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工人装修时常用一种打孔工具——冲击钻,不断冲击墙壁打出圆孔。如图所示,冲击钻在工作过程中,其能量转化正确的是(  )

    A、钻头钻墙发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电机发热是内能转化为电能 C、整个过程只有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 D、该过程有电能、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
  • 2、近年来我国先进装备层出不穷,我们倍感自豪,如图所示装备的动力装置与其他不同的是(  )
    A、玉兔号月球车 B、福建号航母 C、歼20战机 D、C919大型客机
  • 3、小丽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使试管内的物质

    (2)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蜂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视线如图乙a、b、c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3)图丙是小丽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像,图中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第10min海波处于(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4)图丁是小丽绘制的蜂蜡的熔化图像,蜂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4、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本实验的原理是 , 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实验中为方便计时,减小时间测量误差,斜面坡度应该较(填“陡”或“缓”)些;
    (3)、为研究小物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小物块每次均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如图所示,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从A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

    2

    S

    4

    5

    从A点开始的路程s/cm

    0

    4

    16

    36

    64

    100

    相应的平均速度v/(cms-1)


    4

    8

    12

    16


    实验前,对物块的运动情况作了以下可能猜想:

    ①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②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平方成正比;

    ③物块的平均速度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④物块的平均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上述猜想中有两个是正确的,它们是(选填序号),并推测:物块自A点开始计时的6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cm。

  • 5、人们用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是人耳刚好能听到的声音。
  • 6、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 , 低于20Hz的声音叫。这两种声音人耳都不能听到。
  • 7、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摄氏温标中,把1标准大气压下,定为0℃。
  • 8、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  )

    A、经过6min,甲车在乙车前面6km B、经过6min,乙车在甲车前面6km C、通过16km的路程,乙需要10min的时间 D、乙比甲快1m/s
  • 9、下列实验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发声的电铃放入钟罩,从钟罩抽气 B、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加大音量 C、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尺子 D、拨动绷紧的粗细不同的橡皮筋
  • 10、“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不一定为真”,诈骗者利用AI语音合成技术,模仿他人的声音(  ),让接听者误以为是自己熟悉的人在说话。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 11、关于长度的单位换算,下列四个算式中正确的是(  )
    A、1.2m=1.2×100=120cm B、1.2m=1.2m×100=120cm C、1.2m=1.2m×100cm=120cm D、1.2m=1.2×100cm=120cm
  • 12、以下测量数据中基本符合事实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B、一个鸡蛋质量约为5g C、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cm D、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35m
  • 13、下列关于物理学发展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 B、惠更斯发现了摆的周期与摆长的数学表达式 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D、笛卡尔首先建立了速度的概念
  • 14、如图,根据安全用电知识,将图中元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起来。注意:开关仅控制灯泡。

  • 15、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电流表读数为A,电压表读数为V。

  • 16、在甲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1 , 再闭合开关S2 , 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此时两电流表指针都指在刻度盘的中央,均如乙图所示,则通过R1的电流为A,R1:R2=

  • 17、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恒为6V,得到电流随电阻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5V B、滑动变阻器的功率随定值电阻阻值的增大而增大 C、当所用定值电阻为25Ω,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为35Ω D、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7Ω时,电路的电流为0.5A
  • 18、图为某款电加热器的简化电路图,R1、R2、R3为定值电阻,a、b、c、d为金属触点,S为旋钮开关,转动旋钮可以将相邻两个触点连通。则开关(  )

       

    A、连接a、b时,R1和R2串联 B、连接c、d时,R1和R3串联 C、从连接a、b旋转至c、d时,通过R1的电流变小 D、从连接a、b旋转至c、d时,通过R1的电流变大
  •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冬季取暖用水作为传热介质,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性质 C、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热机效率越高,功率一定越大
  • 20、如图所示,是同学们拍摄的“中国年·中国味”活动情境,对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墨迹未干的春联墨香四溢,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停止加热砂锅煲继续沸腾,说明汽化不需吸热 C、汤圆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吸热液化形成的 D、激昂欢快的迎新鼓声是敲鼓时鼓面振动产生的
上一页 398 399 400 401 40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