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综合检测卷
- 深圳市罗湖区2016-2017学年四年级抽样性质量检测考试科学试卷
- 深圳市罗湖区2016-2017学年上学期三年级综合素养阳光评价科学
- 深圳市罗湖区2016-2017学年上学期五年级综合素养阳光评价科学
- 深圳市罗湖区2016-2017学年上学期六年级综合素养阳光评价科学
-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节摆的研究同步训练
-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蚕的生命周期同步练习
-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七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同步练习
-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电磁铁的磁(二)同步练习
-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同步练习
-
1、生活中,有许多物品可以制作成“小乐器”,如包装盒、玻璃瓶、吸管等。以下是龙龙和华华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制作”的一些“小乐器”。
(1)、制作小乐器的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拿到材料就动手做了 B、制作小乐器前先设计制作方案,根据设计方案,碰到问题再改进 C、制作小乐器后,我们要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评议(2)、华华用包装盒和橡皮筋制作了图乙的小乐器——橡皮筋吉他。在弹奏橡皮筋吉他时,要使橡皮筋吉他发出更强的声音,华华在弹的时候可以( )。A、拨动的力小一些 B、拨动的力大一些 C、力度不变(3)、演奏这些“小乐器”时,我们能听到非常美妙的声音。这些声音都是由物体产生的。(4)、龙龙用了5根粗细相同、长短相同的吸管,制作了一个排箫乐器(如丙图),可是发出的声音一样高。想要让这个乐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你觉得可以怎么做? -
2、为了探究小车运动具有的能量与坡度大小的关系,龙龙和华华设计了撞击实验: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上释放小车,让小车滑下后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测量并记录木块每次被撞后滑行的距离。

测量的数据如下:
要改变的因素
实验结果
处理实验数据
木块滑行的距离/厘米
选取的数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坡度小4.5
4.7
4.9
4.7
坡度中7.2
7.8
7.4
?
坡度大10.1
5.2
9.7
9.7
(1)、在做坡度大的实验时,龙龙有一次的实验操作出现失误导致数据错误,错误的数据是(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2)、在实验数据表格中,“?”处选取的数值应该是( )。A、7.2 B、7.8 C、7.4(3)、通过实验,龙龙和华华发现( )。A、运动物体具有的能量与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B、坡度越大,小车滑到斜面底部的速度越小 C、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撞击木块的距离越远,具有的能量越大(4)、在实验的过程中,龙龙和华华发现小车容易走偏,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车轴不正 B、小车的重量太大 C、接触面不够光滑(5)、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准确、可靠,实验中我们应当确保坡度以外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如等。 -
3、下面是龙龙和华华做的“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表,请结合实验记录表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序号
拉力大小
(垫圈个数)
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秒)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
快慢顺序
1
2
3.28
3.17
3.15
3.20
3
2
4
2.25
2.15
2.11
2.17
2
3
6
0.97
0.99
0.98
0.98
1
(1)、实验中让小车运动起来的力的来源是(填“小车的重力”或“垫圈的重力”)。(2)、实验中,不能改变的条件是(填“垫圈的数量”或“小车的重量”)。(3)、要让小车的运动速度加快,我们可以( )。A、增加挂的垫圈个数 B、减少挂的垫圈个数 C、增加挂绳长度(4)、实验中,每组垫圈至少做3次实验,最主要的原因是。 -
4、昼夜交替现象。

(1)在探究昼夜交替现象时,小科和同学查阅资料了解到,地球绕着转动,称为自转,自转一周需要的时间是小时。
(2)如图,我们知道太阳光(填“能”或“不能”)照亮整个地球。此时,A点所在地区处于。
(3)在图中,A、B代表两座城市,假如北京此时是12时,纽约是24时,请你判断,代表北京的应该是(填“A”或“B”)。
-
5、下列选项中( ) 是显微镜下新冠病毒的图像。A、
B、
C、
-
6、有关显微技术发展历史的过程正确的是( )。A、放大镜——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B、放大镜——光学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
7、通过观测数据,创立了“日心说”。
-
8、是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
-
9、地球绕太阳公转周的同时,绕地轴自转约周。
-
10、地球结构由厚到薄依次是、地幔、。
-
11、在做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实验时,用吸取一滴池塘或鱼缸里的水,放在上。
-
12、用放大镜观察,发现蝴蝶的翅膀上布满了 , 蟋蟀的耳朵在 , 苍蝇的眼睛是。
-
13、2021年全球新冠疫情的形势仍然严峻,科研人员可以在下观察到新冠病毒的变异情况。
-
14、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组成的,它是生物体最基本的和单位。
-
15、常温下,牛奶开封后如果没有及时喝完,一天之后会变酸。这是大量繁殖的缘故。
-
16、放大镜的镜片也叫 , 它的特点是、、。
-
17、显微镜中的目镜和物镜是两个凹透镜。
-
18、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观察工具倍数越大,图像越大,视野越大。 B、观察工具倍数越大,图像越大,视野越小。 C、观察工具倍数越大,图像越小,视野越大。
-
19、某实验小组在进行项目化学习时,根据老师要求,用雪糕片和木棒两种材料,并进行承重测试。
(1)、图Ⅱ是小组同学讨论如何更好地进行承重,这个过程在工程建设中属于( )。A、明确问题 B、设计图纸 C、建造模型 D、承重测试(2)、图Ⅰ是该小组建造的成品模型,该模型利用的结构与下面哪种结构相似( )。A、
B、
C、
D、
(3)、该小组在最终的测试阶段,给出了承重6瓶矿泉水的答卷,距离目标10瓶有些距离,可以来改进。 -
20、小金吃饭时,发现米饭刚开始咀嚼时没味道,咀嚼一会儿后却出现了甜味。这是怎么回事呢?小金猜测可能和唾液有关。他在老师的帮助下设计了以下实验。

A.分别在1号和2号试管中装相同质量的淀粉糊(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B.在1号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在2号试管中加入相同量的唾液;
C.用搅拌的方法让试管中的液体充分混合后,放在37℃的温水中;
D.10分钟后,分别在1号、2号试管中各加2滴碘酒,观察到1号试管变成了深蓝色
(1)、这个实验研究的问题是。(2)、这个实验改变的条件是。(3)、“试管的液体充分混合后,放在37℃的温水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A、模拟口腔的温度 B、防止液体变质 C、防止液体变色 D、都有可能(4)、“10分钟后,分别在1号、2号试管中各加2滴碘酒,观察到1号试管变成了深蓝色,这个现象说明了。(从物质变化角度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