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新趋势右图是某河道的示意图,该河道中最容易发生沉积的地方是( )。

    A、a B、b C、c
  • 2、对地表改变的快慢,与水的作用相似的是 ( )。
    A、地震 B、火山喷发 C、风的作用
  • 3、河水的侵蚀作用会使河道( )。
    A、越来越宽,越来越浅 B、越来越窄,越来越深 C、越来越宽,越来越深
  • 4、学科下列诗句中,描述了河流对地形地貌产生影响的是 ( )。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C、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5、关于右面所示的地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乾坤湾的形成是因为内侧和外侧水流速度不同 B、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C、水对土壤既有侵蚀作用,又有沉积作用
  • 6、如图,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挖掘机在清理河底淤泥,这些淤泥是由河流从上游带来的( )等慢慢沉积形成的。

    A、泥沙 B、鹅卵石 C、大块石头
  • 7、当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携带泥沙的能力会越来越强。( )
  • 8、雨水对土壤侵蚀的过程中,土壤的颗粒越大越不容易被水流带走。(    )
  • 9、当雨点降落时,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此时雨水的侵蚀已经开始了。(    )
  • 10、探究水的作用时,在土壤表面撒上红色的沙子是为了便于观察现象。(    )
  • 11、长江入海口的沙洲是由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
  • 12、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循环。(    )
  • 13、课堂实验:认识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

    模拟降雨

    比较小山丘的变化

    结论

    用喷壶中的水喷洒小山丘的顶部,土壤和红色沙子会随着水向(填“上”或“下”)流动。

    小山丘上出现了很多 , 一些红色的沙子流到了小山丘的(填“顶部”或“底部”)。

    降雨(填“会”或“不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 14、实验探究题。

    小科制作了四个模型,来研究不同因素对土地侵蚀的影响。

    模型1

    模型2

    模型3

    模型4

    土地坡度

    坡度大

    坡度大

    坡度小

    坡度小

    植被情况

    有植被

    无植被

    有植被

    无植被

    (1)、当降雨量一致时,土地侵蚀程度最轻的是 ( )。
    A、模型1 B、模型2 C、模型3 D、模型4
    (2)、要研究“有无植被对土地侵蚀的影响”可以选择 ( )。
    A、模型1和模型2 B、模型3和模型4 C、以上两个都可以
    (3)、如果选择模型2和模型4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土地侵蚀情况与降雨量大小无关 B、植被越少,土地被侵蚀越严重 C、坡度越大,土地被侵蚀越严重 D、坡度越小,土地被侵蚀越严重
    (4)、如果小科选择模型2和模型3,可以研究的问题是( )。
    A、坡度大小对土地侵蚀的影响 B、植被情况对土地侵蚀的影响 C、降雨量大小对土地侵蚀的影响 D、不能做对比研究
    (5)、如果要研究“降雨量大小对土地侵蚀的影响”,小科已经选了一个模型1,还要再制作一个模型5,该模型土地坡度(填“大”或“小”),(填“有”或“无”)植被。
  • 15、下列选项中,经过缓慢的作用形成不同地形地貌的是( )。

    ①雨水 ②风 ③海浪 ④火山喷发 ⑤流水 ⑥地震

    A、①②③⑤ B、④⑥ C、③④⑤⑥
  • 16、地球表面有许多溪流和沟壑,这主要是由于( )而形成的。

    A、岩石的风化 B、雨水的侵蚀 C、风力的作用
  • 17、2025年,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 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的通知》,明确将工作重心从新增退耕转向巩固已有成果。我国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主要目的是( )。
    A、改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状况 B、人们需要粮食 C、放牧需要更多的草地
  • 18、目前,多地实施“固土保水”工程,重点针对黏土和细沙流失严重的区域,通过植被恢复、梯田建设等措施,增强土壤抗冲刷能力。其实,下雨时最容易被雨水冲走的是土壤中的( )。
    A、小石子 B、植物种子 C、黏土和沙
  • 19、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对地形地貌的改变通常是猛烈的,而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对地形地貌的改变恰好与之相反。    (    )
  • 20、侵蚀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的地形地貌,会使土壤流失,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 )
上一页 49 50 51 52 5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