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abcd为一光滑的金属导轨,金属小球从导轨的a处自由滑下,依次经过b、c、d三处,关于小球的整个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的机械能小于b点的机械能 B、a点势能最大,b点动能最大,c点机械能最大 C、由b到c的过程中,动能减少,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D、到达d处后,小球的动能为零,刚好静止
  • 2、质量是0.05t的物体可能是
    A、一个苹果 B、一辆卡车 C、一个中学生 D、一头牛
  • 3、小明将一根橡皮筋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其右端来“探究两个分力与合力的关系”。

    (1)、如图所示,当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拉动橡皮筋之前,应该在(选填“水平”、“竖直”)方向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
    (2)、如图甲中,小明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一起沿水平相同方向作用于橡皮筋上拉到A点,此时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3.0NF2=4.0N;如图乙所示,小明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把该橡皮筋也水平拉到A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7.0N。F的作用效果与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选填“相同”、“不同”);
    (3)、小明继续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他将两弹簧测力计相互垂直作用在橡皮筋上拉到B点,记下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3=3.0NF4=4.0N;然后如图乙所示,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把该橡皮筋也拉到B点,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根据你对合力与分力的理解,判断F'(选填“是”“不是”)F3和F4的合力。

  • 4、如图所示为一个滑轮组,其中系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n=小明利用此滑轮组提升物体,已知物重为G,物体上升高度为h,用竖直向下的拉力F使物体匀速上升。则(以下空均用题中给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 , 有用功的大小为 , 总功的大小为 , 额外功的大小为 , 机械效率的大小为

  • 5、小明找到一个容积为0.27m3的水缸,并向缸内盛满水,则水的质量为kg;若这些水全部结成冰,体积变化了m3(已知冰的密度ρ=0.9×103kg/m3、水的密度ρ=1×103kg/m3)。
  • 6、某小球被水平抛出,其部分运动轨迹如图1所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M、N两点,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参数如图2所示。

    (1)通过数据分析可得,小球在M点时的机械能为 J;小球在M点时的重力势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球在N点时的重力势能;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 (选填“守恒”或“不守恒”);

    (2)在图1中,位置①和③离地高度相等。M点的位置最有可能在位置 (选填“①”、“②”或“③”),你的依据是 ;N点的位置最有可能在位置 (选填“①”、“②”或“③”)。

  • 7、小明测量某种矿石的密度,他先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左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矿石实际的质量为g。他用量筒测量矿石的体积如图乙所示,矿石的体积为cm3

  • 8、如图是某水坝的示意图,水坝左侧水面高,h1=h2<h3 . 水在A、B和C三点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A、pB和pC , 则(  )

    A、pA<pB=pC B、pA=pC>pB C、pA>pB=pC D、pA=pC<pB
  • 9、建筑工人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匀速提起一桶重为450N的涂料,桶在4s内上升0.8m,工人所用的拉力为500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做的有用功为400J B、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90% 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平均速度为0.4m/s D、工人使用该装置能省力
  • 10、丹丹要晾晒三条相同的湿毛巾,如图的挂法中,最有可能让衣架保持水平平衡的是(  )
    A、 B、 C、 D、
  • 11、如图所示商场有两部相邻的观光电梯甲和乙,从图所示时刻开始计时,两电梯均向上运动,甲以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变速运动,两电梯在10s内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0s,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上运动 B、t=10s时,甲和乙动能相等 C、t=10s时,甲和乙相遇 D、10-20s甲运动的路程比乙大
  • 12、用弹簧测力计挂着一个长方体金属块,沿竖直方向缓慢浸入盛有适量水的圆柱形平底薄壁容器中,直至完全浸没(水未溢出),如图甲所示。通过实验得出金属块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与其排开水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金属块的质量为0.4kg , 容器的底面积为50cm2,ρ=1.0×103kg/m3g10N/kg。求:

    (1)、金属块所受的重力;
    (2)、金属块的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为2cm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金属块刚浸没时,金属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4)、金属块浸没后与金属块浸入之前比较,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多少。
  • 13、一壶体积为2L、温度为20的水,加热到70。已知ρ=1.0×103kg/m3c=4.2×103J/kg1L=1×103m3。求:
    (1)、水的质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接着再继续加热,若水又吸收了8.4×104J的热量,水的末温是多少。
  • 14、小宁“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过程如图甲所示,图中带有盖子的圆筒可以密封,圆筒中可以添加砝码(每个砝码重为1N)。

    (1)、图a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N
    (2)、通过比较图ac , 圆筒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N;通过比较图bc , 可知: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有关;通过比较图c和d,圆筒所受浮力的大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可知: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无关;
    (3)、通过比较图c和e,发现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小宁受启发利用圆筒自制一个如图乙所示的密度计,实验步骤如下:

    ①让密度计漂浮在水中,测得此时水面到密度计底部的距离h0

    ②让密度计漂浮在某溶液中,测得此时液面到密度计底部的距离h1 , 则此溶液的密度ρ =。(用h0h1ρ等已知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③若适当增大圆筒中配重的质量,这支密度计所能测量液体密度的最小值(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 15、在物理实践活动中,小明探究杠杆的平衡。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1

    10

    2

    5

    2

    2

    10

    1

    20

    3

    2

    15

    3

    10

    (1)、将杠杆在中点处悬挂,杠杆在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选填“平衡”或“不平衡”),为使杠杆水平平衡,小明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直接在杠杆上读出
    (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两侧悬挂同种规格的钩码并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水平平衡,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分析数据可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用字母表示)。
    (3)、如图乙所示,小明在杠杆A位置挂一个弹簧测力计,在B位置挂两个钩码(每个钩码重均为0.5N , 杠杆每格刻度均匀且杠杆重不计),将弹簧测力计沿D方向竖直向下拉,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然后沿C方向斜向下拉弹簧测力计,在此过程中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结束后,小明制作了如图丙所示的杆秤,经测试发现其能测物体的最大质量太小。下列操作可以使该杆秤能测物体的最大质量变大的是(  )(填选项)。
    A、a点向左移 B、b点向左移 C、ab点都向右移动等长距离
  • 16、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1)、如图甲,瓶内装有少量的水,水上方有水蒸气,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塞跳起时,瓶内出现白雾,这说明气体对外做功时,内能(选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温度(选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2)、图乙是“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通过调整来改变F1F2的大小;实验中保持F1F2大小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选填“转动”或“保持静止”)。
    (3)、如图丙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其中m2>m1h2>h1(不考虑空气阻力)。A、C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动能与物体的有关,可解释(选填“超载”或“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

  • 17、科技小组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如图甲所示,以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1)、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相同且相等的煤油和水;
    (2)、实验中,是通过比较来间接反映煤油和水吸收的热量(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这样的实验方法物理学中称为(选填“转换法”“等效替代法”或“类比法”);
    (3)、科技小组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乙所示图像,发现加热过程中的任意时刻,煤油的温度始终比水高,同一时间,煤油吸收的热量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由图象可知,煤油的比热容是J/kg。[已知c=4.2×103J/kg]
  • 18、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木块静止在水面上,请在图甲画出木块受到浮力的示意图(O为重心)。
    (2)、O为杠杆OA的支点,在图乙中A处施加水平力F1使杠杆静止,请在图中画出F1的力臂L1
    (3)、如图丙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 19、一个重20N的物体在8N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前进了25m , 用时5s。撤去拉力后,物体由于惯性又前进了10m。在整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是J,拉力的功率是W
  • 20、如图是频闪相机拍摄的某网球比赛时网球离开球拍在空中飞行的情景。该球从位置A到位置B的过程中,惯性;该球从位置B运动到位置C的过程中机械能。(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上一页 58 59 60 61 6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