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所示,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的左边 20cm 处挂2个角码,在杠杆的右边10cm处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此时调力计的示数为N;若测力计沿图中建线方向向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则测力计示数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

  • 2、一种简易的泡沫塑料切割装置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用以切割的金属电热丝R的阻值为1Ω.闭合开关 S后,电路中电流为A,10s内电热丝 R 产生的热量为J.若要减小电热丝R的发热功率,请写出一种合理做法?

  • 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时,应让同一辆小车从斜面(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撞击置于水平面上(选填“相同”或“不同”)位置的同一木块。通过比较木块米比较小车动能的大小。

  • 4、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焦距为 10cm.首先应将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调整到.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这是一个倒立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v

  • 5、如图所示,将弹簧、小车置于水平木板面上,被压缩后的弹簧将小车弹出,这一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车的能.实验表明,弹簧被压缩得越短,小车被弹开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弹簧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时,所受重力对小车(选填“做功”或“不做功”)。

  • 6、如图是用数码相机的连拍功能记录的某中学生跑步时的两张照片,以盆栽为参照物,中学生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因为

  • 7、如图所示,小红敲击音叉发声,再使它与悬挂着的乒乓球 , 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 8、如图所示,是小红连接的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电路,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3A。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越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置于B 端,断开开关 S2 , 闭合开关S、S1电流表示数为0.1A;移动滑片P置于A端,电流表的示数为0.2A.重新将滑片 P 移至 B 端,断开开关S1 , 闭合开关S、S2 , 移动滑片 P 使电流表的示数为0.3A;保持滑片P 的位置不变,断开开关S1 , 闭合开关S、S1 , 电流表示数为0.16A.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源的电压为3V B、定值电阻R 的阻值为10Ω. C、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 D、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75W
  • 9、如图所示,是目前世界上能实现可控飞行的最小无线机器人,该机器人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用3D打印出来的主体结构,由四个螺旋桨叶片和一个平衡环组成,质量为14.7mg;另一部分是小水磁体,质量为6.3mg根据设计的飞行路径,向机器人发射电磁波,在变化的磁场作用下,小永磁体被吸引和排斥,带动螺旋桨旋转并产生足够升力,让机器人完成离地飞行、悬停等动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g 取 10N/kg)

    A、该机器人重2.1×10-4N B、电磁波传播的是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 C、该机器人在真空中也能飞行 D、该机器人悬停时受到平衡力作用
  • 10、如图所示,用动滑轮将重380N 的物体在10s内匀速竖直提升了1m,拉力F为20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用功为200J B、额外功为20J C、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 D、拉力F的功率为20W
  • 11、如图所示,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始社会厅中展示的一种取火器,它以牛角作外套筒,木制推杆,杆前端粘附艾绒,取火时,一手握住套筒,一手猛推杆入筒,属用将杆拔出,艾绒即燃,它的尺寸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种取火器的体积太大,不便于携带 B、取火时是通过做功增加筒内空气的内能 C、取火时是通过热传递增加简内空气的内能 D、取火的原理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相同
  • 12、如图所示,某同学正在跳远,在此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同学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 B、该同学由于受到惯性力继续向前运动 C、该同学由于受到重力会竖直下落 D、该同学受到重力和升力作用
  • 13、如图所示,是小明透过眼镜看玩具“兔子”的情景。图中眼镜片( )

    A、是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B、是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C、是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D、是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 14、如图所示,是我国宋代的指南龟.将条形磁石装人木龟腹内氧

    针的尖端与磁石接触后被磁化.将指南龟装于竹钉之上,使

    竹钉尖撑于龟体的重心正上方某点,水平放置并拨动指南龟。静止后针尾指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针是铜制成的 B、针尖接触的是磁石的N极 C、针尾指南是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D、若稍倾斜木板,则指南龟静止时一定会倾斜
  • 15、如图所示,将一根针插在绝缘底座上,把折成V字形的不带电铝箔条水平架在针的顶端。现用塑料棒靠近铝箔条的一端时,发现铝箔条偏转、则塑料棒( )

    A、一定带电 B、一定不带电 C、一定带正电 D、一定带负电
  • 16、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当冰开始熔化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熔化过程中示数不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冰是晶体 B、冰熔化时的温度为0℃ C、熔化过程中冰不需要吸热 D、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碎冰中
  • 17、同时在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烧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发现热水中的红墨水扩散得快.这个现象说明( )
    A、分子之间有吸引力 B、分子之间有排斥力 C、热水分子比冷水分子小 D、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 18、我国科研团队突破国际上现有的铝合金材料体系,开发出高镁含量铝合金材科,这种材料密度小、韧性好、强度大,并且成本低.这种材料适合制造( )
    A、飞机的机身 B、举重用的杠铃 C、起重机的配重 D、压路机的碾子
  • 19、如图所示,风铃的铜管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钢管,铜管发出的声音( )

    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响度不同 D、速度不同
  • 20、小组同学探究“声音能否在液体中传播”。
    (1)、问题产生

    为证明声音能在水中传播,小华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用绳子悬挂装有发声手机的塑料袋并浸没于水中。同学们认为该实验不完美,不能完全证明听到的声音经过了水的传播,理由是:。如何设计实验,使得声音从声源到人耳必需经过水的传播呢?

    (2)、设计装置

    小明自制“悬浮式发声潜艇”,过程如图乙所示:

    ①将底面积为300c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内装有深度为cm的水;

    ②将装有手机的密闭玻璃罐放入水中,呈漂浮状态;

    ③用手借助细铁丝按压装有手机的密闭玻璃罐,使其浸没在水中,细铁丝体积忽略不计;

    ④在玻璃罐内放入适量沙子,再放入发声手机,盖紧盖子后放入水中,呈现悬浮状态。

    已知ρ  =1×103kg/m3g10N/kg , 求:在玻璃罐内放入的适量沙子受到的重力(请书写详细过程)。

    (3)、实验现象

    如图乙④所示,“发声潜艇”悬浮于水中,小明听到了手机铃声。

    形成结论

    实验现象(能/不能)证明声音能在水中传播,理由是

    (4)、拓展延伸

    为证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有必要换用其他液体开展如图乙④所示的实验,若将水更换为密度更大的盐水做实验,应(适度减少/保持不变/适度增加)图乙④中罐内沙子的量。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