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从侧面拍摄一辆以36km/h运动着的汽车,如果底片上汽车的像移动的尺寸不大于0.1mm,底片上的像才不至于模糊,已知汽车车身长3m,在底片上汽车长1.5cm,那么曝光时间最多为(    )
    A、11000s B、1500s C、1250s D、1125s
  • 2、某人决定自己给自己照一张手拿相机拍照的像,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对着穿衣镜照相.当他距镜面2m时正准备按下快门,突然为调焦犯起愁来.你应该告诉他把相机的距离标志调到(    )
    A、2m B、略大于2m C、4m D、略小于4m
  • 3、某人通过焦距为12cm、直径为4cm的放大镜(薄凸透镜)看报纸,报纸与放大镜间的距离为3cm,且与放大镜的主光轴垂直.保持放大镜的位置不变,眼睛始终位于主轴上且距离放大镜24cm位置处进行观测(不考虑眼睛的大小),报纸上有部分区域是“盲区”(即眼睛观测不到),该区域的面积为(   )
    A、9πcm2 B、5πcm2 C、3πcm2 D、2πcm2
  • 4、如图所示,某同学从桌面上的近视眼镜中看到自己身后同一个窗户的两个像,这两个像为像(填“实”或“虚”),是面镜(填“平”“凹”“凸”)所成的像.

  • 5、教室里用投影仪放映课件时,银幕上出现了正常画面,若有一只小虫正好落在投影仪的镜头上,此时对画面的影响是(    )
    A、画面变得模糊 B、画面稍微变暗了一些 C、画面上出现该小虫清晰的像 D、画面上出现该小虫的像,但不清晰
  • 6、初三学生拍集体照时,摄影师发现两侧都有人不在画面中,而该相机的镜头焦距不变,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进入画面,下列措施符合要求的是(    )
    A、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远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减小些 B、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远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增大些 C、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近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增大些 D、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近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减小些
  • 7、用普通相机拍照时,要根据物距进行调焦,使用起来不太便捷.有一种“傻瓜”相机,只要将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区内,不论景物的远近,都能得到比较清晰的像,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这种“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是(    )
    A、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B、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C、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 D、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
  • 8、如果幻灯机在银幕上放映出字母“F”,那么幻灯片在幻灯机中正确放置应是(    )
    A、 B、 C、 D、
  • 9、从放大镜里能看清课本中的字样,如果保持课本与眼睛的距离不变,要使看到的字样范围大一些,则(   )
    A、应该将放大镜略向眼睛处靠近一些 B、应该将放大镜略向课本处靠近一些 C、无论如何移动,看到的范围不变 D、无法确定
  • 10、照相时,通过选择不同的“光圈”可以控制镜头的进光面积;选择不同的快门速度,可以控制镜头的进光时间.两者结合的目的是使底片受到的光照能量保持一定而得到好照片,下表中列出了照相机光圈与快门的几种正确组合.在“快门”一行中,“25”表示快门打开的时间是 125s.在“光圈”一行中,“15”表示镜头透光部分的直径等于镜头焦距的 115.那么快门“50”对应的“光圈”应该是(   )

    光圈

    20

    15

    12

     

    6

    3

    2

    快门

    9

    16

    25

    50

    100

    400

    900

    A、7 B、7.5 C、8 D、8.5
  • 11、在幻灯机前银幕上看到了字母“F”,如果我们取走凸透镜,并回过头逆着光源光线的方向观察幻灯片上的字母,它应呈现的形状是(   )
    A、 B、 C、 D、
  • 12、如图所示为某磅秤的结构示意图,物体 W 放在平台上,物体以及平台的重量由刀口 A 和E 分担,并通过由 DF、FC、BG、GO、OQ 等轻质硬杆组成的杠杆组(自重不计)的作用由Q处悬挂的砝码表示出来.该秤的结构装置中B和D也为刀口,O、G、C、F处为光滑铰链,P为OQ杆的固定转动轴,P、D同在一竖直线上,Q、C、F同在另一竖直线上.已知: AB=L1,BC =L2,DE=L3,DF=L4,OP=L5.若物体W 放在平台上的某一位置时,刀口A 和E 的受力相等,此时砝码的质量为m,T形平台的质量为M,则物体W的质量为;若物体W 不论放在平台上什么位置,秤的示数都不变,则 L1L2L3L4 之间应有的关系为.

  • 13、如图所示,滑轮1是定滑轮,滑轮2、3、4是动滑轮,四个滑轮的质量都等于m,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A>0,mB>0.试证明整个系统静止平衡的条件是 mA>mB2.

  • 14、n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每个动滑轮的质量与所悬挂的物体质量相等.不计一切摩擦和绳的重力,滑轮组平衡时拉力大小为F,如图所示.若在图示中再增加一个同样质量的动滑轮,其他条件不变,则滑轮组再次平衡时拉力大小为(   )

    A、F2 B、F C、n+1nF D、nn+1F
  • 15、如图所示的装置,杆的两端A、B离支点O 的距离之比OA :OB =1:2. A端接一重为GA的物体,B端连一滑轮,滑轮上挂有另一重为GB的物体.现杠杆保持平衡,若不计滑轮重力,则GA与GB之比应是(   )

    A、1:4 B、1:2 C、1:1 D、2:1
  • 16、图中神仙葫芦是由半径分别为R和r(R>r)且固连在同一轴上的两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C组成.不计摩擦,当匀速提起重为G的物体P时,所用的拉力F 是(   )

    A、GRr2R B、GRrR C、GR+r2R D、GR+rR
  • 17、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是由固定的斜面和滑轮组成的.若斜面的长L与斜面高h 的比值为2,整个机械的效率为80%,则使用该机械将重物沿斜面缓慢上拉的过程中,作用力 F 与重物所受重力G 的比值为

  • 18、如图所示的铁管,半径为R、重为G.现在铁管顶点A处作用一个水平拉力 F,使铁管恰好绕高度为h的转角C缓慢转动.现测得对应相同材料制成的不同高度的台阶,使铁管恰好绕高度为h的转角C 缓慢转动所需力的大小如表1所列.换用由不同摩擦因数的材料制成的不同高度的台阶,在A 点施加的水平拉力使恰好绕高度为h 的转角C 缓慢转动而不打滑,对应台阶的最大高度如表2所列.

    表1

    实验序号

    1

    2

    3

    4

    5

    台阶高度 h/m

    0.05

    0.15

    0.25

    0.35

    0.45

    水平拉力 F/N

    80.06

    142.37

     

    230.28

    269.41

    转角对铁管的摩擦力 F1/N

    80.06

     

    188.98

     

    269.41

    转角对铁管的支持力 FN/N

      

    500.00

      

    表2

    实验序号

    6

    7

    8

    9

    10

    铁管与转角处的摩擦因数μ

    0.10

    0.20

    0.30

    0.40

    0.50

    台阶高度h/m

    0.02

    0.08

    0.17

    0.28

    0.40

    水平拉力 F/N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转角对铁管的摩擦力 F1/N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铁管所受重力大小G/N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表格的空白处填写正确的数据.
    (2)、在重700N的铁管顶点A处作用一个水平拉力,使铁管绕高为0.45m的台阶恰好缓慢转动,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 19、长度为1m的均匀棒AB 通过细绳悬挂在光滑的竖直墙面上C点.细绳与AB 棒连接于D点,BD的长度为0.35m.不考虑棒的粗细,平衡时AB 棒与墙面之间的夹角 α=13,sin13=0.225,cos13=0.974,则细绳CD的长度约为(    )

    A、1m B、0.8m C、0.6m D、0.4m
  • 20、以下是与浮力相关的问题,请按题目要求回答.

    (1)、如图(a)所示,盛热水的茶杯中有一片茶叶,茶叶上附有两个大小均为 3mm3的球形气泡,此时茶叶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则这片茶叶的重力至少为N.若在如图(a)所示的茶杯上盖紧盖子,会发现这片茶叶将.这是因为
    (2)、在水面上浮着长为1.0m、截面积为 1.0×104m2,密度为ρ的直棒AB,在棒的一端A用绳连接,竖直地慢慢向上提起,如图(b)所示.下表记录了A点停在离水面x高度时,绳子拉力 F大小等部分数据.通过分析计算,求出直棒的密度、表格空白处的值,并在图(c)的坐标中画出F大小随A点距离水面高度x(x的取值范围在0.1~1.2m)的变化图线.

    序号

    1

    2

    3

    4

    5

    6

    sinθ

    0

    0.25

     

     

     

    1.0

    x/m

    0

    0.150

    0.300

    0.600

    0.900

    1.200

    F/N

    0

     

    0.24

     

     

     

上一页 398 399 400 401 40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