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林的爸爸最近购买了一辆新型混合动力汽车,小林向爸爸询问了一些汽车实测时的数据:汽车启动或低速行驶时,汽油机不工作,蓄电池向车轮输送能量,当需要高速行驶或蓄电池电能过低时,汽油机启动,既可以向车轮输送能量,又可以给蓄电池充电,汽油机为四缸四冲程发动机,如图1所示;车速与阻力的关系如图2所示。

    (1)、图3为汽油机的其中一个汽缸一个工作循环示意图,A、B、C、D四个冲程正确的工作顺序是 , 其中A冲程将能转化为能:
    (2)、当这台四缸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6000r/min,则1s内该汽油机完成个冲程:
    (3)、汽车以恒定功率行驶,在上坡时,将挡位换成低速挡,以减小行驶的速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A、安全 B、省油 C、减小摩擦 D、增大爬坡的牵引力
    (4)、汽油机实际工作时,既可以向车轮输送能量,又可以给蓄电池充电,增加汽车的综合里程,这样做可以(选填“提高”或“降低”)燃料的利用率。
  • 2、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的变化情况与物质种类和质量的关系”时,使用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装置,其中加热装置和烧杯内液体的初温完全相同,各液体温度分别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丁所示。

    (1)、比较图丁中甲、乙两图线,可得出的结论是
    (2)、为探究物质种类对温度变化的影响,应选择(选填“甲”、“乙”、“丙”)两装置进行实验;
    (3)、由实验可知,(填“水”或“煤油”)更适合做电热暖气片内进行热循环的介质。
    (4)、图丁中,与a点吸收热量相同的是点(选填“b”、“c”或“d”),理由是
  • 3、如图所示是某学习小组“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其中mA=mB<mChA>hB=hC

    (1)、实验中研究的是(选填“小球”或“木块”)的动能;
    (2)、木实验通过观察来判断小球的动能大小,这种研究问题的物理方法叫法;
    (3)、由甲、乙两图可知,使质量相同的小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处自由滚下,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的关系;
    (4)、甲、乙两次实验过程中木块克服摩擦力做功分别为W1和W2 , 则W1W2(选填“>”“=”或“<”);
    (5)、实验后,同学们联想到在交通事故中,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有汽车的“超载”与“超速”,进一步想知道,在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中,哪个对动能影响更大,于是利用实验器材进行了测定,得到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钢球的质量m/g

    钢球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v(cm/s)

    木块被撞后运动的距离s/cm

    1

    30

    2

    4

    2

    30

    4

    16

    3

    60

    2

    8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即当发生交通事故时,由此造成的危害更严重。

  • 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中设计的没有完整的电路图,请补充完整:(①在两圆圈中填入合适的电表符号;②在虚线框内画出所缺少的部分电路)

  • 5、如图所示,有灯泡L1L2 , 开关S,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和导线若干,要求:L1L2并联,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电流表测总电流,电压表测L1的电压。请在框内设计电路图,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

  • 6、请根据图中所示的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 7、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 , 电压表的示数。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之比(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8、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软木塞冲出试管口,此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选填“增大”或“减小”),这与热机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某四冲程汽油机飞轮的转速是2400r/min,则该汽油机每秒做功次。

  • 9、2024年4月25日晚,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火箭使用液态氢作为燃料,是因为它具有较大的;燃烧一半液态氢后,其热值(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火箭升空过程中与空气摩擦,火箭整流罩外壳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
  • 10、利用如图所示的履带式起重机将215t的建筑构件从地面吊到10m高处,起重机做的有用功为J。此过程中,起重机消耗柴油的质量为2kg,则2kg柴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J,起重机的效率为。(q=4.3×107J/kg , g取10N/kg

  • 11、用相同规格的加热器给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熔点是60oC B、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小 C、乙在6﹣10min内温度不变,没有吸热 D、时间为3min时,甲吸收的热量比乙的多
  • 12、静电处处与人们的生活为伴。早晨梳头时越梳越乱,甚至“怒发冲冠”;晚上脱衣服时,会伴有蓝色闪光和“啪啪”响声,这些都是静电现象。我国早在西汉末年已有对静电现象的记载,《春秋纬•考异》中就有“玳瑁吸衣若”之说,下列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
    A、摩擦过的塑料笔杆吸引小纸屑 B、每天都工作的电视机屏表面经常有灰尘 C、向两张纸中间吹气,两张纸会靠拢 D、初春晴朗的天气,手碰到金属物体时有被电击的感觉
  • 1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s)或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图像,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1)和(4) B、(2)和(3) C、(2)和(4) D、(1)和(3)
  • 14、2023年12月8日“济郑高铁”的通车,实现了山东高铁对全省各市的全面覆盖,同时山东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跃居全国第1位。G4621次列车从济南到郑州行驶里程为350km,该次列车从济南早上8∶30出发开往郑州,在当日11∶00到达郑州,求:
    (1)、列车从济南开往郑州的平均速度;
    (2)、已知该列车途径聊城,自济南到聊城距离为105km,请预估列车从济南到聊城所需要的时间;
    (3)、若列车长为200m,以40m/s的速度通过黄河大桥,列车完全通过大桥用时65s,求黄河大桥的长度是多少。
  • 15、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本实验应该在较(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现象更明显;
    (2)、点燃A蜡烛,放在玻璃板前,拿(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选填“A蜡烛”或“B蜡烛”)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
    (3)、改变蜡烛A的位置,标记出每次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如图乙),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用刻度尺测量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发现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都相等,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4)、撤走蜡烛B,放一块光屏在原来蜡烛B的位置,前后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选填“虚”或“实”)像;
    (5)、某同学实验过程中,发现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使其与蜡烛A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
  • 16、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在交界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请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 17、已知一物体AB请画出它在镜中像

  • 18、一束光AO射向平面镜,光线AO与镜面的夹角如图所示,则反射角的大小为 , 若入射光线沿法线垂直射向镜面,则反射角的大小为。若将入射光线顺时针旋转10°,则此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为

  • 19、在自制乐器的活动中,小芝自制了一个小型古筝。老师用软件收集到了她演奏时乐音的波形图,响度最大的是图甲中的;小诚自制了水杯琴,在相同的试管中装入不同的水如图乙所示。他向试管中吹气,其中试管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均选填“A”、“B”或“C”)。

  • 20、龟兔赛跑,兔子用时25s跑了60m后,看到乌龟远远落在后面,它停下来睡了2min觉,醒来后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奋力直追,仅用了5s就跑完了剩下90m的路程,则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km/h。
上一页 354 355 356 357 35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