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激素有多种类型,作为“化学信使”,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通过细胞的信号传导来调节细胞代谢,下列有关激素的作用特征叙述错误的有(       )
    A、激素进入血液循环,只能与靶细胞进行接触,诱导靶细胞产生新的生理活动 B、胰高血糖素可与靶细胞内的受体结合,起到升高血糖的作用 C、同一种激素对不同的靶细胞或受体的作用效果可能存在差异 D、激素产生的效应只有及时终止,才能保证靶细胞不间断接收信息,适时产生精确的调节功能
  • 2、生态系统在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下列有关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沙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而恢复力稳定性高 B、封山育林,合理开发利用,缩短食物链长度均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C、采用散射光照射生态缸会提高生态缸中生态系统稳定性 D、信息传递只在生物与生物之间双向传递,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3、下图是该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的示意图[单位为kJ/(m2·a)],据图回答错误的是(       )

    A、碳元素从生物群落到非生物环境的途径为各类生物的呼吸作用 B、图中A代表该生态系统内生物群落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总和 C、碳元素在该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D、肉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为7.5kJ/m2a , 能量从生产者传递到植食动物的效率为12.73%
  • 4、长白山海拔500米以下为落叶阔叶林,500~1100米为针阔混交林,1100~1800米为亚高山针叶林,1800~2100米为亚高山草甸,2100米以上为高山灌木草甸。关于长白山不同海拔高度段间的植物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山麓到山顶的群落分布属于由海拔差异引起的群落垂直结构 B、从山麓到山顶的群落分布属于由地形起伏引起的群落水平结构 C、从山顶到山麓的群落分布属于由简单群落到复杂群落初生演替 D、从山麓到山顶的群落分布主要由温度和湿度的差异引起
  • 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物理信息 B、昆虫散发性外激素传递信息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调节种间关系 C、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 D、通过人工遮光或补光,控制作物光周期,以达到作物早熟、高产的目的
  • 6、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物种在群落中所处的空间位置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 B、在生物群落中,各种群间生态位重叠越多,越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C、根据群落的分层现象,在种植玉米时进行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中的光能 D、森林中鸟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主要与食物种类与栖息空间有关
  • 7、下列有关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光照的年节律变化是一些动物迁徙的影响因素,可以影响种群的迁入、迁出 B、昆虫的孵化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倒春寒的低温会影响春天昆虫种群的孵化率 C、生物的生存离不开水,在干旱时所有动植物种群数量都会下降 D、某些昆虫在遭受寒流时无论种群密度高低所有个体都可能死亡
  • 8、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记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记物脱落 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集的地区取样 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的菌体
  • 9、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 实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天 ,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的种类和激素处理时间的长短 B、在B组中,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IAA单独处理的2.89倍 C、A、B两组的实验结果表明离体时间短的茎芽中本身含的生长素低 D、离体茎芽对GA3和IAA的敏感性与组织的幼嫩程度正相关
  • 10、植物从种子萌发到植株生长、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都受到内源激素和外界环境的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黄瓜茎端的赤霉素与脱落酸比值高有利于雌花分化 B、光敏色素的本质是蛋白质,分布在叶肉细胞中,可以参与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 C、组织培养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浓度比值高时能诱导根的分化 D、菊花是自然条件下深秋开花的植物,遮光处理可使其提前开花
  • 11、如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甲、乙、丙都能识别抗原 B、每个成熟的甲细胞表面的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MHC复合体匹配 C、细胞乙的来源只有细胞甲,由细胞甲受到抗原刺激与淋巴因子作用分裂分化形成 D、细胞丙可以摄取、处理病原体,并将抗原分子降解成多种肽段
  • 12、下列有关免疫细胞及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人体免疫调节是依靠免疫细胞来实现的

    ②巨噬细胞吞噬抗原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

    ③抗原呈递细胞可将处理后的抗原呈递给B细胞,使B细胞激活

    ④肥大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其参与过敏反应

    ⑤胸腺是T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⑥某患者被确诊为肿瘤,这与该患者免疫自稳功能低下有关

    A、②③④⑤ B、①③⑤⑥ C、①②④⑤ D、③④⑤⑥
  • 13、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X处受到适宜刺激后,电表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细胞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为a→b C、图乙中的t3时刻,对应图甲中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 D、t1t2t3t4的峰值电位的大小都主要与膜内外K+的浓度差有关
  • 14、人体的内脏活动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下列有关自主神经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分别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不同作用,与神经递质和受体的不同类型有关 C、人体内所用内脏器官同时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 D、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会导致膀胱缩小
  • 15、某人进入高原缺氧地区后出现呼吸困难、发热、排尿量减少等现象,检查发现其肺部出现感染。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被确诊为高原性肺水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患者呼吸困难会加快下丘脑中呼吸中枢的调节活动 B、该患者体温维持在38℃时,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若使用药物抑制对水的重吸收过程,可使患者尿量增加 D、该患者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主要来自蛋白质
  • 16、猎豹是奔跑速度最快的陆地哺乳动物。尽管猎豹的数量曾经很多,但如今野外只剩下8000头左右,这使它成为非洲最濒危的猫科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猎豹等猛兽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法,相比于标记重捕法,该方法优点有:(答1点)。
    (2)、猎豹和叉角羚作为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在长期的追逐和逃跑的过程都进化出了快速奔跑的能力,这是猎豹和叉角羚两种物种的结果。
    (3)、幼崽的低成活率是猎豹濒危的原因之一。在猎豹幼崽的死亡原因中,占比最高的就是其他食肉动物的猎杀,其他肉食动物作为(填“密度”或“非密度”)制约因素影响猎豹种群的数量,主要影响了猎豹种群的从而影响了猎豹的种群密度。
    (4)、调查发现,猎豹的栖息地严重碎片化,这会导致被阻断,造成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甚至灭绝。结合以上信息,保护猎豹的根本措施是 , 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
  • 17、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战略物资,事关国计民生。湖北省棉花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二,是棉花种植优势产区。根系是棉花良好发育的基础,科研人员在棉花发芽后的第6天,把外源生长素IBA和外源细胞分裂素KT按一定浓度配制到5%的琼脂中,均匀涂抹在下胚轴与根交接处。在25±1℃、每天光照10h条件下培养。5天后观测主根生长、侧根发生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mg/L

    主根长度/cm

    单株侧根数

    CK(空白对照)

    8.0

    20.0

    IBA0.5

    7.0

    23.3

    IBA1.0

    7.5

    25.1

    IBA2.0

    7.2

    25.0

    IBA5.0

    7.0

    29.0

    IBA2.0+KT0.5

    7.8

    32.1

    IBA2.0+KT1.0

    7.6

    29.2

    IBA2.0+KT5.0

    9.8

    26.0

    KT0.5

    8.4

    20.1

    KT1.0

    8.5

    19.2

    KT5.0

    8.6

    14.2

    KT15.0

    8.4

    9.2

    (1)、据表分析,KT与IBA分别使用时对主根伸长的作用效果表现为 , 联合使用时对侧根发生的作用效果表现为。侧根在离根尖一定距离处才能发生,说明侧根生长受到主根生长的(填“促进”或“抑制”),根系因而表现出优势。
    (2)、棉纤维长度直接影响纺织品的品质。棉花GhMYB4基因参与调控棉纤维长度,为了研究GhMYB4基因影响棉纤维长度的具体机制,科研人员将野生型棉花植株以及GhMYB4基因沉默型棉花植株分别用清水、IAA处理三周,测量其棉纤维长度,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实验的自变量是

    ②据图分析,GhMYB4基因对棉纤维长度起到(填“促进”或“抑制”)作用。推测GhMYB4基因影响棉纤维长度的机制可能是(答2点)。

  • 18、T细胞耗竭是免疫系统在应对长期抗原暴露时的一种特殊状态。简单来说,当我们的身体长时间受到某种抗原(如病毒、细菌或肿瘤)的刺激时,T细胞就会逐渐失去它们原有的效应功能,最终形成耗竭T细胞(Tex)。回答下列问题:
    (1)、T细胞成熟的场所是(器官);因T细胞耗竭而导致肿瘤免疫逃逸表明免疫系统丧失了功能。
    (2)、经检测,Tex表面的受体PD—1、LAG—3表达异常。为了探究PD—1、LAG—3对T细胞抗肿瘤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利用野生型(WT)、PD—1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P)、LAG—3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L)和PD—1/LAG—3双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P/L)小鼠进行了黑素瘤细胞接种实验,并检测了对应的肿瘤生成情况,结果如图1所示。据图分析PD—1、LAG—3等受体的表达(填“过高”或“过低”)会促进Tex的形成,影响免疫过程。据图,试从体液免疫的角度提供一条治疗Tex耗竭的最佳方案:

       

    (3)、有研究表明T细胞内部环境的pH下降也会抑制T细胞功能。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名为MCT11的载体蛋白(负责输入乳酸),并采用荧光标记的方式对相应细胞表面的MCT11蛋白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据图,试分析Tex形成的另一原因可能是:
  • 19、大脑的突触连接会随着神经刺激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一直变化,这种现象称为“突触可塑性”。突触可塑性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短期塑造主要依靠调整神经递质的释放量,长期塑造则会使突触结构产生持久改变。回答下列问题:
    (1)、记忆的形成和存储是大脑最为复杂的功能之一,突触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中(填“短时记忆”或“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2)、突触的结构包括与突触后膜,兴奋在突触上发生的信号转换形式是
    (3)、长期塑造可能弱化突触活性,这一作用效果称为长期抑制,其机制见图。图中谷氨酸作为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偶联Na+通道蛋白(AMPA)结合,使突触后膜两侧的电位变成。长期抑制时,突触后神经元对谷氨酸的敏感性降低,原因是突触后膜上的Ca2+通道打开,使突触后神经元内Ca2+浓度(填“增大”或“减少”),通过一系列信号转导,引起

  • 20、为了合理开发渔业资源,研究者构建生态学模型,探究岩龙虾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与其数量的动态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数量从A到B的过程中,种群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B、据图可知,该模型中岩龙虾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C、据图可知,该模型中岩龙虾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50只 D、为持续获得较大的岩龙虾产量,B点时捕捞量应为9只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