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粗提取的DNA中不可能含有蛋白质 B、在一定温度下,DNA遇二苯胺试剂呈现紫色 C、离心研磨液是为了加速DNA的沉淀 D、过滤液沉淀过程在4℃冰箱中进行是为了防止DNA降解
-
2、 下图表示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①过程表示胚胎发育 B、受精卵卵裂处于囊胚形成的过程中,每个细胞的体积不断增大 C、原肠胚已分化成三个胚层,DNA总量增加 D、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分化开始于原肠胚期,终止于生命结束 -
3、 试管婴儿、试管苗和克隆羊三者均属于生物工程技术的杰出成果,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都需细胞工程的技术支持 B、都能保持母本性状属于无性生殖 C、都充分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 D、都可能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
-
4、 “筛选”是生物技术与工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培育转基因抗虫棉时,需要从分子水平及个体水平进行筛选 B、单倍体育种时,需要对F1的花药进行筛选后才可继续进行组织培养 C、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需要从分子水平筛选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D、胚胎移植前,需要对通过体外受精或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进行质量筛选
-
5、 甲乙两种远缘植物体细胞融合会导致一方的染色体被排出,若甲细胞的染色体在融合前断裂,形成的染色体片段在细胞融合后可能不会被全部排出,未排出的染色体片段可以整合到另一个细胞的染色体上而留存在杂种细胞中。依据该原理,将抗黑胫病的黑芥与不抗黑胫病的甘型油菜进行体细胞杂交获得了抗黑胫病的甘型油菜新品种,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②过程紫外线照射剂量不同会导致黑芥染色体断裂程度不同 B、培育抗黑胫病的甘型油菜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C、可用显微镜直接观察杂种细胞的颜色筛选出含有黑芥染色体片段的甘型油菜细胞 D、该育种技术打破了不同物种间的生殖隔离,克服了远缘杂交障碍 -
6、 在做微生物实验时,为了防治杂菌污染,需要做好消毒和灭菌工作。下表中有关消毒和灭菌方法的使用,错误的是( )
选项
材料和器具
方法
A
水源
氯气消毒
B
培养皿
干热灭菌
C
牛奶
高压蒸气灭菌
D
涂布器
灼烧灭菌
A、A B、B C、C D、D -
7、 儿茶素(C)具弱抗菌性,研究人员用稀土离子Yb3+形成配合物Yb3+-C,以增强其抗菌效果。为确定配合物中Yb3+:C的最佳摩尔比,用不同摩尔比的Yb3+-C配合物处理滤纸片,置于布满菌落的培养基中,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编号
Yb3+:C的摩尔比
1
1:1
2
1:2
3
1:3
4
1:4
5
1:5
A、培养基的成分应包括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等 B、应利用平板划线法将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上 C、实验的自变量是Yb3+:C的摩尔比,因变量为是否出现抑菌圈 D、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中Yb3+:C的最佳摩尔比为1:2 -
8、 在制作发酵食品的学生实践中,控制发酵条件至关重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A、泡菜发酵后期,尽管乳酸菌占优势,但仍有产气菌繁殖,需开盖放气 B、制作果酒的葡萄汁不宜超过发酵瓶体积的2/3,制作泡菜的盐水要淹没全部菜料 C、葡萄果皮上有酵母菌和醋酸菌,制作好葡萄酒后,可直接通入无菌空气制作葡萄醋 D、果酒与果醋发酵时温度宜控制在18-25℃,泡菜发酵时温度宜控制在30-35℃
-
9、 生态足迹可以被形象地理解为一只负载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城市、耕地、铁路等的巨“足”踏在地球上时留下的足迹。下列可能会增大生态足迹的生活方式是( )A、使用一次性筷子 B、纸张双面使用 C、休息时关闭电脑 D、践行垃圾分类
-
10、 2022年12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致辞时提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论断。下列与论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建立动、植物园等属于生物多样性中的就地保护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指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C、生物多样性是多种物种相互影响协同进化的结果 D、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
11、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年龄结构的三种类型是。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成个体数的比例为 , 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 , 该方法常用于调查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
12、 蚕豆是人类最早栽培的豆类作物之一,在其生长过程中多种激素相互作用调节。图甲表示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图乙是蚕豆种子萌发后根茎的生长情况,图丙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与植物生长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乙中引起根向地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 , 根的向地性体现了该激素的作用特点是 。(2)、蚕豆豆荚成熟变黄的过程中主要与(激素)有关,最后脱离母体主要是(激素)的作用。(3)、若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x的范围为 。(4)、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y的范围为 。(5)、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则产生顶端优势现象时侧芽的生长素浓度z的范围为。 -
13、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认知功能障碍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并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1)、健康人体的血糖浓度上升既可直接作用于胰岛,也可使下丘脑的葡萄糖感受器产生兴奋,调节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 , 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因此,血糖浓度是共同调节的结果。(2)、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是位于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载体,下图为胰岛素作用机理示意图。
①据图分析,当胰岛素与细胞膜上的蛋白M结合之后,促进和的融合,从而导致细胞膜上GLUT4的数量增加,提高了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

②结合图分析,下列因素中可能会引发糖尿病的有(填下列字母)
a.体内产生蛋白M抗体
b.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
c.胰高血糖素与其受体结合发生障碍
(3)、据研究,高糖引起的海马区神经元凋亡是糖尿病患者神经系统受损的重要原因。科研人员欲探索红景天苷联合胰岛素对高糖培养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为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和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实验选择新生大鼠的海马神经元进行体外培养,实验结果如下表。组别
海马神经元凋亡率%
1
正常对照组
12.17
2
高糖组
20.64
3
胰岛素组
10.42
4
红景天苷组
13.08
5
红景天苷联合胰岛素组
7.42
①表中培养基中需要添加葡萄糖创造高糖环境的组别有。
②进行细胞计数时,每组需在显微镜下选取10个视野,至少计数500个细胞,且实验重复3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③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红景天苷对高糖培养海马神经元凋亡具有作用。
④依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
14、 如图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流经图中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填字母),桑树呼吸作用所散失的热能可用图中的(填字母)来表示,图中的C和B1+C1+D1可分别表示桑树和蚕 用于的能量。(2)、蚕同化的能量D=(填字母),正常情况下D/C的比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蚕沙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第营养级所含的能量,蚕沙中的碳元素只能以形式流向鱼。(3)、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是、否)能在物质和能量上自给自足。(4)、以该生态系统中桑树来说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因(至少答两点)(5)、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人工建立该生态系统的目的。 -
15、 在20世纪初,科学家用植物细胞杂交方法,将白菜的原生质体和甘蓝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白菜﹣甘蓝”杂种植株,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b完成的标志是 , 要促进杂种细胞的分裂生长,培养基中应有营养物质和激素,其中激素包括和两类植物激素。(2)、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依据的原理是 , c涉及的分裂方式为。(3)、若白菜细胞内有m条染色体,甘蓝细胞含n条染色体,则“白菜﹣甘蓝”细胞内含条染色体;若杂种细胞培育成为“白菜﹣甘蓝”植株为四倍体,则此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育得到的植株属于几倍体植株?。 -
16、 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2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形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对实验过程或实验结果的说法错误的是( )
试管号
Ⅰ
Ⅱ
培养液体积(mL)
10
10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10
5
A、先在血细胞计数板上放盖玻片后滴加样品 B、试管Ⅰ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相同 C、长时间静置后为减少误差应振荡样品 D、试管Ⅰ内的种群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
17、 下列利用胚芽鞘所做的实验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生长素”这种物质的是( )A、
B、
C、
D、
-
18、 某实验小组将小麦种子横切两部分:“含胚半粒”和“无胚半粒”,用清水浸泡后,分别把两部分及等量缓冲液加入4支试管中,并按下表中的操作进行实验。保温一段时间后,取各试管中等量的上清液,加碘检测,结果见下表。请据表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试管编号
半粒种子(10粒)
赤霉素(10-6g/mL)
赤霉素抑制剂(5×10-4mol/L)
检测结果(蓝色深浅)
1
有胚
-
-
+
2
无胚
-
-
+++
3
无胚
0.2mL
-
+
4
无胚
0.2mL
0.2mL
+++
注:“-”为不添加相应物质,“+”为浅蓝色,“+++”为深蓝色。
A、1、2组结果可以说明小麦种子产生淀粉酶与胚有关 B、3组与2、4组结果不同,说明赤霉素可以诱导无胚部分产生淀粉酶 C、1、3组检测结果相同可能因为有胚部分的赤霉素诱导淀粉酶的合成 D、根据表格可推测,小麦种子在成熟过程中赤霉素的含量逐渐增多 -
19、 角蝉幼虫和蚂蚁长期栖息在某种灌木上,角蝉幼虫靠吸取灌木汁液为生,其分的含糖分泌物是蚂蚁的食物,同时蚂蚁也保护角蝉幼虫不被跳蛛捕食,但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灌木及其上栖息的动物未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角蝉幼虫和蚂蚁之间存在种间竞争的关系 C、蚂蚁在该生态系统中为消费者并处于第三营养级 D、捕净蚂蚁后跳蛛的数量先下降后增加再趋于稳定
-
20、 下列调查活动和实验中,实验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小的组合是( )
①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记物脱落
②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没有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③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
④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酵母菌细胞未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就进行计数
⑤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选择在有患者的家族中进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