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小刚同学在做“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安装完实验器材后,小刚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正确的调节方法是(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是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来反映。

    A.取下橡皮管,重新进行安装    B.将U形管右侧高出部分的液体倒出

    (2)、调试完成后,开始进行实验,图乙中保持压强计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使探头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发现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这说明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3)、通过比较乙、丙两图得出结论:同种液体,越大,压强越大。
    (4)、小刚还想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于是他保持图丙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向烧杯中多次加盐水(液体未溢出),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不断增大,于是得出“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的结论.他的结论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5)、实验中小刚发现,探头在水和某液体中的相同深度处,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于是做了一些改进,其中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对比更明显的是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将U形管换成更细的 B、U形管中换成密度更小的液体
  • 2、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杠杆静止在图甲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实验前小明调节杠杆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静止,这样做的目的是
    (2)、乙图中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在AB两点下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端下沉;
    (3)、如图丙,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杠杆属于(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丁图中,将弹簧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的过程中,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探究过程中,多次实验目的是:
  • 3、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

    (1)、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A,并使其作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根据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N;
    (2)、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她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她的探究过程存在的问题
    (3)、在实验后交流的过程中,小华发现有同学将该实验改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装置改进以后的好处是。(写出一条即可)
  • 4、 
    (1)、如图所示,推出手的铅球在空中飞行,画出铅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斜面上有个装水的杯子,请画出小球在水中受力示意图。

    (3)、路灯给晚归的人无限温暖,请在图中画出拉力F1的力臂l1

  • 5、 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将甲、乙沿水平方向切去高度△h ,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与△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的密度为9×103kg/m3 , 乙的边长为20cm,则乙的密度为kg/m3 , 图中A点的横坐标为

  • 6、 如图所示,小南和小宁两个同学在搬运货物的时候,小南用F1=30N的力水平向右推,小宁用F2=20N的力水平向右拉,此时货物受到F1F2的合力是N,方向是。(选填“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

  • 7、 如图,课本的一部分悬空在水平桌面外,小泰同学发现后用水平向左的力F将课本推回桌面中央,在此过程中桌面受到的压力 , 受到的压强

  • 8、 一小车重50N,受到10N的牵引力,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受到的阻力是N,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N。
  • 9、 举重运动员在2s内用800N的力把杠铃举高2m,运动员对杠铃做的功为J,这段时间内运动员做功的功率为W。
  • 10、 2024年春晚H1机器人舞蹈让全世间观众眼前一亮,已知该机器人的质量为60kg,求该机器人受到的重力为N(g取10N/kg),如果将机器人运上月球它的质量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1、 如图所示,小明将小球从轨道A点由静止释放(AD两点等高),小球通过B点和C点。下列关于小球运动过程中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小球和轨道间存在摩擦)(    )

    A、小球在A点时的重力势能比在C点时的重力势能大 B、小球从B点到C点的过程速度变小,动能变大 C、小球在B点时的重力势能最小 D、小球从A点到B点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 12、 川航重庆至拉萨3U8633航班曾在飞行期间出现风挡玻璃碎裂,导致驾驶舱处于高空低温失压状态,在空管和机组人员的冷静处理下,飞机安全迫降于成都双流机场。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正常飞行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B、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被“吸出”舱外和惯性带来的危害 C、风挡玻璃碎裂后,驾驶舱内的气体流速小压强小 D、飞机在迫降过程中运动状态始终保持不变
  • 13、 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耕地的一种农具——曲辕犁,其犁铧部分制作得很尖是为了(    )

    A、增大压强 B、增大摩擦力 C、增大受力面积 D、增大压力
  • 14、 如图,这是甲、乙两个物体做功与做功所需时间的关系图像,则两物体的功率相比( )

    A、P=P B、P>P C、P<P D、无法确定
  • 15、 如图所示,一个人提着桶站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对桶的拉力和桶对手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人对桶的拉力和桶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16、 力的单位是以下面哪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 )
    A、伽利略 B、牛顿 C、帕斯卡 D、托里拆利
  • 17、如图所示,高度为15cm,底面积为30cm2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150g,高度为10cm,底面积为10cm2的圆柱体物块静置于容器中。现用一装置以每分钟20cm的速度向容器中注水,圆柱体物块不吸水且未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求:

    (1)、圆柱体物块的密度;
    (2)、圆柱体物块浸没时,圆柱体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力;
    (3)、从开始注水到容器注满水的过程中,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p与注水时间t分钟的函数表达式(函数表达式中可含有分数)。
  • 18、如图甲是一台放置在水平地面的智能体重秤,图乙是它的电路结构图,R0为阻值100Ω的定值电阻,秤盘下方的电阻R为压敏电阻,其阻值随人对秤盘压力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求:

    (1)、当秤盘为空时,R的阻值;
    (2)、某同学站在体重秤上时,电压表示数为2V,该同学的质量。
  • 19、实验室里有一小灯泡的铭牌模糊不清,只能看清小灯泡的额定电流I=0.3A,为了测出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明和小王分别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测量方案,请你帮助完善。

    方案一: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小明补全甲图的实物电路。(要求:只连一根导线且不交叉)
    (2)、甲图中,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位于(选填“A”或“B”)端。
    (3)、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某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为了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向(选填“A”或“B”)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4)、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5)、方案二:

    小王同学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图,电源电压不变,R1和R2为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电阻为R0 , 实验步骤如下:

    ①闭合开关S和S1 , 断开S2 , 调节R2 , 使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②保持R2不变,闭合开关S和S2 , 断开S1 , 调节R1 , 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0.3A;

    ③保持R1不变,接着将R2的滑片P调至最左端,记下电流表的示数为I1 , 再将R2的滑片P调至最右端,记下电流表的示数为I2 , 则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P=(用I.、R0、I1、I2表示)。

  • 20、如图甲所示是双探头压强计,U形管A、B中装有同种液体,该压强计可同时采集多组数据。先把压强计放在装有水的容器中进行实验,然后换用密度大于水的某未知液体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表:

    序号

    液体种类

    探头C深度hc/cm

    高度差ΔhA/格

    探头D深度hD/cm

    高度差ΔhB/格

    I

    3

    6

    5

    10

    II

    4

    8

    6

    12

    III

    未知液体

    3

    12

    5

    20

    IV

    未知液体

    4

    16

    6

    24

    (1)、①分析表中I、II(或Ⅲ、IV)两次数据可知: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压强越(选填“大”或“小”);②分析表中I、Ш(或II、IV)两次数据可知: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选填“大”或“小”);③根据表中数据,可以估算出该未知液体的密度为g/cm3
    (2)、①如图乙是利用双探头压强计的原理制作的器材(细金属管与浮筒相通),将浮筒漂浮在水中后,再使其竖直向下移动至浸没时,感受到细金属管对手的作用力越来越(选填“大”或“小”);浮筒竖直浸没水中后,仔细观察其(选填“上”或“下”)表面橡皮膜形变更明显,从而分析出浮力产生的原因;②让浮筒浸没后继续下降,浮筒受到的浮力将(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