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为探究种群数量的影响因素,某同学在不同条件下培养某种草履虫,部分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草履虫种群的年龄结构在①处为增长型,在②和③处为稳定型 B、与②—③时段不同,该草履虫种群在①—②时段出生率始终小于死亡率 C、根据甲、丁两组结果,可知该草履虫无法适应1.5g/L NaCl的培养环境 D、仅根据乙、丙两组结果,不能得出26℃比20℃更利于该草履虫繁殖的结论 -
2、 人体细胞通过消耗 ATP 维持膜两侧Na+浓度梯度,细胞膜上的INa+-氨基酸共转运体能利用Na+浓度梯度驱动氨基酸逆浓度进入细胞,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氨基酸共转运体运输物质不具有特异性 B、氨基酸依赖转运体进入细胞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 C、使用细胞呼吸抑制剂不会影响氨基酸的运输速率 D、适当增加膜两侧Na+的浓度差能加快氨基酸的运输 -
3、 作物甲与乙都是六倍体,它们杂交产生的F1体细胞中有42条染色体,其中3个染色体组来自甲,3个染色体组来自乙。F1减数分裂过程中部分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亲本甲的花药离体培养成的植株为三倍体 B、亲本乙的体细胞中含有6个染色体组 C、杂交产生的 F1个体具有高度不育的特性 D、杂交产生的 F1体细胞中可能存在成对的同源染色体
-
4、 某同学欲研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设置有氧组和无氧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有氧组装置内氧气量仅满足部分葡萄糖氧化分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装置内有氧气或无氧气可作为实验的无关变量 B、有氧组和无氧组酵母菌细胞产生CO2的场所均为细胞质基质 C、若葡萄糖充分反应,有氧组和无氧组均可检测到酒精 D、若葡萄糖充分反应,有氧组和无氧组产生的CO2比值大于3:1 -
5、 人体剧烈运动会使血浆中乳酸浓度升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组织液和淋巴液中都不存在乳酸 B、人体骨骼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和CO2 C、剧烈运动后人体血浆pH显著高于正常值 D、血浆pH的相对稳定主要依赖于缓冲物质的作用
-
6、 内质网将抗体分子正确装配后,出芽形成囊泡。囊泡通过识别、停靠和融合将抗体分子运入高尔基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内质网形成囊泡与膜的流动性无关 B、内质网中正确装配的抗体分子无免疫活性 C、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的基本骨架是蛋白质 D、囊泡可与高尔基体的任意部位发生膜融合
-
7、 血红素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其合成的简要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和丙代表不同的物质,酶X能催化甲和乙转变为丙,“(-)”表示抑制作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酶X为甲和乙的活化提供了能量 B、与甲、乙结合后,酶X会发生不可逆的结构变化 C、血红素浓度过高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酶X 的活性 D、随着甲和乙的浓度提高,酶X 催化反应的速率不断提高 -
8、 大量的证据表明,生物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NA核苷酸序列差异可为物种进化提供证据 B、牙齿化石是研究动物取食方式进化的证据之一 C、比较解剖学研究表明人上肢和蝙蝠翼手的功能相同 D、多种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早期都有尾说明它们有共同祖先
-
9、 人体可消除会引发自身免疫病的T淋巴细胞。这些T淋巴细胞消失的过程属于( )A、细胞增殖 B、细胞生长 C、细胞凋亡 D、细胞分化
-
10、 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安全和伦理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对设计完美婴儿 B、反对人的生殖性克隆 C、禁止生物武器的使用 D、禁止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
11、 下列参与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中,由氨基酸组成的是( )A、胶原蛋白 B、纤维素 C、RNA D、DNA
-
12、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下列关于湿地生态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完全依赖自然演替 B、严格管控污水排放 C、设立生态保护区域 D、科学地引入物种
-
13、分析下列图形中各细胞内染色体组成情况,并回答相关问题。
(1)、一般情况下,一定属于单倍体生物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的是图。(2)、图C中含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条染色体,由C细胞组成的生物体(填“是”或“否”)可育。(3)、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用低温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能够 , 以致影响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被拉向两极,于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所用的卡诺氏液的作用是。 -
14、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分别由A和a、B和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请回答相关问题:
(1)、依据系谱图分析,甲病为染色体上(填“显性”或“隐性”) 。(2)、乙病为(填“显性”或“隐性”)遗传病,在Ⅱ-5为的条件下,可确定其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3)、在上述条件下,Ⅲ-8的基因型为;若Ⅲ-4与Ⅲ-5结婚,生育一个只患一种病孩子的概率为。 -
15、miRNA是真核细胞中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短序列RNA,其主要功能是调控其他基因的表达,在细胞分化、凋亡、个体发育和疾病发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Bcl-2是一个抗凋亡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质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该基因的表达受MIR-15a基因控制合成的成熟miRNA的调控,如下图所示。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A过程是 , 需要酶的催化。(2)、B过程中能与①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物质是 , 该物质在B过程中的作用是 , 物质②是指。(3)、据图分析可知,miRNA调控Bc1-2基因表达的机理是。(4)、若MIR-15a基因缺失,则细胞发生癌变的可能性(填“上升”“不变”或“下降”),理由是。 -
16、下面是某一性别为雄性的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面的曲线图表示该动物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分析回答:

(1)该动物体细胞内有染色体条。
(2)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子代细胞具有与亲代细胞相同数目、相同形态的染色体,其原因是。
(3)在曲线图中,a~b段DNA含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在A、B、C三幅图中,与b~c段相对应的细胞是图。
(4)图C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为。图B细胞的名称为。
-
17、某高山峡谷内存在有限的“通道”,陆地蜗牛或爬行的昆虫可能会在“通道”处形成新物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高山两侧的陆地蜗牛利用“通道”进行充分的基因交流 B、爬行的昆虫在“通道”处形成的新物种与原物种基因库相同 C、能飞翔的某种鸟类也会借助“通道”在峡谷两侧形成新物种 D、该现象说明有限的地理隔离也可能导致生殖隔离的形成
-
18、达尔文发现兰花(虫媒传粉)都具有唇瓣结构,但不同种的兰花其唇瓣形态差异极大。图示3种兰花的唇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唇瓣形态的差异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B、唇瓣形态的演化与其它物种无关 C、具有不同唇瓣的兰花可能有共同祖先 D、兰花唇瓣的形态在未来不会继续变化 -
19、野生猕猴桃是一种多年生植株上所结的富含维生素C的二倍体(2n=58)小野果。如图是某科研小组以大量的野生猕猴桃种子(aa)为实验材料培育抗虫猕猴桃无籽新品种的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整个培育过程中不可使用花药离体培养 B、③和⑦过程必须使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 C、经⑤过程培育成的AAA,亲本不是同一物种 D、经⑥过程培育成的AAAB为四倍体植株 -
20、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基因A、a 仅有图③所示片段的差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①的变异类型,不会在花粉离体培养的过程中发生 B、图②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部分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C、图③中发生的变异,可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D、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