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风、冰川、海浪等对土地都有侵蚀和沉积作用。 ( )
-
2、模拟地震、火山喷发、风的作用、水的作用时,我们做的实验都叫模拟实验。( )
-
3、将正确的序号填至横线上。
①挤压 ②沙洲 ③雅丹地貌 ④火山喷发 ⑤降雨 (或水)
地形地貌形成的原因





弯曲的岩层
长白山天池
敦煌的
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黄河入海口的
地壳运动,岩层受到
风的作用
对地表的侵蚀
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
-
4、如图所示,图中的虚线箭头表示水流方向。发生侵蚀作用最严重的是( )所在位置。
A、① B、② C、③ -
5、做“降雨对地表的影响”的实验时,小科认为雨水会冲刷土壤,对地表产生侵蚀,他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 )。①原本山顶上的红色沙子被冲到了山底 ②从山底流出的水比较浑浊 ③小山丘上出现了许多沟壑 ④雨水渗入了土壤中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
6、火山喷发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有 ( )。
①烧毁山林房屋,掩埋农田
②污染空气,导致山崩滑坡、泥石流
③形成戈壁滩与沙漠
④水流冲击,造成河谷冲刷加深
⑤出现岩层弯曲、断裂
⑥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
⑦地面出现裂缝、塌陷
⑧产生的地热属于清洁能源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①②⑥⑧ -
7、连线题。将各种地貌与其成因连起来。

-
8、新情境据考察,海南省海口市东寨港附近十几米深的海水下,有72座保存完好的百年古村落。潜水员发现这些村落的建筑时,就好像里面还有人生活似的,但其实早已是人去楼空。根据以上描述,古村落沉入海底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
A、风的作用 B、水的作用 C、地球内部运动 -
9、新趋势小科知道使岩层变化的力量来自地球内部。地球内部有三层主要结构,厚度各不相同。他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黏土来制作地球的内部结构模型,计划做成如图所示的样子。爸爸提出了改进建议,小科不能采纳的是( )。
A、结构③为地核,可用红色黏土表示,因为它的温度最高 B、结构②为地幔,应增加厚度,因为它最厚 C、结构①为地壳,应减少厚度,因为它最薄 -
10、小龙同学周末与父母去爬山,放眼望去,远处高山耸立,近处山峦连绵起伏,这说明该地的主要地形可能是( )。A、盆地和丘陵 B、高原和丘陵 C、平原和高原
-
11、下列简图中,可以表示高原地形的是 ( )。A、
B、
C、
-
12、材料分析题。
地形图是用符号和颜色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的地图,比如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米、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是在6000米以上。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
(1)、地球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其中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 )。A、比陆地面积大 B、比陆地面积小 C、和陆地面积差不多(2)、地形图上的不同颜色主要表示 ( )。A、气温的高低 B、不同的地形和地势 C、植被的多少(3)、观察地形图可以发现:在地球上,海洋、陆地 , 中国的多高原,多平原。(前两空填“多”或“少”,后两空填“东部”或“西部”)(4)、无论是中国地形图还是世界地形图,都可以看出地球的地形是( )的。A、广阔平坦 B、平原居多 C、固定不变 D、高低起伏 -
13、如图所示为墨西哥沙漠地区的岩石照片,这块岩石呈现奇形怪状的主要原因是 ( )。
A、水流的作用 B、火山的作用 C、风的作用 -
14、轩轩在西藏某地旅游时,导游告诉他:“当地山体中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贝类化石。”据此,轩轩的推理合理的是 ( )。A、远古人类曾将贝壳带上高原 B、这里曾发生了海陆变迁的地形变化 C、贝类原来生活在高山上,后来环境巨变,才适应到水中生活
-
15、古诗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因为我国地势与( )描述一致。A、
B、
C、
-
16、右图反映了我国的地形特征是( )。
A、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B、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广 C、以平原为主 -
17、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更像是一个水球,原因是 ( )。A、地球表面全部是海洋 B、地球被水汽包围 C、地球表面约71%是海洋
-
18、我国西部地区地形比较平坦,修建道路很方便。( )
-
19、地球上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
-
20、去海边旅游,发现海岸边的石柱是由海浪作用形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