点是( )。A、操场阳光下 B、树荫下通风处 C、教室里(6)、下列是小组成员关于10月9日的云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小龙说:“这天阳光明媚,只有少量的云。” B、小柯说:“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 C、小丽说:“这天云多而密,看不到太阳。”(7)、10月9日,小亭发现学校里的国旗随风向南完全展开,可以推断当天的风向是风。风向通常可以用个方位来描述。(8)、“多云”的天气符号是( )。A、B、
C、
(9)、天空中的云实际上是由许多的( )组成的。A、水蒸气 B、小水滴 C、小水滴和小冰晶(10)、若要测量10月 11日的降水量,则小亭应选择( )容器做雨量器。A、B、
C、
(11)、小组成员在讨论如何贴刻度条时,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0”刻度与容器外部底面对齐 B、刻度条不需要竖直贴 C、“0”刻度与容器内部底面对齐(12)、小柯认为使用雨量器收集雨水时,要放在( )。A、斜坡上 B、大树下 C、水平空地上(13)、他们测得这天的降水量是13毫米,这是根据( )降水量的多少来确定的。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14)、某天轮到了小丽使用气温计。如图甲所示,她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填“A”“B”或“C”),读数是℃,这个温度和表中 10月日的气温相同。(15)、小丽仔细观察了气温计,如图乙所示。a是(填“刻度”或“玻璃泡”,下同),c是。(16)、通过这些天的观察记录,小组同学发现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时;气温变化的规律是( )。A.一直升高 B.先升高再降低 C.一直降低
(17)、14日晚上的天气预报如下:“×市今夜到明天阴转多云,北风3~5级,温度10℃~17 ℃。”这则天气预报包含的信息有( )。A、风向、风力、气温 B、云量、风向、气温 C、云量、风向、风力、气温(18)、根据这则天气预报,小亭明天不能( )。A、和小伙伴一起放风筝 B、在室外打羽毛球 C、陪妈妈一起逛街(19)、爸爸告诉小亭,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 )的自然现象。A、大气圈内 B、大气圈外 C、太空里(20)、与天气预报相比,小亭他们的天气观测记录有什么不同?(写出一点)。 -
19、萌小牛为了研究眼睛的成像原理和近视的成因,利用3倍放大镜、5倍放大镜、纸屏和蜡烛做了下面的实验。
①将纸屏、3倍放大镜、蜡烛依次竖直摆放在桌面上,并保持高度相同,且在______上。
②如图甲,使放大镜与纸屏相距15厘米,移动蜡烛,直到纸屏上呈现蜡烛清晰的像。
③如图乙,把3倍放大镜换成5倍放大镜,保持位置不变。纸屏上蜡烛的像变得_____了。
(1)、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将实验方法补充完整。(2)、实验中,纸屏模拟的是眼球中的。(3)、如果萌小牛想让图乙中的纸屏上成的像更加清晰,他应该将图乙中的蜡烛向(“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4)、当萌小牛把3倍放大镜换成5倍放大镜时,放大镜的凸度变了,也就是放大镜(填“变厚”或“变薄”)了。放大镜模拟的是眼球中的 , 它(填“变厚”或“变薄”)就会导致原本看得很清晰的物体看不清晰了。想要看清楚就要把物体靠近眼睛,凑近了就又能看清楚了。这就是近视的成因。(5)、造成近视的主要行为有哪些?请任写两条。(6)、萌小牛准备制作保护眼睛的宣传板报,请你帮他列出3条保护眼睛的方法。 -
20、爱观察的妙妙发现,茶台上被烧的壶中茶叶有规律的上下翻滚,如下图。(1)、请你帮妙妙在方框中画出茶叶在壶中的翻滚轨迹。(2)、通过壶中茶叶的轨迹,推断我们在家里烧水时水中热的传递方式( )。A、热辐射 B、热对流 C、热传导(3)、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家中地暖管道安装在地上而不安装在天花板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