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2015年9月3日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飒爽军姿,告知全世界,威震小日本,展我军威,扬我国威…(此处略去929个字)于是乎我感慨:“我是中国人,我骄傲”。请让我们重温经典。习大大温情问候:“同志们辛苦了”,人民解放军坚定回应:“为人民服务!”。

    (1)、习大大和人民解放军的声音是通过传到现场观众的耳内。
    (2)、习大大乘坐的国产“红旗牌”轿车1min内匀速通过的距离是300m,那么小轿车的速度为 km/h。
    (3)、以“70”造型中的任何一架飞机作为参照物,其他飞机都是 的。
    (4)、被中国民众亲切地称为“彭麻麻”的“彭妈妈”是著名歌唱家,她演唱的《我们是黄河泰山》《父老乡亲》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她的歌声悦耳动听,是指她的声音的 好。
  • 2、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小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耳罩。他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他设想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___________方案;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听到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一边后退,直到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3)、小明选择方案,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响度

    较响

    较响

    距离/m

    1.5

    2.5

    0.5

    (4)、本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的测量方法,实验过程中在比较不同材料时声源响度应(选填“随材料而改变”或“保持不变”)。
  • 3、如图甲是小明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老师让同学们在烧杯上盖上硬纸板,以减少热量散失。

    (2)小明在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3)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4)从图像中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水在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

    (5)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写出一条即可)

  • 4、如题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释放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从A点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小车的平均速度是通过间接测量的方法测得的,其测量原理是
    (2)、除了刻度尺,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还有
    (3)、实验测得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AB=1.6s,从A滑到C的时间tAC=2.4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BC=m/s;
    (4)、实验时,发现小车的速度很快,不便于测量时间,则应采取的操作是
  • 5、知识梳理是物理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当我们学完一章后,应及时进行知识梳理。通过梳理,可以将众多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有序的知识结构,不仅有利于记忆,而且还有利于理解和应用知识。梳理知识有很多形式,除了提纲形式,还有树形结构图。请仿照声音的特征的范例,在方框内梳理下面热学部分知识点:物态变化、汽化、液化、凝固、凝华、液→气、气→液、气→固、液→固、蒸发、水结冰、露、霜。

  • 6、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选填“甲”、“乙”或“丙”)为液态,该物质由丙直接变成乙的过程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叫 ,此过程是(填“吸热”或“放热”)。

  • 7、
    (1)、如图所示,公安机关在扫黑除恶专案侦破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所遗留的脚印进行了测量,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犯罪嫌疑人”的脚长大约为

    (2)、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观察图中温度计,其示数为

  • 8、人能感知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在20Hz~20000Hz之间。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填声音强度的单位),否则就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
  • 9、在物理学中,物体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速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 10、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 B、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始终相同 C、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D、编钟停止振动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
  • 11、如图的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汽车的“倒车雷达”利用的是次声波传递信息 B、市区禁止鸣笛,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由同一示波器显示的两种波形可知,这两种声音音调和响度都相同,音色不同 D、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钟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振动减弱
  • 12、如图是海波和蜡烛的熔化实验图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在第2min时是固态 B、甲在ab段不吸收热量 C、甲的熔点是48℃ D、乙是蜡烛
  • 13、生活中需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
    A、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 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C、永州地区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 D、人正常步行1min约能走2 km
  • 14、如图所示四幅图中,由凝华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
    A、春天来了,冰雪消融 B、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C、寒冬季节,户外的“雪人”变小 D、寒冬,窗玻璃上冰花剔透
  • 15、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  )
    A、温度保持不变,放出热量 B、温度保持不变,吸收热量 C、温度上升,吸收热量 D、温度下降,放出热量
  • 1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R1R2为两个定值电阻,其中电阻R2=20Ω。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3A;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电流表示数变为0.9A。求:

    (1)、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通过R2的电流I2
    (2)、电源电压U
    (3)、电阻R1的阻值。
  • 17、某工厂采用热效率高的卧式燃煤锅炉烧水,将4000kg水从25加热到75 , 该锅炉烧水的效率为70%,所用烟煤的热值约为3×107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试求:

    (1)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烧这些水锅炉需要消耗烟煤的质量是多少?(假设烟煤完全燃烧)

  • 18、晓丽同学采用“伏安法”测量某定值电阻Rx的阻值。

    (1)、实验中晓丽将电阻接入电路中,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经检查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指出来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
    (2)、正确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某一位置,电压表的示数为2.7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示数为A;则此次可计算出电阻Rx=Ω;继续进行多次测量,其目的是
    (3)、实验结束后晓丽想利用原实验器材进行其他实验,可以做的实验是
  • 19、某小组在“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实验用到的定值电阻分别为5Ω、10Ω、15Ω、20Ω和25Ω。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甲图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电流变大)
    (2)、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3)、图乙是改正故障后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上述实验中,晓丽用10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接着把R换为5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应向端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V;
    (4)、要完成该实验的所有数据,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是Ω。
  • 20、晓丽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UAB/V

    UBC/V

    UAC/V

    1.2

    1.6

    2.8

    (1)、连接电路前,晓丽发现电压表指针如图乙所示,这是因为
    (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
    (3)、晓丽正确测出了R1两端的电压,在测R2两端的电压时,晓丽打算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此操作会导致电压表出现的现象是
    (4)、晓丽正确完成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中,同组的晓悟同学认为实验存在不足,改进的方案是:。再次实验测量出AB两点间电压表示数为2.8V,BC两点间电压表无示数,由此可知,电路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上一页 128 129 130 131 13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