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1、法国政治活动家西耶斯(1748—1836)论道:“如果除掉特权等级,国家不会少些什么,反而会多些什么。国家是什么?国家是在一部普通法之下并由同一个立法机构代表的人们的联合体。”西耶斯的主张( )A、意图破除封建专制建立共和制度 B、代表了工业无产阶级的政治诉求 C、表明法国即将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 D、顺应了向民族国家转型的历史趋势
-
2、有学者在评价晚清教育改革时说:“我国清末之改行新教育制度,在表面上似乎是教育界的自动,实则当时的外交内政四处都碰着此路不通的钉子,非变法无以图存,教育不过在此种不得已的情境之下偶然被动而已。”该学者意在强调( )A、改良道路在近代中国的艰难 B、晚清教育改革成效显著 C、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的核心 D、变法图存成为时代共识
-
3、中央集权的强弱影响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下列汉代地方行政示意图按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
4、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户籍的编制和管理。下列选项中,序号与表中户籍信息反映朝代对应正确的是( )
朝代
户主
户籍地
户籍信息
①
夫
里耶(属洞庭郡迁陵县)
东成户人士五(士五、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
②
邯寿寿
沙州敦煌县效谷乡
年伍拾陆岁,白丁,课户见输;计布二丈五尺、计麻三斤、计租二石;廿亩永业,廿三亩口分,合应受田壹顷叁拾壹亩
③
汪寄佛
徽州府祁门县(当时直隶中书省)
计家伍口:男子叁口,成丁贰口,本身年叁拾陆岁……事产:田地无;房屋瓦屋叁间
A、①-秦朝;②-唐朝;③-明朝 B、①-唐朝;②-元朝;③-明朝 C、①-秦朝;②-东晋;③-清朝 D、①-唐朝;②-宋朝;③-清朝 -
5、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运用,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下列关于信息时代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电子商务迅速发展 B、更多劳动力集中于生产线 C、世界成为了“地球村” D、生产过程自动化和智能化
-
6、它在太空中共运行了92天,绕地球大约1400圈。由于当时正值冷战,它的发射震撼了整个西方,同时亦激起美苏两国之后持续20多年的太空竞争。“它”是( )A、玉兔二号 B、“埃尼阿克” C、“奋斗者号” D、斯普特尼克1号
-
7、19世纪末,欧洲国际法学家将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文明”、“野蛮”和“蒙昧”等不同类别,不同类别的国家获得不同的国际承认,具有不同的法律人格和法律地位,在国际法上享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这种划分标准( )A、促进了近代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B、有利于消除世界各国间的隔阂 C、开辟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新路径 D、体现了国际法应用过程中的双重性
-
8、1843年,英国首席法官面对一件找不到权威引证的财务案件时说:“此时,如果我们作出的判决,能在那样一种法律——那是最博学的人的研究成果,是若干时代浓缩的智慧和欧洲大多数国家国内法的基石——中找到依据,那它便堪称完美了。”这位法官所说的这种法律应该是( )A、罗马法 B、《大宪章》 C、日耳曼法 D、《至尊法案》
-
9、169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税务人员(由国王任命)不得参加议会的法令。1701年又在《王位继承法》中规定:从汉诺威王朝以后,凡领取皇家薪俸和养老金的官员都不得为议员。下列选项中,对这些法令出台的背景理解正确的是( )A、国王权力受到进一步限制 B、议会逐渐获得文官任免权 C、行政部门实现政治和管理分离 D、克里米亚战争暴露了管理危机
-
10、哥伦布在欧洲大陆上岸的时候,带着的是由骡子托着的少量的金鼻栓和其他“印度”纪念品,还有几名健壮的印第安俘虏作“标本”。哥伦布带来的“印度”纪念品中可能会有( )A、小麦 B、玉米 C、葡萄 D、甘蔗
-
11、亚里士多德说:“不能认为每一个公民属于他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下列关于希腊城邦公民身份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城邦的保卫者 ②城邦的土地所有者
③其身份由公民大会登记 ④直接参与政治的国家管理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2、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下列项中属于这一时期外交成就的是( )A、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B、同英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 C、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 D、推动中非合作论坛正式成立
-
13、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下反映我国从“以德治国”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的是( )A、1994年《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B、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C、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D、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14、孙中山主张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要经过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1928年国民党通过《训政纲领》,如图为其部分内容。这说明在“训政”时期( )
一、中华民国于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
二、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以政权付托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之。
四、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攬而执行之……
A、国家政权实际上由国民党总揽行使 B、初步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 C、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袁世凯的专制独裁 D、孙中山“主权在民”的初衷得到真正贯彻 -
15、《明史·食货志》记载:“钱币之兴,自九府圜法,历代遵用。钞始于唐之飞钱,宋之交会,金之交钞。元世始终用钞,钱几废矣。”下列关于古代中国货币演进的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A、唐朝飞钱类似于现代的本票 B、北宋交子作为主币与铜钱兼行 C、元朝将钞作为单一流通货币 D、一直实行铜钱和纸币并行体制
-
16、唐代10万户以上的城市只有10多个,北宋则增加到40多个,其中东京(开封)杭州、苏州、洛阳、成都、广州等都是著名的繁华都市。下列有关北宋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京:北宋都城,是全国的商业和交通中心 B、洛阳:《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其商业繁荣景象 C、成都:设立市舶司,统一掌管朝廷的对外贸易 D、广州:官府指定的“十三行”行商代理对外贸易
-
17、隋朝结束了统一国家长期分裂的局面,各民族进入大一统条件下大交融、大发展的历史时期。读如图,有关这一时期相应序号所示地区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
A、①—设置榷场进行茶马交易 B、②—册封冼夫人为谯国夫人 C、③—敕封僧俗领袖为“王”“法王” D、④—沿长城布置一系列军镇 -
18、《三国志》记载:“时有扶风马钧……居京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灌之,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巧百倍于常。”由此可知( )A、翻车的出现得益于东汉时期水排的发明 B、翻车以水力汲水进行灌溉,节省了人力 C、马钧对翻车进行革新,提高了灌溉效率 D、三国时人们开始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
-
19、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代的特征是给秦汉集权国家做好准备的社会经济变革。下列史实中,能够体现春秋战国时代“变革”特征的是( )A、“工商食官”的格局开始确立 B、德治与法治之争推动了律令儒家化 C、铁犁牛耕开始使用并逐渐推广 D、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走向成熟
-
20、《尚书·酒诰》载:“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罔敢湎于酒。”这一记载有助于了解( )A、夏朝聚族而居的社会状况 B、商朝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官吏 C、西周形成的贵族等级分封序列 D、诸侯国对周王室承担的各种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