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真核生物转录形成前体RNA,再通过剪接成为成熟的mRNA。下图表示拟南芥F基因的转录及加工过程。当Fβ过多时,拟南芥响应高温开花的时间延后。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F基因和前体RNA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 B、F基因结构改变导致转录出不同的mRNA C、促进F基因表达Fγ拟南芥将提前开花 D、开花时间受环境及RNA剪接形式的影响
  • 2、 将枪乌贼的神经纤维置于模拟细胞外液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下图是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情况的示意图,图乙中向下的竖箭头表示某刺激。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 B、适当增大环境中K+浓度,图甲电流计指针偏转幅度变小 C、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该段神经纤维产生了兴奋 D、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会引起指针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 3、 湖南省某村庄在插秧不久的稻田中,每亩放养200条草鱼和600只青蛙,鱼和蛙的粪便为水稻供肥;鱼和蛙呼吸释放的CO2可供水稻进行光合作用,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关于这种立体种养模式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水稻、杂草可从鱼、蛙的粪便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B、这种立体种养模式增大了该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利用率 C、青蛙和草鱼在该生态系统中分别属于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 D、没有物质和能量的投入该生态系统也能保持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 4、 你在上课时有了尿意不是很急,可以憋尿到下课,而课间没有尿意也会主动排尿。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排尿中枢在脊髓,但也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B、脊髓对膀胱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 C、交感神经兴奋可以使膀胱缩小 D、如果没有高级中枢的调控,排尿反射也能进行
  • 5、 桑基鱼塘中不同种类的鱼生活在鱼塘的不同水层,食性有较明显的差异,其中生活在下层的鱼可以食用蚕沙(蚕的粪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种类鱼在鱼塘中垂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光照强度 B、蚕同化的能量中约有10%~20%通过蚕沙流动到鱼体内 C、“桑基鱼塘”生态系统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D、“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
  • 6、 下图是"白菜-甘蓝"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已经能使杂种植物按照人们的需要表现出亲代的优良性状 B、愈伤组织是由已分化的细胞经过再分化而形成的具有分生能力的薄壁细胞 C、上述过程中包含着有丝分裂,细胞分化和减数分裂等过程 D、“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具有的性状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 7、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只改变基因排列,不改变基因数量 B、杂交育种的目的不一定是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纯合子 C、无籽西瓜不可育,故其无籽性状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D、单倍体育种的目的是培育单倍体植株
  • 8、 如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 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丁为年龄结构,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总随着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
  • 9、 下列关于高等动物和人体激素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多种生命活动 B、甲状腺源源不断地产生甲状腺激素,通过导管分泌到体液中 C、高等动物和人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节来协调的 D、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 10、 下列对传统发酵技术中的“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指的是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B、发酵所用菌种都是天然存在的微生物 C、可以进行发酵的微生物都是原核细胞 D、自然界中生成乳酸的过程一定是发酵
  • 11、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早孕的诊断。如图是抗HCG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要用到技术。
    (2)、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给小鼠注射的HCG相当于 , 使小鼠产生能分泌相应的B淋巴细胞。
    (3)、最终筛选获得的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
    (4)、此过程生产的单克隆抗体可以与特异性结合,从而诊断早孕。
  • 12、 新安江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享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之称。因人为原因,水质一度严重恶化,生物种类大幅减少。随着皖浙两省开展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以来,新安江流域又逐渐恢复了水清岸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四大家鱼是新安江流域的重要鱼种,其混合放养是利用了它们在水域中占据着不同的 , 包括不同的栖息空间、食物等。
    (2)、微量的生活污水流入新安江,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污染迅速消除,没有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污水净化过程中,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3)、新安江两岸的果园中,果农在果树开花时期,放置产生与蜜蜂跳舞相同频率的振动或声音的电子仪器,吸引蜜蜂前来采蜜传粉,这利用了信息的作用,说明信息传递对果树的作用是
    (4)、新安江周边的高山上大范围种植茶树,茶叶害虫大规模爆发会对茶树造成极大危害,有人建议该茶园可适当放养一定数量的鸡。构建“茶园养鸡”的生态农业模式,其生态学意义是
  • 13、 抗癌药物紫杉醇是从红豆杉树皮中提取出来的生物活性物质,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由于红豆杉生长缓慢,资源短缺,使紫杉醇的提取受到了极大限制,科研人员正试图通过多种方法提高紫杉醇的产量。
    (1)、紫杉醇属于红豆杉产生的代谢物(填“初生”或“次生”)。紫杉醇能与细胞内的微管蛋白结合,推测其可通过影响的形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达到抗癌效果。
    (2)、研究人员利用离体培养的红豆杉细胞生产紫杉醇。如图所示:

    为了筛选出高产紫杉醇细胞,研究者常用诱变的方法处理愈伤组织,选择愈伤组织作为处理材料的原因是

    (3)、研究人员还尝试运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将红豆杉与柴胡培育获得可产生紫杉醇的柴胡植株。实验过程中可用酶处理可获得原生质体,再用化学法,如融合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融合后得到的杂种细胞再经脱分化、再分化等进而发育成完整植株,其中启动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植物激素是
  • 14、 牛奶是适合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培养基。牛奶在饮用前都要用巴氏消毒法消毒,以杀死有害微生物。某小组为检测自制酸奶是否被杂菌污染,进行了如图所示操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方法为 , 若取最终的牛奶稀释液0.1mL 在培养基上进行涂布,应选择的工具是图2中的
    (2)、理想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菌落。若用该方法培养设置了 3个培养皿,菌落数分别为65、63、64,则可以推测每毫升酸奶中所含细菌数为
    (3)、要进一步分离纯化菌种,应采用图3 中(填字母)所示的划线分离操作。

    (4)、某同学在学习了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后,进行了酸奶制作的实践,制作步骤如下:

    ①将瓶子(连同盖子)、勺子放在电饭锅中加热煮沸10 分钟。

    ②瓶子稍冷却后,向瓶子中倒入牛奶,再放入电饭锅中沸水浴加热 10 分钟。

    ③待牛奶冷却至40℃左右(不烫手)时倒入牛奶量 1/5的酸奶作“引子”,用勺子搅拌均匀,拧紧瓶盖。

    ④将电饭锅温度调至 40℃,继续保温7~8h。酸奶中(作“引子”)的有益菌主要是 , 待牛奶冷却后才能倒入酸奶的原因是

  • 15、 图1为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图2所示的曲线。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a表示
    (2)、分析图2,第8年时,种群的年龄结构是型。第16~20年松鼠种群数量最可能呈形曲线增长。
    (3)、传入我国的三裂叶豚草短时间内能大量疯长,其种群数量的变化可用图3中的曲线表示。调查某区域中三裂叶豚草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
    (4)、在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若经捕获后的动物更难被捕获,则调查的结果要比实际数(填“多”或“少”)。
  • 16、 桑葚玫瑰酒既融合了桑葚和玫瑰的果香、花香,又使其营养价值和功能活性增加,极大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图1为制作桑葚玫瑰酒的装置图;图2为不同桑葚汁与玫瑰质量比对花色苷含量、酒精度和感官评分(感官评分越高,品质越好)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桑葚玫瑰酒发酵所用菌种的代谢类型与醋酸菌相同 B、图1中排气口连接长而弯曲的胶管可避免其他微生物进入装置 C、由图2可知,桑葚汁与玫瑰质量比对酒精度影响不大 D、花色苷含量随桑葚汁与玫瑰质量比的增大而降低,质量比为4:1时酒的感官评分最高
  • 17、 下表是研究人员对某陆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进行调查的结果[表中甲、乙、丙、丁为不同营养级,单位:×102kJ/( m2·a)]。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营养级

    同化量

    X

    Y

    12.3

    2.8

    9.5

    835.5

    165

    670.5

    0.8

    0.3

    0.5

    101.5

    35.5

    66.0

    分解者

    184

    23.5

    160.5

    A、甲、乙、丙、丁构成一条食物链 B、表中的X表示的是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C、该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与次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5% D、任何生态系统只有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才能维持自身的正常功能
  • 18、 在一段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乙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t1~t2 , 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大于乙种群 B、t2时,甲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 C、t2~t3 , 甲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D、t4之后,乙种群的数量将无限增长
  • 19、 哺乳动物细胞可以根据其培养条件分为附着于容器表面上生长型(贴壁依赖型)或自由悬浮生长型,悬浮生长的能力经常与细胞展现出的“永生”或者无限增殖特性相关,悬浮培养系统适合于大多数工业条件。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胃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以获得单个细胞 B、贴壁依赖型培养的动物细胞无接触抑制现象 C、贴壁依赖型和自由悬浮生长型细胞都可用离心法收集 D、不可以用体外培养的人体细胞培养病毒
  • 20、 泡菜是我国的传统美食,早在《诗经》中就有“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的诗句,其中“庐”和“瓜”是蔬菜,“剥”和“菹”是腌制加工的意思。下列关于泡菜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盐水浓度不宜过低,应没过“庐”“瓜” B、“庐”“瓜”切成小块和加入陈泡菜汁,都可以缩短发酵时间 C、若从泡菜汁中筛选出单一菌种腌制泡菜,风味更佳 D、用于腌制泡菜的容器既要方便取放蔬菜,又要能够密封
上一页 789 790 791 792 79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