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是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面额10元的银质圆形纪念币,小明用刻度尺测出它的直径为3.99cm,则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A、1cm B、1mm C、1nm D、1μm
  • 2、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9.6nm=9.6×109μm=0.96mm B、9.6cm=9.6÷100dm=0.096m C、9.6cm=9.6cm×10=96mm D、9.6cm=9.6×10mm=96mm
  • 3、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全红婵、陈芋汐两人的动作高度协调统一,从侧面看似完全“重合”,如图所示,此时,若说全红婵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水面 B、跳台 C、观众 D、陈芋汐
  • 4、我国古代把女子一拃长称为“咫”,男子一拃长称作“尺”,如图。“咫尺之间”用来比喻相距很近,实际“咫”与“尺”的长度相差大约为(  )

    A、3μm B、3mm C、3cm D、3dm
  • 5、小明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物理课本的一端,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前2次记录的结果分别为18.61cm、18.53cm,第3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第3次的测量结果为18.5cm B、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C、小明第1次测量结果是错误的 D、小明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得出普遍规律
  • 6、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结构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 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的光线经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图乙是这一装置的示意图, A''B''是物体AB的像,图中 BO1=30cm,O1O2=20cm,O2O3=90cm.

    (1)、对凸透镜而言,物距和像距各为多少?
    (2)、在图乙中画出物体AB的成像光路图.
    (3)、若将凸透镜上移一点,像将向何方移动?
    (4)、说明螺纹透镜的作用
  • 7、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莉用f=12cm的凸透镜做实验(如图1),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 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形成清晰的像,(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小莉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①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将光屏向(填“左”或“右”)移动.

    ②图2中的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小莉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

    A.乙、甲    B.丙、甲    C.乙、丁    D.丙、丁

    实验次序

    物距u/ cm

    物高 H/ cm

    v-f/ cm

    像高h/ cm

    1

    30

    8

    5

    4

    2

    20

    8

    10

    8

    3

    15

    8

    20

    16

    4

    13

    8

    30

    24

    (3)、小刚用另一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物体的高度为 H,像高为h,凸透镜的焦距为 f,物距为u,像距为 v,像到焦点的距离为v-f,经过实验,测得数据如表,又对像到焦点距离(即v-f)与有关的量进行了分析,根据上表格可知,小刚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f=cm.请你在图4中描绘出h与(v--f)的图象,并写出像的高度h cm与像到焦点距离(v-f)cm 的关系式:.

  • 8、如图为某望远镜内部部分光路图,物镜是凸透镜,O为光心,F为物镜焦点,焦距为500 mm.

    (1)、在图中画出光线a、b经物镜折射前的入射光线.
    (2)、目镜是(填“凹”或“凸”)透镜.
    (3)、用此望远镜观测月球时,月球经物镜成一个(填“倒立”或“正立”)、(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
  • 9、人工视网膜通过临床试验,为失明患者带来福音.人工视网膜主要由装有摄像头的眼镜、电子设备和芯片电极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如图.

    (1)、从眼球的成像原理来看,眼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镜.
    (2)、从反射弧的组成来看,“人工视网膜”相当于反射弧中的.
    (3)、摄像头中的对焦机构能调节镜头和CCD之间的距离.当配有人工视网膜的人向远处眺望时,对焦机构将使镜头与CCD之间的距离变.
  • 10、如图,S为小灯泡,它发出的光可看作由一点发出的. S正对圆孔,到孔的距离为L,透过圆孔的光在后面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圆斑.若在孔上嵌一凸透镜,则光屏上立刻出现一个清晰的亮点,则该透镜的焦距、圆孔与光屏之间的距离可能为(    ).

    A、L2L2 B、L2 , L C、L,L D、L,2L
  • 11、小明用一架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小刚拍一张两寸的半身照,小刚在原地不动,小明又要给他拍一张两寸的全身照,正确的操作是(    ).
    A、小明往前移,并使镜头往里缩 B、小明往前移,并使镜头往外伸 C、小明往后移,并使镜头往里缩 D、小明往后移,并使镜头往外伸
  •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上;图中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它应是倒立、的实像,此成像特点与(填“投影仪”或“照相机”)的相同;为模拟近视眼,可将凸透镜向移动少许.

  •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大小与物距的关系”的实验中,物体指的是(填“烛焰”或“蜡烛”).凸透镜固定不动,通过移动物体来改变物距,那么实像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填“相同”或“相反”).
  • 14、.下列物理知识及其与生活用品的对应关系,都正确的是(    ).
    A、爷爷用来看书的老花镜———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妈妈用来梳妆打扮的大镜子——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C、爸爸用来记录永恒瞬间的照相机——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家里汽车上用来增大视野的观后镜——光透过玻璃发生折射成虚像
  • 15、下列关于眼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光屏 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的像 C、看清远处物体时,晶状体较薄 D、患近视眼,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焦距是15 cm B、照相机利用了此成像规律 C、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也会向下移动 D、保持蜡烛不动把凸透镜移动到35 cm处,光屏向右移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 17、随着支付宝和微信的普及,扫描二维码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用扫码仪扫描如图所示的二维码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维码是光源 B、二维码上白色区域反射所有色光 C、二维码上黑色区域反射所有色光 D、二维码上每个区域都反射所有色光
  • 18、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 19、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B、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C、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D、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 20、调查发现,近年来需要进行视力矫正的人数逐年增多,且呈现低龄化趋势.保护视力,刻不容缓.根据如图可以判断:图中小女孩配戴眼镜的镜片是(   ).

    A、凹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远视眼 B、凹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近视眼 C、凸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远视眼 D、凸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近视眼
上一页 137 138 139 140 14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