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区间测速”可以有效监管汽车超速。在一段道路上布设两个监控点,分别记录车辆到达“测速起点”和“测速终点”的时间,通过计算车辆在此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来判断汽车是否超速。图甲为暑假小明和爸爸自驾去兰州旅游时经过某一区间测速的提示牌,通过该测速路段的时间如图乙所示。(1)、小明和爸爸自驾的汽车通过该区间测速路段所用的时间为多少小时?(2)、通过计算说明该汽车在区间测速路段是否超速;(3)、汽车驶出区间测速终点后,驶向一座高山,鸣笛后6s听到回声,从发出鸣笛声到司机听到回声,鸣笛声传播的距离是多少?(取340m/s)
-
2、冬天,小明将热水倒入柱状玻璃杯中,然后发生了以下两个现象:(1)、喝热水时为了不烫嘴,他向水面不停地吹气,水很快就凉了一些,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2)、盖上杯盖后,他透过杯子看到自己的手指变粗了,请解释这一现象。
-
3、在“天宫课堂”的水球实验中,小玉看到王亚平老师的倒立、缩小的像,如图甲所示。于是她利用实验室的光学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如图乙所示,用平行于主光轴的一束光照射凸透镜,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3)、如图丙所示,将蜡烛放在较远处,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实像,观察像的性质,测出物距和像距。逐次改变物距,重复上述操作,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物距/cm
像的性质
像距/cm
1
24.0
倒立、缩小的实像
17.2
2
22.0
倒立、缩小的实像
18.8
3
20.0
倒立、等大的实像
20.0
4
18.0
倒立、放大的实像
22.4
5
16.0
倒立、______的实像
27.0
①第5次实验中,光屏上成倒立、的实像,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成像特点制成的;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
(4)、图丙中,小玉把蜡烛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要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她可以将光屏适当向(选填“左”或“右”)移动;(5)、如图丙所示,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cm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晰的像,这时应从(选填“左”或“右”)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6)、小军认为在实验过程中用蜡烛作为发光体除容易变短外,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写出合理的一条即可) -
4、物理学习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请回答下列问题:(1)、安装实验装置时先固定铁圈(选填“A”或“B”);(2)、用酒精灯对水加热时,烧杯上方有“白气”产生,“白气”是(选填“水蒸气”或“小水珠”);(3)、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不断上升、变大,说明水(选填“尚未”或“正在”)沸腾;(4)、根据实验数据,小明描绘了如图乙所示的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
①结合实验现象,分析图像可以得出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水在沸腾前,温度;水在沸腾时,温度。
②分析图像,请给小明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
5、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束光斜射入水中,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
6、画出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光路。
-
7、如图所示,这是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知,甲物质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乙物质的熔化过程共持续了min。
-
8、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是cm;如图乙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
-
9、如图所示,“探索二号”科考船携“奋斗者”号在某海洋区域作业时,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从发射至接收到回声所用的时间为6s,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该处海洋的深度为m;在月球表面不能用超声波代替激光来探测距离,原因是。
-
10、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ENF竖直立在镜面上,ON垂直于镜面。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多个角度射到O点,在纸板上记录每次的光路。记录时,为了区分每次的光路,可采用的方法是;如图乙所示,实验中把纸板ONF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
-
11、如图所示,这是一架望远镜的示意图。小乐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这样的望远镜,如果在制作望远镜时,缺少一个目镜,你建议他可以选用合适的(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片来代替。望远镜目镜的成像原理与(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
-
12、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透镜。据统计,12~18岁是青少年近视的高发期,爱眼护眼势在必行,图(选填“甲”或“乙”)表示近视眼的成像原理。
-
13、寒冷的冬天,小明在温暖的室内用装满水的玻璃瓶、橡皮塞和细玻璃管制作了一个简易温度计,如图所示,将此装置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由于液体的 , 玻璃管内液面会随之升降。做完实验,他抬头发现窗户玻璃上出现很多小小的冰花,冰花出现在窗户玻璃的(选填“内”或“外”)侧。
-
14、周末,小乐在家用洗衣机洗衣服,洗衣结束后洗衣机会发出提示声提醒小乐衣服洗完了,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洗完衣服,小乐准备做作业时,听到外面商店搞促销活动的音乐声,觉得较为吵闹,于是他关闭了窗户,这是在减弱噪声。
-
15、漫步在公园湖畔,风光尽收眼底。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面上,桥与它的倒影相映成趣。当水面下降时,桥在水中的“倒影”和桥的大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人站在桥上看到的水中鱼是(选填“虚”或“实”)像。
-
16、众多音乐表演中蕴含着物理现象。例如,在“鼓手敲击鼓面数下”中,敲击鼓面发出的声音是由鼓面的产生的;在“歌唱家引吭高歌”中,“高”描述的是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17、如图所示,这是小明利用休息日骑自行车旅行时经历不同路段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在甲路段做变速运动 B、小明在乙路段的运动速度是在四个路段中最小的 C、小明在丙路段的运动速度是在四个路段中最大的 D、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8m/s
-
18、如图所示,这是亮相于第十五届中国航展的“机器狼”,其头部的摄像系统能为“机器狼”提供感知外界的“视觉”。摄像系统中的光学元件相当于晶状体,内置的光电传感器相当于视网膜,成像原理与人眼相似。下列关于该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系统的光电传感器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该系统的光电传感器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成像时,前方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小于镜头的焦距 D、成像时,前方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
-
19、大美白银,风光旖旎。关于白银自然风景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川湿地雾气环绕——雾的形成是汽化过程,需要吸热 B、哈思山冰雪消融——冰雪消融是熔化过程,需要放热 C、铁木山霜打枝头——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D、四龙镇朝露晶莹——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
20、如图所示,“圭表”是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根据“表”在“圭”面上影长的变化就能知道时节的更替。下列现象与“圭表”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
树下圆斑 B、
杯弓蛇影 C、
池水变浅 D、
海市蜃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