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当兔子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后,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在龟兔赛跑的全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乌龟的速度始终大于兔子的速度 B、兔子的速度始终大于乌龟的速度 C、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 D、乌龟的平均速度小于兔子的平均速度
  • 2、你对现所处在的教室中一些数据进行了估计,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监考老师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所在的考场气温约为5 C、安静的考场声音等级约为90dB D、考场的课桌高度约为80cm
  • 3、如图所示,R1=30Ω,小灯泡L正常工作电压为3V,正常工作电流为0.3A,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求:

    (1)S1、S2都断开时,小灯泡L正常发光,求电源电压;

    (2)S1闭合,S2断开时,求电流表的示数;

    (3)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变为0.6A,求R2的阻值。

       

  • 4、某家庭用的燃气热水器,容积为20L,装满水后从10℃加热到60℃,完全燃烧了0.21m3的煤气。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107J/m3。试求:
    (1)、容器装满水后水的质量为多少?
    (2)、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4)、该热水器烧水的效率是多少?
  • 5、在“测量电阻”的实验中,小亮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小灯泡变亮,且导线不交叉)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小亮移动滑片,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选填“测量电阻短路”或“测量电阻断路”);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到某一位置,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的读数为V,要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应将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4)、小亮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小灯泡的I﹣U图像如图丙所示,小灯泡的I﹣U图像出现弯曲的原因是
  • 6、现要测定标有“3.8V,0.3A”字样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值。给你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下:3V和12V的电源各一套(电源电压恒定),开关一只,导线若干,标有“50Ω,1A”和“10Ω,1A”的滑动变阻器各一只,量程为0.6A和3A的电流表各一只。量程为3V和15V的电压表各一只。应选用V的电源;电压表的量程应选择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应选择
  • 7、请按电路图将实物图中的各元件连成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 8、“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分子加快,说明周边的气温突然
  • 9、如图所示,定值电阻R1=15Ω,R2=10Ω,开关S闭合时,R1与R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U1、U2 , 通过的电流分别是I1、I2 ,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I1∶I2=3∶2 B、I1∶I2=2∶3 C、U1∶U2=3∶2 D、U1∶U2=2∶3
  • 10、在图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会出现的后果是

    A、电流表与电压表被烧坏      B、电流表与电压表都不会被烧坏 C、只有电压表会被烧坏      D、只有电流表会被烧坏
  • 11、在下列四幅图中的四个电路中,电流表的接法正确的是
    A、 B、 C、 D、
  • 12、取一个橙子,把铜片、铁片插入其中,就制成了一个水果电池。用电压表测量电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片是水果电池的正极 B、该水果电池的电压是3V C、电压表所用量程的分度值是0.5V D、两个相同水果电池串联后可提供更高电压
  • 13、小华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物理课本的长度进行了多次测量,得到的测量记录分别是25.82cm、25.81cm、25.72cm、25.83cm。则课本的长度为(  )
    A、25.83cm B、25.82cm C、25.81cm D、25.80cm
  • 14、利用手机北斗导航可以记录运动轨迹。小明记录某次骑行情况如下:开始时以5m/s的速度骑行20min进行热身训练,在路旁休息10min后,接着又用时30min骑行了10km抵达目的地。求:

    (1)热身训练阶段小明骑行了多少米?

    (2)骑行开始到抵达目的地,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

  • 15、某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小明在窗外敲玻璃时,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到同样的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并靠在玻璃板的左侧;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出,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玻璃板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来反映的。
    (2)、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出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这一操作不当有关,应做的改进是

    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cm

    单层

    79

    78

    82

    80

    73

    84

    84

    82

    81

    80

    80.3

    双层

    20

    23

    24

    24

    24

    25

    22

    22

    21

    25

    23

    (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4)、请你说出房屋使用双层玻璃的一个优点:
  • 16、实验:测量小车的运动的速度

    (1)实验器材:小车、刻度尺、电子表、斜面、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小车从A位置运动到C位置,图中圆圈里记录的是小车到达A、B、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圆圆里的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小车在AB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AB=m/s , 在B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BC=m/s , 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AC=m/s

    (3)通过分析图中所给信息可以判断: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 17、中国铸币发展史源远流长,如图所示,“钱范”是古代铸造钱币所用的模具,由正、背两块组成,内部均刻有图文。铸币时,合上正、背两块,将液态金属灌入其内,待液态金属凝固后取出,即可得金属钱币。如表提供两种材料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请回答:

    材料

    熔点t/℃

    660

    1538

    (1)、已知铜的熔点为1083℃,若想复刻铸造纯铜钱币,应选择表中哪种材料制作“钱范”?为什么?
    (2)、根据所选“钱范”的材料,写出所灌注铜液的温度不能超过多少摄氏度?为什么?
  • 18、“国庆”长假,小梦一家驾车游玩。途经晋祠特大桥时,小梦心想:“怎样才能知道这座大桥的长度呢?”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简要地写出测量大桥长度的两种合理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 19、如图所示的两个声音的波形图,从物理学的角度讲,(选填“甲”或“乙”)属于噪声。

  • 20、如图所示是小宇测量铅笔长度的示意图,小宇特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读数,正确的角度应该是图中的(选填“甲”“乙”或“丙”)。

上一页 124 125 126 127 12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