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作图题:
    (1)、请在图坐标系中画出煤油的热值与其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Q的关系图象。

    (2)、根据如题图所示的实物电路图,在虚线框内画出与它对应的电路图。

    (3)、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题1图所示电路图把题2图所示的实物连接起来,连线不要交叉。(电流表量程选0~0.6A)

  • 2、如题图所示电路,电流表A1测量的是通过灯(选填“L1”或“L2”)的电流,A2测量的是(选填“支路”或“干路”)的电流;如果A1A2的示数分别是0.1A、0.5A,则通过灯L2的电流大小为A。

  • 3、“胖五”运载火箭使用液态氢作为燃料的主要原因是液态氢的热值(填“大”或“小”);升空过程中,随着液态氢质量的减少,液态氢的热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火箭外壳的内能增加,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火箭外壳的内能。
  • 4、如图甲所示,在平地上用水平向右的力F推一木箱,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木箱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0﹣2s内木箱处于(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6s﹣8s内木箱受到的推力为N,推力的功率为W。

  • 5、如题图是山东舰的弹射装置,能带动舰载机在两秒内达到起飞速度。气缸内蒸气体积膨胀对外 , 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同时推动活塞,使舰载机获得巨大的牵引力,这个过程与内燃机的冲程相同。

  • 6、小帅两次把放在地上的同一个篮球拿起相同的高度,第一次用了3s,第二次用了5s,则小帅对篮球做功的功率(  )
    A、第一次较大 B、第二次较大 C、两次一样大 D、不知小明身高所以无法判断
  • 7、【传统文化主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请运用有关的物理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如题图所示是我国古代的暖手炉,下面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之相同的是(  )

    A、擦燃火柴 B、围炉烤火 C、钻木取火 D、搓手取暖
    (2)、秦弩是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杰出成就之一(如题图),下列关于秦弩发射弩箭过程中,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拉弯的秦弩,不具弹性势能 B、弩箭放在张紧了的秦弩上,弩箭具有弹性势能 C、弩箭发射过程中,秦弩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弩箭的动能 D、弩箭射出后,在空中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光照到不透明物体上时,一部分光被物体反射,一部分光被物体吸收。不同物体对光的反射和吸收情况不同,它反射与自己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自己颜色不同的色光。如果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就显示白色。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就显示黑色。如红色的物体只反射红色光,因此看到的是红色;若只有蓝色光照在红色不透明物体身上,唯一的蓝色光又被吸收,所以看到的是黑色。

    (1)、一个物体呈现白色,则该物体能 所有的色光,呈现黑色则该物体能 (选填“吸收”或“反射”)所有的色光;
    (2)、红、、蓝是色光的三基色。白光照到红色的颜料上,颜料呈现
    (3)、放映彩色电影的荧幕用 色的幕布更合适。
  •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声呐利用了声能传递 ,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Hz到 Hz;
    (2)、声呐技术是一种仿生学,其模仿的动物是________;
    A、青蛙 B、蝙蝠 C、小猫 D、大象
    (3)、①宇航员无法利用声呐测绘月球表面的地形,是由于声波不能在中传播;

    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是 m;(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过段时间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则潜艇B在(选填“远离”或“靠近”)潜艇A。

  • 10、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为止。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实验方法是(选填“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__________。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重复上述(2)中步骤
    (4)、将一张白纸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在白纸上都(选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若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A的像的位置(选填“右移”、“左移”、“不变”)。
  • 11、小明想要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正确组装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过程如下:

    (1)、将纸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当光线沿EO紧贴纸板入射到O点,在同一平面的右侧纸板上观察到反射光线OF,此时白纸板的作用是
    (2)、白色硬纸板的表面应尽量(选填“粗糙”或“光滑”),其目的可使光在纸板上发生(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这样我们就能看清光的传播路径。
    (3)、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入射光线沿EO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F,此时∠FON∠EO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若增大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光线将(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若光线沿FO入射,则经镜面反射后光线沿OE射出,这说明了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的。
    (4)、小明将F板向后折转某一角度,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现象,这时在纸板F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但反射光线(选填“仍然存在”或“不存在”),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5)、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12、某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 这说明音调是由 决定的;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保持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再用力拨锯条,听其响度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这说明响度与 有关。其中“保持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是为了保持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变;
    (3)、若将此实验移到月球表面去做,回答下列问题:听到和看到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填字母)。
    A、既能听到声音,又能看到硬纸片振动 B、不能听到声音,但能看到硬纸片振动 C、既不能听到声音,也不能看到硬纸片振动
  • 13、
    (1)、如图所示,请作出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请在图中画出人眼看到蜡烛S点的光路图,并保留作图痕迹。

    (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如图所示,请你画出光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角度。

  • 14、如图所示,小明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两图,可以得出结论: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与孔的形状无关;
    (2)、分析比较两图,可以得出结论:小孔成像时像的形状由物体的形状决定。
  • 15、手影节目《手影表演》,通过演员的双手和口技表演生动地演绎了两只鸟从相恋到生育、养子的全过程。观众看到生动的影像是由光的形成的;观众听到的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 传播的;观众从演员的口技表演中听着像是黄鹂鸟的叫声,是因为演员模仿了黄鹂鸟叫声的 。为了节目效果更好,把窗户关上,并拉上窗帘,这是在控制噪声。
  • 16、如图所示,B'是人眼在A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是(选填“实物”“实像”或“虚像”),这是由光的形成的。

  • 17、一只小鸟从平静的湖面上飞过,若小鸟距离水面4米,则其“倒影”距小鸟米,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光的形成的像(选填“实”或“虚”)。若小鸟远离水面飞去,则它在水中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 18、冬天“白雪耀眼”,此时发生的是(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地面成30°角,经地面反射后,反射角的大小是 ,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 19、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c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cm,停表的读数为s,在使用量筒时,按正确的读数方法,小明应沿如图所示的虚线的方向观察量筒刻度,此时的读数是mL。

       

  • 20、小华去吃酸果,看到泡在瓶中水里的酸果看起来比实际的大,如图所示。以下光路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错觉的原因是(  )

    A、 B、 C、 D、
上一页 153 154 155 156 15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