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如图表示某地区的玉米生态工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就图示而言,遵循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有循环原理 B、在玉米田中合理引种大豆并引入食虫鸟,可提高该地区的抵抗力稳定性 C、此地区的玉米生态工程实现了能量的循环,使废物资源化 D、遵循自然规律,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是整体原理的体现 -
2、 下列关于生态学实验和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生态缸应密闭,放于室内通风、阳光直射的地方 B、可通过构建概念模型研究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C、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实验组土壤应不做处理,保持自然状态 D、利用土壤小动物趋湿、趋光的特点,用诱虫器采集
-
3、 某同学根据某湖泊的能量流动图解,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金字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Ⅰ→Ⅱ→Ⅲ构成一条食物链 B、图中未体现出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由图可知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D、该金字塔若表示生物量金字塔,则不会出现倒置情况 -
4、 含铅汽油的燃烧、对铅的开采及提取等人类活动都可以增加大气和土壤中的铅含量。植物能吸收含铅物质,动物通过取食植物而在体内累积铅。铅在人体内聚集和浓缩可引发智力障碍、神经麻痹,甚至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可以通过根系和叶片吸收非生物环境中的铅 B、非生物环境中的铅均通过生产者进入生物群落,通过分解者回归非生物环境 C、铅能沿食物链富集的原因是铅在生物体内形成稳定的化合物,不易被排出 D、利用清洁能源可减少大气中铅的来源,采用生物吸收等方法可对铅进行集中处理
-
5、 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0→a,物种①密度上升,原因是适宜条件下物种①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B、a→b,物种①和②发生激烈的种间竞争,物种③的出现是初生演替 C、b→c,物种①逐渐消失,物种②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原因是物种②能耐受弱光 D、c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将是乔木 -
6、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一定能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C、肉食性动物都是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 D、食物网中某生物的位置不能被其它生物代替
-
7、 如图为某一区域M、N两个种群的资源利用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曲线表明M、N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B、b越大表明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弱 C、M、N两个种群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化 D、d越大,M、N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越大 -
8、 某同学将一小瓶酵母菌母液平分成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各组进行不同的处理,丙组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酵母菌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甲组可能放在低温条件下培养,酵母菌新陈代谢弱、繁殖能力低 B、乙组在培养过程中可能更换了培养液,再继续培养 C、利用台盼蓝只能进入活细胞的特性,统计被台盼蓝染色的酵母菌数,使数据更加准确 D、和本实验设计不一样,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只需要实验组 -
9、 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种群的性别比例可直接影响种群密度 B、某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的地域和季节中有较大差异 C、“五一”期间北京人口数量明显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迁入率和迁出率 D、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
-
10、 2018年《细胞》期刊报道,中国科学家率先成功地应用体细胞对非人灵长类动物进行克隆,获得两只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克隆猴的成功培育标志着我国非人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通过核移植方法获得的克隆猴,与核供体相比,克隆猴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2)、哺乳动物的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细胞核移植获得克隆动物的难度小于体细胞核移植,其原因是。(3)、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中普遍使用的去核方法是。(4)、图中所示过程用到胚胎移植技术,其实质是早期胚胎在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移植前进行性别鉴定、遗传筛查等,宜取细胞进行DNA分析。
(5)、假如用胚胎分割移植的方式来克隆食蟹猴,胚胎分割时应注意将均等分割。 -
11、 某种物质S(一种含有C、H、N元素的有机物)难以被降解,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只有某些细菌能降解物质S。研究人员按照下图所示流程从淤泥中分离得到能高效降解物质S的细菌菌株。实验过程中需要甲、乙两种培养基,甲的组分为无机盐、水和物质S,乙的组分为无机盐、水、物质S和Y。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筛选的样品应来自的淤泥,(2)、乙培养基中的Y物质是。甲、乙培养基均属于选择培养基,在微生物学中,的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3)、实验中初步估测摇瓶M中细菌细胞数为2×108个/mL,若要在每个平板上涂布0.1mL稀释后的菌液.且保证每个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不超过200个,则至少应将摇瓶M中的菌液稀释倍。(4)、接种操作都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目的是。(5)、本实验操作中倒平板冷凝后,将平板倒置,既可以防止。又可以避免培养基的水分快速挥发。 -
12、淡水水域富营养化会形成让人讨厌的水华。水华不仅影响水环境景观效果,还引起水源污染。为更好修复水体,开发、利用水生植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4组实验:①香菇草单独种植(T1)、②石菖蒲单独种植(T2)、③香菇草和石菖蒲混合种植(T3)、④不栽植植物的水样(CK)。探究了香菇草、石菖蒲对富营养化池塘污水中总氮质量浓度的净化效果以及它们种植前后鲜重的变化量,结果如图1、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即。香菇草、石菖蒲除了具有抑制水华发生、净化水质作用以外还具有景观美化效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2)、据图1可知,空白对照组污水中总氮质量浓度也会降低,原因可能是。(3)、据图1、图2可知,香菇草和石菖蒲混合种植时污水的净化效果比香菇草单独种植时污水的净化效果 , 原因可能是。(4)、为优化富营养化水体造景实验材料,研究小组拟以香菇草和石菖蒲混合种植、香菇草单独种植为对照组.从植物造景的美学性以及植物选择多样性角度设计下一步实验。他们设计的实验组可能是。 -
13、 动物和人体感染甲型流感病毒(IAV)可引起呼吸道疾病。为研究高脂肪低糖饮食对抵御IAV感染是否具有一定的作用.研究人员将实验鼠分成甲、乙两组,甲组饲喂高脂肪低糖饲料,乙组饲喂普通饲料,甲、乙组喂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接种一定浓度的等量IAV。统计两组实验鼠的生存率、细胞毒性T细胞和γT细胞的相对含量,统计结果如图1、图2所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人体感染IAV后,体内B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分别是① , ②。除此以外还需要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2)、该实验中,组为实验组。根据图1中实验结果分析,实验鼠高脂肪低糖饮食对抵御IAV感染具有一定的效果,判断的理由是。(3)、根据图2结果分析,可推测出高脂肪低糖饮食的实验鼠抵御IAV感染能力增强起主要作用的是细胞。接种IAV的实验鼠体内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的过程属于免疫。 -
14、 肾脏的集合管细胞膜上有AQP2、AQP3、AQP4等多种水通道蛋白。抗利尿激素(ADH)能通过调控AQP2的数量来调节对水的重吸收,相关过程如图所示,其中①~③表示体液成分,a、b表示囊泡的不同转运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与③的主要区别是。(2)、抗利尿激素(ADH)是在中合成,然后通过释放到血液中。根据图中信息分析,抗利尿激素(ADH)促进集合管细胞对水重吸收的机制是。(3)、当大量丢失水分使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分泌的激素增加,促进 , 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 -
15、 甲品种青花菜具有由核基因控制的多种优良性状,但属于胞质雄性不育品种。通过体细胞杂交,成功地将乙品种细胞质中的可育基因引入甲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融合的原生质体重新长出细胞壁可表明植物体细胞杂交成功 B、流程中A处理可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B处理可使用灭活的病毒 C、杂种植株含有控制甲青花菜优良性状的基因,并能通过父本进行传递 D、杂种细胞经过外源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诱导,直接再分化成为杂种植株 -
16、 酵母菌的品质影响葡萄酒的产量和质量,研究人员为分离出产酒精能力强的酵母菌菌株,进行了如图1所示实验,甲、乙、丙、丁锥形瓶内分别加入100mL完全培养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②涂布后的培养过程中可不必严格控制无氧条件 B、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发酵环境和酵母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酒精可抑制杂菌的繁殖 C、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算出葡萄酒过滤液的活菌数为6.8×109个/L,此数值可能低于实际的活菌数 D、由图2可知,丙组可能是锥形瓶灭菌不彻底所致,乙组酵母菌产酒精能力比丁组强 -
17、 过度紧张、焦虑等刺激可能引起“夜白发"现象,该现象的调节机制如图所示,①②表示相关过程。肾上腺素主要通过②作用于黑色素干细胞,通过①的作用很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内分泌细胞和神经细胞不能产生相同的调节物质 B、肾上腺素的分泌过程是与甲状腺激素类似的分级调节 C、①与②作用效果不同一定是两者的肾上腺素浓度不同 D、肾上腺素通过②作用于黑色素干细胞的速度比①快 -
18、 下列关于细胞融合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动、植物组织中的细胞在融合之前都需经酶处理 B、灭活病毒通过溶解磷脂双分子层诱导细胞融合 C、融合后,动植物细胞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的遗传信息 D、可根据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差异来鉴定杂种细胞
-
19、 啤酒发酵流程一般都包含发芽、焙烤、碾磨、糖化、蒸煮、发酵、消毒、终止等。按酿造工艺可分为艾尔(上发酵)和拉格(下发酵)两类。艾尔啤酒酵母在发酵罐顶端工作,温度在10~20℃;拉格啤酒酵母在发酵罐底部工作,温度在10℃以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焙烤是通过加热杀死种子胚但不使淀粉酶失活 B、蒸煮可以使淀粉分解,形成糖浆,并对糖浆灭菌 C、酵母菌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都在主发酵阶段完成 D、发酵的温度和发酵的时间随啤酒品种和口味的要求不同而有所差异
-
20、 下图为我国稻蟹共作生态系统结构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单作稻田相比,输入的能量来源于饵料和粪肥 B、与单作稻田相比,营养结构更加复杂从而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C、与单作稻田相比,水稻产量提高的原因有河蟹捕食稻田昆虫和杂草 D、河蟹取食老叶、河蟹粪便还田均体现了生态工程原理中的循环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