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早在19世纪20年代,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就对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他发现对于大多数导体而言,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并把他的实验规律总结成如下公式:S=γ·E(S表示导体中的电流,E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γ称为电导).关于这一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于不同的导体,给它们两端加相同的电压,通过的电流与导体的电导成反比 B、对于不同的导体,如果通过的电流相同,电压与导体的电导成正比 C、电导反映的是导体对电流的导通能力 D、电导的大小是由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决定的
  • 2、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 R2为滑动变阻器, R1R3为定值电阻,电源两端电压保持恒定不变.改变滑片 P 的位置,两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的对应关系的图象分别表示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系中.则:

    (1)、当滑片移至a端时,对应的是图乙中的点.
    (2)、当滑片移至b端时,电路中的电流为A.
    (3)、电源的电压为多少?
  •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滑片 P 在滑动变阻器. R2的某两点之间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1 A~2A,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 4 V~8V.则定值电阻. R1=Ω,电源电压 U=V

  •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 R1=6Ω,R2=8Ω,电源电压及定值电阻R的阻值未知.当开关S接位置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则此时. R1两端的电压是V;当开关S接位置2时,电流表的示数将大于A且小于0.4 A.

  • 5、如图所示,单刀双掷开关S接a时,电压表示数为 U1;开关S接b时,电压表示数为 U2,U1:U2=5:4.电源电压U恒定,且 U:U1=2:1..则S接a时电路中的电流. I1与S接b时电路中的电流 I2之比 I1:I2=R1:R2=

  • 6、为了能自动记录跳绳的次数,某科技小组设计了一种自动计数器,其简化电路如图甲所示.R1是一种光敏元件,每当绳子挡住了射向 R1的红外线时,R1的电阻会变大,自动计数器会计数一次,信号处理系统能记录AB间每一时刻的电压.若已知电源电压为12 V,某一时段AB间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两端电压为6V时,跳绳自动计数器会计数一次 B、绳子挡住了射向R1的红外线时,R1和R2的阻值相等 C、绳子没有挡住射向R1的红外线时,R1的阻值是 R2的3倍 D、绳子挡住了射向R1的红外线时,R1的阻值会变为原来的3倍
  • 7、标有“2 V 0.5 A”字样的小灯泡和标有“20Ω 1 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连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为 6 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电压表的量程为0~3 V.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R 的滑片,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 ).

    A、0.25 A~0.5 A,1 V~2 V B、0.25 A~0.6 A,1 V~2 V C、0.3 A~0.5 A,1 V~1.5 V D、0.25 A~0.5 A,1.5 V~2 V
  • 8、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以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左端移到最右端,得到电路中两个电压表的示数随电流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为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Ω,其中(填“A”或“B”)是电压表 V2 的示数随电流变化的图象.

  • 9、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2为电阻箱,调节 R2时电流表示数Ⅰ随之变化;图乙是电阻箱阻值 R2与电流表示数的倒数 1I的关系图象,则定值电阻R1 与电源电压U 的大小分别为( ).

    A、5Ω 30 V B、5Ω 2.5 V C、10Ω 20 V D、10Ω 10 V
  • 10、小明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中,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物.闭合开关S,发现灯L1 和L2都不亮,排除接触不良的因素后,小明用电压表逐一与元件并联,以查找电路故障.测量得出 Uab=0, Ubc=0,Ucd=6V,Uad=6V,如果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可能为( ).

    A、L1断路 B、L1短路 C、L2断路 D、L2短路
  • 11、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从b端滑到a 端,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是9 V B、定值电阻R 的阻值是 6 Ω C、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0~18Ω D、若定值电阻R 出现接触不良时,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9 V
  • 1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4.5V,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 R1=5Ω, , 变阻器 R2的最大阻值为20 Ω,电流表量程为0~0.6 A,电压表量程为0~3 V.为保护电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

    A、0~10Ω B、0~20Ω C、5Ω~20Ω D、2.5 Ω~10Ω
  • 13、如图甲所示是某身高体重测量仪,当体检者站在台面上时,能自动显示其身高、体重.小明利用某压敏电阻R 及相关电路元件设计身高体重测量仪电路,压敏电阻的阻值随压力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现要求用电压表、电流表分别显示身高和体重的大小,且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随身高、体重的增大而增大.下列电路设计中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 14、某同学设计的煤气检测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为定值电阻,Q为气敏元件,其阻值随煤气浓度的升高而增大.闭合开关S,当煤气浓度升高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小,输出信号电压Uₐb变大 B、电流表示数变大,输出信号电压Uₐb变大 C、电流表示数变小,输出信号电压Uₐb不变 D、电流表示数变大,输出信号电压Uₐb减小
  • 1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 S1、S2 , 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若断开S2 , 则( ).

    A、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D、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 1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当滑片 P 向左移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灯泡L变亮 B、电压表 V示数变大 C、电流表A1示数变小 D、电流表A2示数变大
  • 1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灯泡L 发光.移动滑动变阻器 R 的滑片P,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右移动滑片 P,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 B、向右移动滑片 P,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C、向左移动滑片 P,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减小 D、向左移动滑片 P,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
  • 18、关于热现象,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检查口腔前, 将金属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是为了防止水蒸气液化 B、水烧开时, 离壶嘴较远的地方“白气”较浓, 这是汽化现象 C、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 叶子呈针状是为减慢水的蒸发 D、寒冷的北方, 不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高
  • 19、中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熬制中药汤药的做法是:将草药浸水,用陶罐(或砂锅)做容器慢慢煎熬,直至精粹溶于水成浓浓药汁治病救人。如图,在中,陶罐盖子在不断的跳动,同时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中药味道。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两个现象。

  • 20、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初温相同。

    燃料

    加热前液体温度(

    燃料燃尽时液体温度(

    燃料的热值(J/kg)

    1

    15

    35

    2.4×106

    2

    15

    25

    (1)、若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液体吸收的热量是通过(选填“温度计升高的示数”或“加热时间”)来反映的。在实验中,烧杯内a、b液体的质量必须相等;
    (2)、若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通过比较燃料(选填“燃烧相同时间”或“全部燃烧”)后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判断两种燃料的热值大小。燃料燃烧,能转化为内能,用比热容的液体可以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实验中液体没有沸腾)。若记录数据如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完全燃烧10g燃料1放出的热量为J;
    (3)、通过实验得到的燃料热值与实际相比偏(选填“大”或“小”),你认为出现这样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上一页 130 131 132 133 13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