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现代生物学的发展在分子水平上为其提供了新的证据。下列说法中不可作为证据的是( )A、生命活动需要酶的催化 B、生物以ATP作为能量“货币” C、生物体共用一套密码子 D、脂肪和糖类都蕴含大量能量
-
2、为研究神经系统的功能,科学家常选用去除大脑保留脊髓的蛙(简称“脊蛙”)作为实验材料。实验时,常用成分与两栖动物内环境相似的任氏液维持其生理活性。(1)、由于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因此脊蛙(填“能”或“否”)用于研究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任氏液能为离体组织细胞提供必要的 , 并维持的相对稳定,从而保持其正常生理功能。(2)、验证脊蛙屈腿反射反射弧完整的操作是:用适宜浓度的稀硫酸溶液刺激其后肢趾尖,观察到屈腿现象。从刺激开始到出现反应需要一定时间,这主要与的传导以及的传递需要时间有关。若先用高浓度硫酸刺激趾尖,再用原适宜浓度刺激同一部位,屈腿反射不再发生,原因是。(3)、坐骨神经是包含传入和传出神经纤维的混合神经。将浸有可逆性麻醉剂的棉球置于脊蛙的坐骨神经上,一段时间后:
实验Ⅰ:用稀硫酸刺激趾尖,屈腿反射消失。
实验Ⅱ:将浸有稀硫酸的纸片贴在腹部,开始时能观察到搔扒反射,但一段时间后该反射也消失。根据两个反射消失的先后顺序,可推测麻醉剂在坐骨神经上的作用顺序是______。
A、先影响传入神经,后影响传出神经 B、先影响传出神经,后影响传入神经(4)、正常情况下,刺激脊蛙左腿皮肤,左腿收缩的同时右腿也会收缩,表明两侧反射弧的中枢存在功能联系。现有一只右侧大腿神经受损的脊蛙(不知是传入还是传出神经受损),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①刺激右腿皮肤,若右腿无反应但左腿收缩,表明右腿神经受损。
②刺激右腿皮肤,若左右腿均无收缩,则右腿神经肯定受损,但无法判断右腿神经是否完好。
请补充实验方案以对②的情况作出进一步判断:
实验思路:刺激左腿皮肤,观察的反应。
预期结果与结论:a.若 , 则表明右腿传出神经功能正常;b.若 , 则表明右腿传出神经也已受损。
-
3、现代生活中,夜间长时间暴露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光线下,会干扰人体的昼夜节律。下图表示夜间光信号对松果体细胞分泌褪黑素的调节途径,以及不同光质对褪黑素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视网膜接收到夜间光信号后,该信息最终通过神经传递至松果体,引起褪黑素分泌量变化。此调节过程的效应器是。临床上,口服极小剂量(毫克级)的褪黑素即可改善失眠,体现了激素调节的特点。(2)、褪黑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研究表明,夜间给予强光照射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而黑暗环境则促进其分泌。据此推测,在自然状态下,人体内褪黑素的分泌量在(填“白天”或“夜晚”)达到峰值。褪黑素分泌后直接进入松果体内的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以促进睡眠,因此松果体属于(填“内分泌腺”/“外分泌腺”)。(3)、研究发现,褪黑素水平过高会抑制性腺的发育。青少年睡前长时间使用手机,屏幕发出的光线会(填“促进”或“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这间接(填“促进”或“抑制”)了性激素的分泌,可能是导致青春期提前的原因之一。(4)、为研究不同光质(颜色)对褪黑素合成的影响,科学家用强度相同的蓝光、绿光和红光分别照射实验小鼠,检测其体内H酶(褪黑素合成关键酶)的活性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颜色)光照对褪黑素合成的抑制作用最弱。理由是。 -
4、某边防部队在西北高原进行夜间实战化急行军训练。夜间气温骤降至接近0℃,官兵们在低温、缺氧环境下负重行进,对机体稳态是严峻考验。(1)、夜间低温环境下,机体分泌(答出2种即可)等激素的水平会显著升高,这些激素通过促进细胞代谢,增加来维持体温。由此可见,体温稳态的维持是共同调节的结果。(2)、指挥官在黑暗中通过口令下达“敌情出现,迅速隐蔽”的指令,官兵闻令后立即做出战术动作。该反应属于反射,该活动以(结构)作为基础。(3)、行军至海拔4000米以上区域时,空气中氧气分压降低,官兵们会出现深呼吸。这一过程除受脑干、脊髓调控外,还受(结构)的控制。深呼吸一段时间后,动脉血中的CO2含量下降,pH变。人体能从血浆、、淋巴等细胞外液获取CO2 , 这些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4)、高强度行军导致部分战士免疫力暂时下降,出现肠胃不适。人体会通过下丘脑调控肾上腺皮质分泌 , 使过度的炎症反应 , 帮助机体适应环境压力。行军后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以排出CO2 , 这属于一种(填“正反馈”/“负反馈”)调节。
-
5、下图为某神经元一个动作电位的传导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动作电位沿着神经纤维传导时,不会随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 B、图中a→b→c的过程就是动作电位产生和恢复的过程 C、产生c段是由Na+经通道蛋白内流引起的,不消耗ATP D、动作电位的传导是由局部电流对邻近未兴奋部位刺激实现的 -
6、近年来浙江地区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增多。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膜上钠-钾泵可维持细胞内外的Na+浓度梯度,同时钠-碘同向转运体可借助Na+的浓度梯度将碘转运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碘被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化后,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长期缺碘可能导致机体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从而使甲状腺肿大 B、用钠-钾泵抑制剂处理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使其摄碘能力减弱 C、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可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 D、甲状腺激素几乎可以作用于所有体细胞,因此该激素调节不具有特异性
-
7、信息分子在维持机体稳态中起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的合成,升高血糖浓度 B、副交感神经末梢释放递质,能使心跳加快 C、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能会导致婴幼儿神经发育不完善 D、信号分子在内环境中合成,并发挥调节作用
-
8、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中段施加有效电刺激,可引发动作电位。下图表示受到刺激时,膜内外电位变化和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
9、小明在接种疫苗时,针尖刺入瞬间手臂迅速回缩,之后每次看到穿白大褂的人都会感到紧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针尖刺入引起的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B、“看到白大褂就紧张”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条件反射 C、针刺手臂后,兴奋沿神经传至大脑产生痛觉属于反射 D、若医生多次与小明愉快交流,看到白大褂紧张的现象可能会消退
-
10、河豚毒素(TTX)是知名的神经毒素。下图表示离体神经纤维在接受刺激后,正常情况(a)和TTX处理(b)下的膜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毒素处理下,膜电位仍能维持稳定,说明TTX不影响钾离子的外流 B、临床上TTX中毒者可能出现呼吸肌麻痹,这与动作电位无法形成有关 C、若在TTX处理的基础上降低细胞外钾离子浓度,静息电位绝对值会增大 D、TTX导致动作电位消失,其作用机理是抑制了神经纤维膜上钾离子的内流 -
11、坎农(W. B. Cannon)提出的“战斗或逃跑”反应,描述了机体在紧急状态下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迅速动员能力的现象。其中,由肾上腺髓质分泌,并能直接作用于心血管系统,使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的关键激素是( )A、睾酮 B、胰岛素 C、肾上腺素 D、生长激素
-
12、紧张、生气等因素可能会诱发肺过度通气,使机体排出过多的CO2 , 可能会引发“呼吸性碱中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中大量的缓冲对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呼吸性碱中毒” B、麻醉药、镇静剂等使用过量会抑制呼吸中枢活动导致呼吸性碱中毒 C、甲亢患者因通气量明显增加可导致呼吸性碱中毒 D、临床上,可通过吸入含5%的CO2的混合气体来缓解“呼吸性碱中毒”
-
13、目前认为,5-羟色胺(5-HT)是与抑郁症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神经递质,在对重度抑郁症患者调查中发现,其脑内的5-HT含量降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增加患者体内5-羟色胺的含量对部分抑郁症患者可能有治疗效果 B、5-羟色胺作为一种神经递质,会进入突触后膜引起电位变化 C、突触前膜胞吐释放5-羟色胺,此过程消耗能量 D、积极建立和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帮助应对抑郁情绪
-
14、关于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发热过程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但温度感受器只存在于体表皮肤 B、高温持续期,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达到平衡 C、发热导致水分大量散失,多饮水有助于维持机体水平衡 D、全身肌肉酸痛的感觉最终在大脑皮层形成
-
15、神经系统复杂又精巧,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脊髓的灰质在脊髓内,含有很多神经中枢 C、神经元包括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两部分 D、神经是由许多神经纤维被结缔组织包围而成的
-
16、尿崩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九肽)缺乏或靶细胞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导致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出现多尿等病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的排尿活动受到大脑皮层、脊髓的分级调节 B、尿崩症患者体内抗利尿激素含量可能正常 C、机体主要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来维持水盐平衡 D、若患者缺乏抗利尿激素,可以通过口服抗利尿激素来治疗
-
17、人体的传出神经分为躯体运动神经和植物性神经(内脏神经),后者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性神经既可支配心脏等,也可调节某些内分泌腺的活动 B、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 C、植物性神经不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
-
18、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就是内环境各成分保持相对稳定 C、CO2不参与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D、细胞外液约占体液的1/3,细胞内液约占体液的2/3
-
19、某肾炎患者由于肾滤过功能受损,血浆蛋白大量渗出,导致尿液中出现蛋白质的情况。下叙述错误的是( )A、患者血浆蛋白含量较正常人降低 B、肾脏中形成的尿液成分属于内环境成分 C、患者常会出现尿多、水肿等病症 D、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
20、2024年巴黎奥运会男子百米自由泳决赛,温州选手潘展乐摘金并刷新世界纪录。该运动过程一般不会出现的生理变化是( )A、血浆中乳酸含量升高,内环境的pH明显下降 B、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心跳加快 C、运动过程中,运动员产热量和散热量均增加 D、机能消耗大,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