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图甲为我国古代的“节能灯”——“省油灯”,图乙为其部分剖面示意图。燃灯前,向注水孔缓慢注入冷水,让空气及时排出。燃灯时,水 (选填“吸收”或“放出”)燃烧产生的热量后不断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使灯碗和灯油温度较低,灯油蒸发速度 (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以达到省油的目的。

  • 2、如图,闭合开关,两灯正常发光,请在圆圈中填入合适的电流表或者电压表。

       

  • 3、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我国卫生部发布《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统计表明,我国每年有7亿人正在遭受二手烟的危害.那么我们能闻到二手烟是现象。荷叶上两滴水珠相遇时会自动结合成一个较大的水珠,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 4、如图是一种湿度测试仪的电路,R0为定值电阻,R为湿敏元件(阻值随湿度增大而减小,电路图符号)。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环境湿度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 B、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C、电流表A2与电流表A1的示数之差不变 D、电压表与电流表A1的示数之比不变
  • 5、重庆一中物理小组的同学做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实验中使用三根粗细相同的电阻丝,A、B两根电阻丝长度相同,C电阻丝的长度是A、B的两倍,其中A是锰铜合金丝,B和C是镍铬合金丝。

    (1)、小艾同学将编号为A、B的电阻丝两端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发现接B电阻丝时,灯泡明显变暗,可得出结论: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有关;
    (2)、小依同学利用B、C两根电阻丝完成实验,能得出实验结论: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长度越长,电阻越
    (3)、小钟找来一根与电阻丝C完全相同的电阻丝D,将其对折后接入电路,观察灯泡亮度并与直接接入电阻丝B时灯泡亮度做对比,得出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选填“大”或“小”),电阻越大;
    (4)、如图1所示,小钟同学把C电阻丝两端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若用酒精灯对C电阻丝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小灯泡亮度会变暗,说明导体的电阻大小还与有关;
    (5)、实验中通过观察小灯泡亮度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这种实验方法叫做
    (6)、小依同学采用了几支相同的铅笔(铅笔芯为导体),分别连接了如图2A、B、C所示的电路图,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将这三图小灯“从亮到暗”排序是(用字母表示)。

  • 6、如图所示是“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

    (1)烧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在瓶塞未跳起前,瓶内气体的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通过(选填“热传递”或“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瓶内气体的内能;

    (2)继续打气,当瓶塞跳起时,观察到瓶口有“白雾”出现;这是因为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后,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的缘故;

    (3)我们发现,用这种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时,能量是在能和能之间相互转化的。

  • 7、如图所示,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图甲:灯泡不亮,用测电笔分别测试a、b、c、d四点,只有测d点时氖管不亮,则故障是灯泡断路 B、图乙:人会发生触电事故 C、图丙:电线绝缘皮破损,容易造成短路,此时空气开关(熔断器)会迅速切断电路 D、图丁: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测电笔的笔尾
  •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太阳能路灯

    如图甲所示是某路道两边的太阳能路灯,它由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24V的蓄电池组、LED发光二极管、灯杆及灯具外壳组成,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乙,工作时能量流程图如图丙。该灯杆顶端是太阳能电池板,白天光线强时,太阳能电池板为蓄电池充电,夜晚光线弱时,蓄电池为LED灯供电照明。

    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晶体硅,它的基本原理是光电效应。光照射到某些物质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这类光致电变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光电效应分为外光电效应和内光电效应。外光电效应是指被光激发产生的电子逸出物质表面的现象,只有入射光的频率高于一定值时,才能激发电子逸出物质表面;内光电效应是指被光激发所产生的电荷仍在物质内部运动,但使物质的导电能力发生变化或在物体两端产生电压的现象。

    LED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它具有工作电压低(2~4V)、耗能少、寿命长、稳定性高、响应时间短、对环境无污染、多色发光等优点.它与普通的白炽灯发光原理不同,是把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因而其发光效率较高,是新一代固体冷光源,将逐步取代传统光源。

    (1)、乙图中,当白天光线强时,S与接通(选填“b”或“c”),太阳能电池板是利用(选填“内”或“斜”)光电效应工作的。
    (2)、LED灯主要由(选填“导体”、“半导体”或“超导体”)材料制成。它之所以节能,被称为冷光源,是因为电热转换损耗的能量较白炽灯(选填“高”或“低”)。
    (3)、为使LED发光二极管正常工作,应将几个LED发光二极管(选填“串联”或“并联”)才能安全使用。
  • 9、如图所示实验,在橡胶塞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气的温度升高 B、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增加 C、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气体 D、这个实验基本展示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
  • 10、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时,小欢利用两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测得前3组数据,用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测得第4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物重G/N

    动滑轮G/N

    钩码上升高度h/m

    动力F/N

    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s/m

    滑轮组机械效率η%

    1

    1

    0.5

    0.1

    0.7

    0.3

    47.6

    2

    2

    0.5

    0.1

    1.1

    0.3

    60.6

    3

    4

    0.5

    0.1

    2

    0.3

    4

    4

    1

    0.1

    /

    0.5

    50.0


    (1)在实验中,测量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匀速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读出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第3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由表中第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有关;

    (3)由表中第3、4组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摩擦和有关,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克服摩擦所做的额外功J。

  • 11、在穗港码头,小爽看到工人利用斜面把货物推到车上,联想到上物理课时老师讲过的知识,小华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华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B.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小爽同学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于是他用同一块木板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斜面倾角θ

    物块重量G/N

    斜面高度h/m

    沿斜面拉力F/N

    斜面长

    s/m

    有用功

    W/J

    总 功

    W/J

    斜面的机械效率

    300

    5.0

    0.6

    4.2

    1.2

    3.0

    5.0

     

    300

    3.0

    0.6

    2.5

    1.2

    1.8

     

    60%

    450

    3.0

    0.8

    2.8

    1.2

    2.4

    3.4

    71%

    (1)根据表格中数据,第①次实验斜面的机械效率为%,第②次实验中总功为J;

    (2)要验证小爽的猜想A,必须对比第1和2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放在斜面上的物体的重力(填“有”或“无关”);

    (3)要验证小爽的猜想B,必须对比第2和3次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斜面倾斜角越(填“大”或“小”),斜面越省力,斜面的机械效率越(填“高”或“低”)。

  • 12、如图所示,一名体重为600N、双脚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04m2的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要用滑轮组在10s内将300N的重物匀速提升1m。

    (1)未拉绳子前,他站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2)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式并在绳的末端标出力的方向;

    (3)若匀速提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拉力F多大?

    (4)拉力的功率多大?

  • 13、如图所示,要用最小动力F搬动石块,画出F的示意图。

  • 14、如图所示,拿一个大口玻璃瓶,瓶内装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通过塞子上的开口往瓶里打气。

    (1)塞子从瓶口跳起来的前后对比,塞子的机械能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瓶内出现白雾,该现象的原因是:瓶内的空气膨胀做功时,内能 (选填“增加”或“减少”),温度 (选填“升高”或“降低”),使瓶内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成小水珠。

  • 15、如图所示,用F1的力,直接将物体B匀速提升h,F1做功40J;若借助斜面用F2的力沿斜面方向把同一物体B匀速提升相同高度。B沿斜面通过距离为s=2h,斜面的机械效率是40%,则

    (1)F2做功为 J;

    (2)比较两次拉力F1F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若s=2m,B与斜面的摩擦力为 N。

  • 16、某人用力抬起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匀质杠杆的B端,F始终与直杆垂直,如图所示,则在抬起直杆的过程中

    A、F逐渐变大 B、F逐渐变小 C、F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 17、如图所示是某种晶体加热熔化时,它的温度T随时间t的变化图线,由图可知:(  )

    A、图线中间平坦一段,说明这段时间晶体不吸收热量 B、这种晶体熔化过程所用时间是6min C、AB两点物体有相同的内能 D、在图线中的AB段,物体吸收的热量增大了分子势能
  • 18、下列关于如图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压紧的两铅块,下面悬挂重物也分不开,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 B、乙图中,水沸腾后,软木塞被推出,软木塞的内能转化为它的机械能 C、丙图中,给瓶内打气,瓶塞跳出时,瓶内出现白雾,是由于瓶内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而产生的水蒸气 D、丁图中,弹簧测力计把一块玻璃板拉出水面时,示数变大,说明了分子间存在引力
  • 19、如图所示,小明分别使用甲、乙、丙、丁四种机械匀速提升物体(绳长不变),测得拉力和物体M、N所受的重力如表所示,则(  )

    F

    F

    F

    F

    GM

    GN

    5.5N

    12N

    5.5N

    8N

    5N

    10N

    A、甲的机械效率比丙的大 B、乙、丁的机械效率相同 C、使用丙提升物体M时省力 D、实验测得的数据无法算出机械效率
  • 20、海权握,国则兴,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障。如图所示,飞行员驾驶“歼﹣15”舰载机从 “辽宁号”航空母舰甲板上腾空而起,加速上升。下列关于飞行员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 B、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 C、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D、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上一页 944 945 946 947 94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