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图甲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图像,图乙表示细胞内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①中心体的活动很活跃,图乙ab段核糖体的活动很活跃 B、图甲中的②处于图乙中的ef段,属于分裂后期 C、图甲中的①处于图乙中的cd段,细胞中染色体数∶DNA数∶染色单体数=1∶2∶2 D、着丝点分裂发生在de段,是图甲中的②所示时期
  • 2、如图为某细胞(2n=4)有丝分裂的模式图,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在DE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减半 B、图乙有8个DNA分子、8条染色体 C、图乙细胞的下一时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D、图乙细胞处于图甲的EF段
  • 3、a、b、c、d分别是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图a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 B、图b表示蛙的红细胞正进行无丝分裂 C、图c表示细胞周期,甲→甲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D、图d中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 4、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植物体细胞快速繁殖花卉过程中,涉及到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B、细胞分化的过程中因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所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会发生变化 C、能表达ATP合成酶及水解酶基因的细胞不一定发生了分化 D、衰老细胞的多种酶活性降低,细胞代谢速率减慢,细胞膜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 5、IL—2(白细胞介素—2)是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细胞因子,B7是诱导特异性免疫的共刺激分子。研究通过在肿瘤细胞中表达IL—2或联合表达IL—2、B7,诱导机体产生抗肿瘤免疫应答,为IL—2基因治疗进入临床提供依据。回答下列问题:

    (1)、重组逆转录病毒的构建(部分过程见图1、图2):根据图11-1进行分析,对逆转录病毒载体及IL-2基因片段都使用(填序号)酶处理(A.EcoRI   B.HindIII   C.HpaI   D.BamHI),并在酶的作用下连接获得IL-2重组载体。先用处理大肠杆菌细胞,再将重组载体导入,扩增后提取大肠杆菌DNA鉴定目的基因。利用上述限制酶进行酶切,由图2可知,IL-2基因已定向插入载体内,基因长度约为bp。将IL-2重组载体转染至CRIP细胞(某种能被逆转录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在多孔细胞板进行培养并筛选阳性细胞,收集含有IL—2病毒的上清液。
    (2)、IL-2基因导入肿瘤细胞及表达检测:取病毒上清液感染小鼠胰腺癌细胞,提取肿瘤细胞内________,构建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体系,分析确定肿瘤细胞内IL-2基因是否正常插入到染色体DNA。
    (3)、B7基因导入肿瘤细胞及表达检测:再将B7基因导入上述转基因肿瘤细胞,培养后提取蛋白质,加入带有荧光染料的单克隆抗体,利用________技术检测B7基因的表达水平。
    (4)、体内致瘤性实验:将同品系小鼠分成3组,背部皮下注射肿瘤细胞的小鼠作为对照组,皮下注射已导入IL-2基因的肿瘤细胞的小鼠以及已导入IL-2和B7双基因的肿瘤细胞的小鼠作为实验组,观察小鼠肿瘤的生长情况,根据下图可以得出结论:

    ;②

    (5)、分析与讨论:IL—2是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因子,能诱导T淋巴细胞的增殖。转基因肿瘤细胞通过细胞因子的分泌调节激活了小鼠体内的________免疫,使机体产生抗肿瘤免疫效应。
  • 6、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如图为某地循环农业模式示意图,这一模式下整个生产过程做到了废弃物的减量化排放,形成了清洁生产、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生产格局。回答下列问题:

    (1)、农业生态系统的基石是 , 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和食物链及食物网。农业生态系统由于 , 抵抗力稳定性差。
    (2)、该模式中的家禽家畜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 , 这种组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3)、在该模式下,家禽、家畜产生的粪便和作物秸秆可以投入沼气池生产沼气,将废弃物发酵产生沼气的生态意义是。该模式将植物秸秆、动物粪便等废弃物合理地进行了应用,沼渣可以肥田,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同时有多种产品投入市场,提高了当地村民的收入,这些做法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利用沼渣等进行种植时要注意检测农作物中重金属的含量,重金属会因作用沿食物链传递,最终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4)、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为减少超量施用农药等造成的土地污染,推行利用性引诱剂“迷向法”防治害虫,该方法利用的是信息,属于防治。
  • 7、2000多年前的中医文献中已有关于瘿(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记录,文献中说“山居多瘿”“海藻治瘿”,这是对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正确描述和有效防治方法的记载。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以成年小鼠为实验动物进行分组及处理,如表所示。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正常饲养小鼠,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耗量)。回答下列问题: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切除甲状腺

    A

    甲状腺激素溶液灌胃

    生理盐水灌胃

    饲养14天

    饲养14天

    1次/天,共14天

    1次/天,共14天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 实验组为
    (2)、本实验可用耗氧量作为观察指标的原因是________。
    (3)、表中A是对乙组小鼠的处理,该处理是 , 处理目的是
    (4)、设计一个用于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________。
    (5)、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曲线图如图所示,请推测甲组、丙组、丁组对应的曲线分别为

           

  • 8、果蝇翅型有全翅和残翅,其中全翅又分为长翅与小翅两种表型。已知全翅与残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Vg、vg表示),长翅与小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M、m表示)。研究人员利用纯合果蝇进行杂交实验,并结合基因检测技术进一步探究控制翅型相关基因的遗传方式和基因互作类型,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检测过程可以利用PCR扩增相关基因,PCR反应体系除了提供DNA模板和脱氧核苷酸外,还需提供。常采用来鉴定PCR的产物。
    (2)、根据以上杂交过程和统计结果分析,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为。现对F2个体进行基因检测,请补充F2中小翅杂合体的检测结果:(在答题卡图形填写)
    (3)、基因互作存在以下两种类型:显性抑制(在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中,其中一对显性基因,本身并不控制性状的表现,但对另一对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和隐性上位(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共同对一对性状发生作用,其中一对基因的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达有遮盖作用)。请根据图8杂交结果,推测控制翅型的两对基因的基因互作类型是 , 判断的依据是。为验证上述推测是否正确,研究员利用纯合残翅和纯合小翅果蝇进行反交实验,并统计F2的表型和比例,若F2中长翅:小翅:残翅= , 则说明推测正确。
  • 9、在生命活动中,细胞不断进行各种氧化反应,在这些反应中很容易产生活性氧自由基(ROS),如线粒体是细胞内产生ROS的主要场所,ROS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细胞的生存。研究发现肺癌细胞中过量的SIRT3会影响线粒体的代谢抑制肿瘤生长,研究人员欲通过实验进一步探讨过表达的SIRT3通过ROS对肺癌细胞生存影响的机制,实验结果如图2(细胞数量反映细胞增殖能力)。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表示动物细胞有氧呼吸过程,其中物质A、C分别表示。氧气参与过程(填序号),反应场所是
    (2)、根据图2的a、b两组实验可推知ROS含量增多,肺癌细胞增殖能力;该实验的结果表明过表达的SIRT3通过ROS对肺癌细胞生存的机制可能是
    (3)、肺癌细胞中过量的ROS会引起细胞凋亡,原因之一是ROS会________,使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强。
  • 10、研究发现,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甲基化或染色体变异等都会引起癌症。表为2名患者的乳腺癌组织、乳腺良性病变组织细胞中BRCA1基因测序、甲基化及其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表中数据结果是与正常组织细胞的比较所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个体

    类型

    BRCA1基因测序结果

    BRCA1蛋白产生率

    BRCA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

    患者1

    乳腺癌组织

    172的碱基A→T

    48.25%

    8.65%

    乳腺良性病变组织

    碱基序列不变

    79.02%

    5.47%

    患者2

    乳腺癌组织

    碱基序列不变

    51.96%

    32.28%

    乳腺良性病变组织

    碱基序列不变

    81.26%

    4.59%

    A、BRCA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越低,细胞分裂能力越强 B、BRCA1基因是一种原癌基因,其突变后致使癌细胞发生 C、患者1的BRCAl基因可以传递给子代使其患癌,而患者2不行 D、某患者患有乳腺癌,可能是因X射线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而产生的
  • 11、科研人员利用“间隙光”(光照20秒、黑暗20秒交替进行)处理叶肉细胞一段时间后,检测叶肉细胞O2释放速率和CO2吸收速率,部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AB段,产生O2的部位是叶绿体内膜 B、在BC段,叶绿体中没有ATP消耗 C、在CD段,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D、在EF段,叶绿体能利用CO2合成有机物
  • 12、鳗弧菌是感染鱼类的一种常见致病菌。研究人员采用基因工程的技术敲除鳗弧菌的致病基因,使其丧失感染能力但保留菌体活性,从而获得鳗弧菌疫苗。科研人员针对该鳗弧菌疫苗的免疫效果开展了以下实验:将鲫鱼分成四组,分别为加强免疫0次组(BO×0)、加强免疫1次组(BO×1)、加强免疫2次组(BO×2)和对照组,并以14天为间隔进行加强免疫,实验设计见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时间

    0天

    14天

    28天

    56天

    实验处理

    初次免疫

    第一次加强免疫

    第二次加强免疫

    野生型鳗弧菌感染

    BO×0组

    +

    +

    BO×1组

    +

    +

    BO×2组

    +

    +

    +

    对照组

    +

    注:“+”表示施加相应处理,“—”表示未施加相应处理,“?”表示未作记录。

    A、本实验中研究的鳗弧菌疫苗属于灭活病原体类疫苗 B、注射该鳗弧菌疫苗可使鲫鱼抵抗多种抗原 C、推测56天后野生型鳗弧菌感染患病程度最高的是BO×0组 D、第14天需进行第一次加强免疫处理的组别是BO×1组和BO×2组
  • 13、斑马鱼的性别受基因和环境的共同调控。斑马鱼的原始生殖细胞(PGCs)在受精后定向迁移,在第9天平均甲基化水平下降至最低,此时具有分化的双重潜能,过程详见图。药物5—Aza(5—脱氧氮杂胞苷)能通过调节DNA甲基转移酶1的活性而调控DNA甲基化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NA甲基化是将甲基连在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五碳糖上 B、DNA甲基化会使雌性生殖细胞与雄性生殖细胞的遗传信息不一样 C、受精9天后,DNA甲基化水平低将更容易发生雌性性别分化 D、5—Aza是一种信号分子,能与DNA甲基转移酶1上的受体进行结合
  • 14、“高温堆肥”是指在我国南方农村,农民将禽畜粪便(常含有抗生素)和秸秆等堆积起来,通过细菌和真菌发酵释放出高温的堆肥方式,如图为堆肥温度变化曲线。科研人员拟从高温堆肥的细菌群体中,筛选出能高效分解抗生素和纤维素的嗜热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要高效获得目的菌,可从图中的任意一点取样 B、在a点取样后,接种到只含有抗生素与纤维素的培养基 C、培养过程必须加入某些色素,使菌落呈现特定的颜色 D、配制的选择培养基中,必须含有抗生素、纤维素
  • 15、位点特异性重组是指在DNA特定位点上发生的重组,需要在重组位点存在同源序列(指相同或相似的DNA序列)。位点特异性重组可以发生在2个不同的DNA分子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同一个DNA分子之内,具体重组方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方式①遵循的原理与基因工程相同 B、方式②导致染色体发生结构变异 C、方式③通常导致染色体发生数目变异 D、噬菌体和大肠杆菌存在同源序列,说明它们可能有共同的祖先
  • 16、某山间洼地植被原由灌木、苔藓和地衣组成,某种阔叶乔木侵入该地并逐渐占据优势,导致苔藓与地衣逐渐减少。该种乔木呈零散分布,被称为“树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树岛”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的能力 B、“树岛”中苔藓与地衣最终会全部死亡 C、“树岛”改变了山间洼地原有的水平结构 D、阔叶乔木逐渐占据优势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 17、柳州洋紫荆竞相开花,吸引八方来客,催生了“赏花经济”。“赏花经济”是指基于当地种植(引种)的开花植物,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并能吸引游客的产业形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洋紫荆开花向传粉动物传递行为信息 B、洋紫荆开花受光的调控,保证了种群繁衍 C、“赏花经济”体现了开花植物的间接价值 D、大面积引种开花植物时应首先考虑花期长短
  • 18、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种子吸水后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升高,利于种子萌发 B、日照延长,鸟类分泌激素促进性腺发育,该过程由神经—体液共同调节 C、植株生长过程中出现顶端优势,是因为顶芽处生长素浓度较高 D、施用一定浓度矮壮素(生长延缓剂)后,植株的高度会矮于施用前的
  • 19、进食后,在蛋白质消化产物的作用下,小肠上段的细胞会分泌胆囊收缩素(CCK)释放肽,促进CCK释放和胰蛋白酶分泌。而分泌的胰蛋白酶又可催化CCK释放肽水解,使得CCK和胰蛋白酶分泌减少。下列现象中与胰蛋白酶分泌的调节机制相同的是(       )
    A、某生态系统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变化 B、人在分娩时子宫收缩导致催产素释放,催产素又会加剧宫缩 C、新冠病毒感染后免疫细胞活化产生大量细胞因子,进而促进免疫细胞活性 D、被石油污染的海洋中鱼类大量死亡,鱼在腐烂后进一步加重了污染并导致更多鱼类死亡
  • 20、慢跑是人们喜爱的健身方式。下列关于跑步过程中人体生理反应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骨骼肌收缩加强——产热量增加 B、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血压升高 C、CO2的产生量减少——呼吸加快加深 D、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尿量生成减少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