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它说明了发声的物体在。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可以传递声音。在月球上 (选填“能”或 “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声音将会逐渐变(“强”或“弱”),并由此推理可知:。
-
2、(1)、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图中光源S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3)、如图甲和图乙所示,请完成图中两条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后的光路图。
-
3、如图所示,夜幕来临,湖畔高楼与北湖中“倒影”相交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若北湖水深3m,楼上一彩灯距水面15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m;若湖水下降0.5m,则该彩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m;跟彩灯本身的大小相比,湖中彩灯的“倒影”(选填“较大”“较小”或“一样大”)
-
4、如图甲所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cm,用刻度尺所测物块的长度是cm。如图乙所示的秒表,表中所显示的时间为s。
-
5、透镜有两类,中间比边缘厚的叫 , 中间比边缘薄的叫。凸透镜对光有作用。
-
6、单位换算:(1)、560mm=m=km;(2)、15min=s。
-
7、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生活现象所涉及的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桥的实像 B、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 C、“凿壁借光”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D、晚上的月亮是光源
-
8、小聪五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结果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五次的测量数据都是正确的 B、小聪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C、数据中最后一位“0”无意义,应去掉 D、要先将这个数去掉,然后取其余四个数的平均值计算来减小误差
-
9、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m B、学校课桌的高度约为0.8m 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8mm D、学校一节课的时间约为120min
-
10、如图甲所示,是某跨学科学习小组设计的装置结构图,它可以根据水量多少自动控制受控电路。控制电路由电源 电磁铁、保护开关 S、敏感电阻. T形绝缘硬杆、圆柱形浮体A、保护电阻. 等组成;受控电路由电源 加热电阻. 等组成。当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达到 0.15A,衔铁恰好被吸下,动、静触点接触,受控电路接通;当电流达到0.3A,保护开关S 自动断开,衔铁在弹簧弹力作用下与电磁铁分离,动、静触点脱开,受控电路断开。 由特殊材料制成,其阻值与所受压力关系如图乙所示;浮体A 的密度比水小,在容器中注水至一定深度后浮体A 就会竖直上浮,通过 T形杆对. 产生向上压力。已知浮体A 质量为50g、T形杆质量不计, 其余部分电阻忽略不计,g 取 10N/kg, 求:(1)、受控电路工作时, 的电功率。(2)、当电流等于0.15A,衔铁恰好被吸下时, 受到T形杆的压力。(3)、要让受控电路工作,浮体A 浸入水中体积的范围。
-
11、如图所示,某体操运动员的质量为45kg,单脚直立于平衡木上,已知脚与平衡木接触的有效面积为 g 取10N/kg。 求:(1)、运动员的重力。(2)、运动员对平衡木的压强。(3)、当运动员从平衡木上跳下时,重心下降高度为1.2m,重力对她做的功。
-
12、在“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中,某学习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
乙:
实验序号
U/V
I/A
1
1.0
0.10
2
2.0
0.20
3
2.5
0.24
(1)、在图甲中,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补充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最大。(2)、该实验的原理是。(3)、闭合开关,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发生的故障是。(4)、某小组实验数据如图乙所示,则该电阻值是Ω(结果保留1位小数);接着,换用不同阻值的电阻继续实验,画出a、b电阻的I—U图像如图丙,则其中(选填“a”或“b”)阻值更大。 -
13、在“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某探究小组用酒精灯、烧杯、温度计等器材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开始前,在铁架台上安装实验器材合理的顺序是(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2)、开始实验,在温度升高到90℃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第3min 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时,视线应沿(选填“a”“b”或“c”)方向 ,示数是 ℃。(3)、实验中发现,当水沸腾时,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将(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温度计示数(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同时,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白气”是现象。
-
14、某同学发现当玻璃门旋转时,自己的像有了一定变化,他猜想平面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体的大小、位置有关。于是,他设计实验进行探究。(1)、实验中,他采用薄的茶色玻璃板做实验,一是为了防止蜡烛通过玻璃板的反射成像,影响实验结果;二是为了方便确定的位置。(2)、如图甲所示,玻璃板与桌面垂直放置,将蜡烛A 点燃后放在玻璃板前a 处,再将蜡烛(选填“B”或“C”)放置于玻璃板后(选填“b”“c”或“d”)处,使人在玻璃板前不同角度处观察,都能看到后面的蜡烛与A 的像重合,改变 A 的位置,多次实验。(3)、接着,他旋转玻璃板到新的位置重新实验,实验装置俯视图如图乙所示,保持蜡烛 A 仍在a 处,则蜡烛A 的像在(选填“b”“e”或“f”)点。
实验表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物体所成的像的大小与其到平面镜的距离(选填“有关”或“无关”)。
-
15、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有关。他按照甲、乙、丙三种情况进行实验,先后水平向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 F1、F2、F3如图所示。(1)、该同学在实验探究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这是利用了知识。(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的结果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有关;比较甲、丙两次实验的结果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有关。(3)、日常生活中,擦去写错的字,要用力压住橡皮,是为了摩擦;在自行车链条上加润滑油,是为了摩擦。
-
16、按要求作图:(1)、在图甲中,画出实心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2)、在图乙中,画出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3)、在图丙中,将电灯、控制电灯的开关正确接入家庭电路中。
-
17、如图甲所示,将一条长约5 米的软导线两端与微电流传感器相连,形成闭合回路。微电流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让两位同学快速甩动软导线,计算机显示的微电流波形如图乙所示,这是现象,此过程中产生的电流是(选填“直流电”或“交变电流”),利用这一原理,可制成(写出一种即可)。
-
18、将质量均为100g的沙子和水分别放在两个相同瓷盘中,初始温度相同,用同一热源加热相同时间,升温快,这是因为;实验中测得,水的温度升高了20℃,吸收的热量为J 。
-
19、为测量金属块的密度,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天平指针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天平平衡后,将待测金属块放入左盘中测量,再次平衡后,右盘中砝码、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将金属块浸没于水中,图丙所示是金属块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则金属块体积为m3 , 密度为kg/m3。
-
20、2025年4月 30 日13 时08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在进入大气层一段时间后,由于受空气阻力作用会匀速下降,此过程中,动能 ,势能 ,机械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