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某海域海水深3000m,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则经过s后才收到海底反射回来的声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
-
2、如图所示,这是一架空灵鼓,是我国民族乐器之一,鼓体上方被切割成大小不等的舌状叶片叫作音舌。敲击空灵鼓时,音舌振动发声。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舌,发出声音的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不同音舌,发出声音的不同。(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
3、如图是某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图象,以下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晶体 B、在ab段之间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在bc段处于沸腾状态 D、c到d是熔化过程
-
4、下列四幅图中,说法错误的是( )A、
小白兔是根据音调来辨别出门外是狼外婆的 B、
听自己刷牙时声音特别清晰是因为固体可以传声 C、
在铁路边修建隔音板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 D、
演奏者通过手指在笛子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笛声的音调
-
5、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以下错误的是( )A、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
6、愉快的周末过去了,小军和家人吃自助餐时看到的冷柜周边冒出的“冷气”和小火锅开锅时冒出的“热气”仍历历在目。则( )A、“冷气”和“热气”都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B、“冷气”是液化形成的,“热气”是汽化形成的 C、“冷气”是汽化形成的,“热气”是液化形成的 D、“冷气”和“热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水滴
-
7、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沸腾要吸收热量,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所以不需要吸收热量 B、液体蒸发时要放出热量,沸腾时温度不变 C、蒸发时物体温度降低,沸腾只有达到沸点时才能发生 D、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液体表面和内部进行
-
8、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 B、乙和丙声音的音色相似 C、丙声音的响度最大 D、丁声音属于噪声
-
9、关于描写声的诗词,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指声音的响度没变 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C、“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是由笛子的振动产生的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
10、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时间t一定时,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 B、当路程s一定时,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 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 D、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
-
11、2024年9月22日7时30分,2024太原马拉松赛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鸣枪起跑。如图所示的是参赛选手在迎泽大桥上奔跑的情景,若认为迎泽大桥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奔跑中的运动员 B、桥下的汾河水 C、道路旁陪跑的观众 D、路旁的路灯
-
12、下列几种估测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50℃ B、电瓶车正常行驶速度约为25m/s C、某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7dm D、中学生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约2s
-
13、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操作方式正确的是( )A、
B、
C、
D、
-
14、对下列图中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A、甲图: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会带上正电荷,在这个过程中玻璃棒失去了电子 B、乙图:A中正电荷可以通过金属棒流向B,使B中的金属箔带同种电荷而张开 C、丙图:摩擦后的气球能够吸引细水流,是因为异种电荷具有相互吸引的性质 D、丁图:用细绳悬挂的轻质泡沫塑料小球相互排斥,则两小球一定带有同种电荷
-
15、S195型号柴油机在我国工农业生产中曾被广泛应用。用其做动力犁地时工作效率η为40%,耗油量为每小时5kg。工作过程中,为防止柴油机温度过高,采用循环水冷却,其散热器中装有10kg的水,如图所示为测得的柴油机开机后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柴油的热值q=4.3×107J/kg,)求:
(1)工作1小时消耗的柴油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Q放?
(2)工作1小时柴油机对外输出的有用机械功W?
(3)1标准大气压下从开机至水箱内的水“开锅”(沸腾),水吸收的热量Q吸?
-
16、天然气灶使用方便、经济环保。小明用天然气灶给2kg、温度为20℃的水加热。(天然气的热值为4.2×107J/m3)请解答下面的问题:(1)、完全燃烧0.02m3天然气放出多少热量?(2)、若这0.02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60%被水吸收,则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J?(3)、水的温度升高了多少℃?
-
17、小丽同学做物理实验时,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1)、小丽连好上图甲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两灯都不亮,电压表有偏转。已知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_________;A、灯断路 B、灯断路 C、灯短路 D、灯短路(2)、如图乙是排除故障后用电压表测电压时指针偏转的情况,发生该现象的原因是;(3)、分别测出AB、BC、AC间的电压并记录在表格。仔细观察表格后,小丽发现 , 因此她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电压都相等。为了验证该结论是否具有无普遍性,她还应选用两个规格(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灯泡,再次实验并记录;
数据
表格
1.4
1.4
2.75
(4)、小明和小华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了节省时间,利用原来的电路图,在测两端的电压时,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把接线改接到C接点上,这个方法(选填“能”或“不能”)测出两端的电压,理由是。 -
18、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中,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如图甲所示,在M、N两点之间分别接入不同的电阻丝,其规格如表所示:
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A
镍铬合金
0.5
0.5
B
镍铬合金
1.0
0.5
C
镍铬合金
0.5
1.0
D
锰铜合金
0.5
0.5
(1)、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来比较电阻的大小,这种实验方法叫法;(2)、选用编号为A、B的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可以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的关系;(3)、然后老师做了图乙所示的实验,将开关闭合,灯泡发光较亮;当用酒精灯加热金属灯丝后,发现灯泡的亮度变暗,电流表读数变小,这种现象说明导体的电阻跟有关。 -
19、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本领。用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来加热水和煤油,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整个实验操作无误。(1)、加热前,在一个烧杯中倒入240mL的水,为了顺利完成实验,需要在另一个相同烧杯中倒入mL的煤油(ρ水=1.0×103kg/m3 , ρ煤油=0.8×103kg/m3);(2)、实验中第1、2两个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组别
液体
质量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
1
水
200
25
40
13.5
煤油
200
25
40
6.5
2
水
200
25
40
12
煤油
200
25
40
5.5
图乙是第1组同学绘制的“吸收热量—时间”和“温度—时间”图象,能正确描述该实验真实情况的图像是(选填序号)。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的吸热能力强;
(3)、本实验中,通过比较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4)、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物理学中引入来表示不同物质在这种性质上的差异。 -
20、课堂上同学们想探究滑动变阻器能否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灯泡两端的电压。要求滑动变阻器向右移动时能使灯L变暗,电压表测量L两端的电压。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