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球由斜面的某位置由静止滚下,撞击水平面上的小木块(其中h1<h2)。

    (1)、实验中,探究的动能是指小球在(斜面上/撞击木块时/撞击木块后),其大小是通过小木块被撞时移动的来反映的;
    (2)、分析比较甲、乙两组实验可得:物体的质量相同时,越大,动能越大。
    (3)、分析比较甲、乙、丙三组实验还可得:重力势能大小与有关
  • 2、 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和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1)、图丁中物体A所受浮力的大小为N;
    (2)、分析图甲、丙、丁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
    (3)、分析图甲、丁、戊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有关。
  • 3、 小南在观看冰壶比赛时,发现运动员穿的两只鞋的鞋底材料不同,如图所示,一只是橡胶底,一只是塑料底。她认为这样设计是为了使两只鞋底与冰面的摩擦不同,于是她利用一双冰壶运动鞋和其他器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根据原理,小南在实验时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鞋子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2)、实验过程中小南发现两只鞋的质量不相同,为了控制鞋子对桌面压力相等,后续操作最便捷的是____。
    A、用手轻轻地压住鞋子再进行实验 B、向鞋中加适量的砝码再进行实验 C、向鞋中加适量的米粒再进行实验 D、将两只鞋子重叠起来再进行实验
    (3)、小南采用了最佳方案顺利完成了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了表中,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还可以判断,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还与鞋底有关。

    序号

    接触面

    压力

    测力计示数/N

    1

    橡胶

    不变

    10.4

    2

    塑料

    不变

    4.8

  • 4、 如图是小晓用笔筒制作的简易密度计,不能竖立起来,应把缠绕的铁丝尽量向移。

  • 5、 如图所示,固定的斜面长s=1.2m , 高h=0.3m , 沿斜面向上用5N的拉力在2s内把一个重16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其摩擦力为N,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6、 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力F向右拉物体,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在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2~4s内物体所受合力为N。

  • 7、 如图所示,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的过程中,施力物体是 ,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N。

  • 8、 如图,撑杆跳运动员将杆压弯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杆压得越弯,其弹性势能越

  • 9、 如图所示,小明用相同的滑轮组成不同的滑轮组,分别将同一物体以相同速度匀速提高相同高度。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拉力F1F2的功率∶P1=P2 B、绳自由端速度∶v绳1=v绳2 C、机械效率∶η1<η2 D、绳自由端拉力∶F1=F2
  • 10、 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容器甲和乙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将体积完全相同的A、B两球分别放入装有同种液体的这两个容器中,小球静止时两容器内液面恰好相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受到的浮力F=F B、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F C、物体的密度ρA>ρB D、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p
  • 11、 下列做法中,目的为增大摩擦的是(    )
    A、在冰壶运动中,运动员不断擦拭冰面 B、自行车骑行时松开车闸 C、体操运动员手上涂防滑粉 D、机器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
  • 12、 在“生活处处有物理”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用高压锅炖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水的沸点会随气体压强增大而降低 B、切菜的刀磨得很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减小压强 C、如图甲乙,把A往右推一段距离,A对桌面压强不变 D、如图丙丁,由丙变成丁,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小
  • 13、 历史上的科学发现都源于对某些现象的认真观察、深入思考和不懈探究,要学好物理也要注重观察身边的事物。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B、衡阳市的大气压强约为500Pa C、汽车停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500N D、一名中学生做两个引体向上所做功大约为500J
  • 14、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底面积为5.0×10-3m2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壁厚度不计、重力不计),容器中装有质量为0.5kg的水。现将一个质量分布均匀、体积为5.0×10-5m3的物块(不吸水)放入容器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物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4.0×10-5m3。(g取10N/kg,水的密度ρ=1.0×103kg/m3

    (1)、求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2)、求未放入物块前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3)、放入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4)、如图在物块上方放置边长为2cm的正方体A,物块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求物体A的密度。
  • 15、 我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科学家目前正在加紧研制、测试将来用来建设月球科研基地的“月壤砖”。“月壤砖”被设计为榫卯结构,在地球上测试时,其密度与普通砖块相当,抗压强度却是普通砖块的三倍以上,最大能承受109Pa的压强。假设图中展示的“月壤砖”样品的质量为0.4kg、体积为2.0×10-4m3(取g=10N/kg)。请根据以上信息计算:

    (1)、图中月壤砖样品的密度为多少?
    (2)、该月壤砖样品在地球上所受重力的大小为多少?
    (3)、该月壤砖样品1cm2面积上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多少?
  • 16、 小刚同学在做“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安装完实验器材后,小刚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正确的调节方法是(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是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来反映。

    A.取下橡皮管,重新进行安装    B.将U形管右侧高出部分的液体倒出

    (2)、调试完成后,开始进行实验,图乙中保持压强计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使探头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发现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这说明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3)、通过比较乙、丙两图得出结论:同种液体,越大,压强越大。
    (4)、小刚还想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于是他保持图丙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向烧杯中多次加盐水(液体未溢出),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不断增大,于是得出“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的结论.他的结论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5)、实验中小刚发现,探头在水和某液体中的相同深度处,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于是做了一些改进,其中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对比更明显的是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将U形管换成更细的 B、U形管中换成密度更小的液体
  • 17、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杠杆静止在图甲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实验前小明调节杠杆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静止,这样做的目的是
    (2)、乙图中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在AB两点下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端下沉;
    (3)、如图丙,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杠杆属于(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丁图中,将弹簧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的过程中,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探究过程中,多次实验目的是:
  • 18、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

    (1)、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A,并使其作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根据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N;
    (2)、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她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她的探究过程存在的问题
    (3)、在实验后交流的过程中,小华发现有同学将该实验改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装置改进以后的好处是。(写出一条即可)
  • 19、 
    (1)、如图所示,推出手的铅球在空中飞行,画出铅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斜面上有个装水的杯子,请画出小球在水中受力示意图。

    (3)、路灯给晚归的人无限温暖,请在图中画出拉力F1的力臂l1

  • 20、 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将甲、乙沿水平方向切去高度△h ,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与△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的密度为9×103kg/m3 , 乙的边长为20cm,则乙的密度为kg/m3 , 图中A点的横坐标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