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是自然界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海洋及江河湖泊中的水蒸发吸热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上升过程中遇到冷空气会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 C、小冰晶在下降过程中遇到暖气流会液化成小水滴而形成雨 D、因为自然界水是循环的,所以人类不必担心水资源枯竭的问题
  • 2、甲、乙两同学在一段平直道路上学自行车,他们从同一地点O同向出发,两位同学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20~80s内,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比甲晚20s出发,且甲运动的速度为3m/s C、当t=40s时,甲、乙第一次相遇,相遇时距离O点120m D、0~60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6m/s
  • 3、如图所示,在严寒的冬天,小明起床后发现窗户的玻璃上结上了美丽的冰花。关于该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冰花的形成需要吸热 C、冰花在玻璃窗的室外一侧 D、冰花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 4、唐代诗人李绅的诗作《悯农·其一》中有:“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秋收季节,农民为了尽快减少稻谷中的水分,以便于长时间保存,会把刚收的稻谷摊开晾晒,如图所示。摊开稻谷可以加快水分蒸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B、提高了水的温度 C、减小了水的体积 D、加快了水面上方的空气流速
  • 5、小丽和妈妈自驾去姥姥家的路上,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则关于图示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8km是指小丽和妈妈驾车驶出哈尔滨18km B、40是指机动车限速40m/s C、若小丽和妈妈驾车从该标志牌到达哈尔滨用时25min,则该车已经超速 D、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小丽和妈妈驾车从此处至少需0.48h到达哈尔滨
  • 6、如图所示是自制温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温度计是根据酒精热缩冷胀的原理制成的 B、若看到吸管中液面升高说明外界气温升高 C、若看到吸管中液面下降说明外界气温升高 D、若吸管越粗看到吸管中液面变化就越明显
  • 7、下列估测的数据,最接近于实际的是(  )
    A、考生正常步入考场的速度约为10m/s B、考场里安静作答时声音分贝数约为90dB C、一支全新的2B铅笔长度约为18cm D、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5s
  • 8、人眼对观察到的景物有暂时的“记忆”,在外界景物消失后,视神经对它的印象还会延续0.1s左右,这种特征叫视觉暂留。例如在一张白色卡片纸的正、反面分别画上鸟笼和鸟,让卡片纸快速旋转,当正、反两面交替出现在眼前的时间间隔在0.1s之内时,人眼就能看到鸟在笼中的现象(图甲)。一些城市地铁行驶在某些区间时,乘客能看到窗外出现清晰的动态广告,往往也是利用了视觉暂留的原理。某段地铁内隧道广告的制作方法如下:在隧道侧壁与车窗相同高度处,沿运行方向每经过距离d,安装一块大小相同的广告灯箱,如图乙。灯箱采用频闪方式实现亮、暗交替,且工作时各灯箱亮、暗同步变化(人的视觉暂留时间以0.1s计算)。

    (1)、以运行的地铁为参照物,窗外的广告牌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要实现时长15s的广告效果,至少需要安装块广告灯箱;
    (3)、在安装灯箱时,需调节灯箱发光频率f保证车运动到相应广告牌位置时广告牌发光;已知地铁运行速度为15m/s,两个广告牌之间允许的最大间隔是m,乘客能看到流畅稳定的广告画面;
    (4)、灯箱安装好后,调节灯箱发光频率f,控制地铁速度v,当它们满足下述哪种情况时,乘客能看到流畅稳定的广告画面?答:________;
    A、f=5Hz,且v=df B、f=10Hz,且v=12df C、f=20Hz,且v=df
    (5)、座位上乘客发现正常显示的广告画面突然向地铁前进方向缓慢移动,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种即可)。
  • 9、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千百年来,人类对月球充满了好奇。对月球的探索从未停止。中国在人类探月的航空航天事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2018年12月8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成功着陆,并传回了珍贵的月面照片,这是我国登月探索路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嫦娥四号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月球自转的周期相同,所以月球总有一面背对着地球,这一面称之为月球背面。着陆在月球背面的探测器由于受到月球自身的遮挡,无法直接实现与地球的测控通信和数据传输。而“鹊桥”中继星则将为嫦娥四号搭建地月信息联通“天桥”。

    (1)、运载火箭使用的液态燃料是通过降低温度和的方法使燃气液化而形成的;
    (2)、火箭发射时,会产生频率低于20Hz的(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3)、航天器外壳的材料,要求轻巧、耐高温,熔点(选填“高”或“低”);
    (4)、为了防止航天器在发射后与大气层摩擦过热而烧毁,通常在航天器外壳的表面上涂上一层固体烧蚀材料。烧蚀材料在高温、高压气流的冲刷下会发生热解,同时发生熔化、汽化或(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可以(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量,起到保护航天器的作用;
    (5)、由于月球的遮挡,月球背面的着陆器和探测器无法与地球直接传输信息(信息的传递可类比于光的传播),“鹊桥”中继星应该位于图中(选填“A”或“B”)位置时,可起到信息中转作用;
    (6)、已知无线电波在太空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当“鹊桥”卫星距离地球约4.5×108m时,地球控制中心向“鹊桥”卫星发出无线电波指令,需要s时间,“鹊桥”卫星会收到指令。

  • 10、
    (1)、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400℃,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碘的沸点为184.3℃.为了观察碘升华现象,如图甲、乙设计中,更合理的方案是 , 此方案可防止碘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凤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了下列实验: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块干冰,观察到水中很快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气,如图丙所示。实验中,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干冰形成的,白气是形成的。(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如图所示,数轴上t2、t3两点分别表示标准气压下某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如果该物质I区域的状态变为Ⅱ区域状态,则该物质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此过程要(选填“吸热”或“放热”)。若选用该物质作为温度计中的测温物质,此温度计能够测量的温度范围是(选填字母)。

    A.小于tA             B.tA与tB之间             C.大于tB             D.都可以

  • 11、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行驶,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题图所示。在t=10s时两车相距为50m;t=20s时两车刚好相遇,求:

    (1)、0-20s乙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m;
    (2)、0-10s甲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3)、请判断从t=10s还是t=20s时刻开始,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向西行驶的,并说明理由。
  • 12、如图所示是某高速路上的一个区间测速的相关标识,区间测速的基本原理:通过监控摄像头获取车辆到达区间测速起点的时间、车辆到达区间测速终点的时间,结合区间距离计算平均车速,用来判定车辆是否超速。假设某车辆以70km/h的速度进入如图所示的区间测速路段,行驶了一段距离后,又以100km/h的速度行驶了0.2h,然后再以70km/h的速度继续行驶直至离开该区间测速路段,求:

    (1)、汽车以100km/h的速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km;
    (2)、汽车前后以70km/h的速度行驶的总时间是多少h;
    (3)、通过计算说明在该区间测速路段,该车辆的平均速度有没有超出限定速度。
  • 13、如图甲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除了图甲中所示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该实验原理是 , 为了增加小车下滑时间,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可将垫块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选填“小”或“大”);
    (4)、小车通过AB段时测得时间tAB=1.6s,AC段时测得时间tAC=2.8s,则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5)、实验中,测量小车在AB、AC不同路程上的平均速度,目的是为了_________。(选填字母)
    A、求速度的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B、探究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速度变化的规律
    (6)、如图乙是小脉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s-t关系图象,能大致描述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运动情况的图象是(选填“①”“②”或“③”)。
  • 14、在实践活动中同学们用小纸锅烧水,如图甲所示。为什么水能烧开而纸锅不会燃烧呢?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开始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如图乙,在安装实验器材调整铁圈A高度时(选填“需要”、“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需要计时,记录温度并观察现象。加热时当观察到水中的气泡情况如图丙所示,这是沸腾(选填“前”或“后”),气泡中含有大量的(选填“空气”或“水蒸气”);
    (3)、图丁中是两名同学根据各自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他们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则a、b图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4)、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为了验证这一结论,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并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5)、交流评估环节中,同学们提出了观点,纸锅烧水实验中,纸锅不会燃烧的原因是:纸的着火点(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水的沸点,水沸腾后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6)、同组的小鸿继续探究水沸腾的条件如下图所示,大烧杯和小试管里都装有水,给大烧杯中的水加热,能正确反应大烧杯和小试管中甲、乙温度计示数变化的图像是_________。(选填字母)

    A、 B、 C、
  • 15、下面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测量工具,请回答问题:

    (1)在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小明的实验操作如图甲所示,不当之处是;改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测得水的温度是℃;

    (2)如图丙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正确放置的是(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cm;

    (3)如图丁所示,停表的示数为s。

  • 16、
    (1)、如图所示,物体AB通过小孔O在虚线处的光屏成像,请作出AB的像A'B'

    (2)、大货车周围有很多视野盲区,我们要尽量远离。如图所示是一辆大货车的车头,A点表示货车司机的眼睛,B点表示挡风玻璃下边沿,请画出一条关键光线找到车头正前方路面上的的视野盲区,并正确标注光线方向。

    (3)、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成30°,请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4)、如图,我国敦煌的塔式光热电站通过平面镜把太阳光反射后会聚到吸热塔,其中某束光的传播路径如图所示,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 17、车速过快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为限制车速,常常在下坡路段设置减速带。如题图所示是有减速带的斜坡示意图,在斜坡上共有7根减速带,相邻两根减速带间的距离均为50m。现有一辆车长为20m的大货车沿斜坡驶下时,平均车速被减速带限制在10m/s=km/h,以下行的货车为参照物,减速带是(选填“静止”或“运动”)的,从到达减速带开始到大货车完全驶离第7根减速带至少需要s(减速带的宽度不计)。

  • 18、小凤测量出同一辆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四次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后,在坐标纸上描出图中对应的a、b、c、d四个点,如题图,其中速度最大的是点,速度相同的两次是b和 , a、c两点速度之比是

  • 19、如题图,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其中李白在月光下的影子是由于光的形成的,而他通过杯子中的酒形成的倒影则是由于光的形成的。雨后晴朗的夜晚,迎着月光前行,为了不踩到积水,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地上发亮的是水坑,这是因为地上水坑的水面发生了(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 20、小明洗澡时发现浴室的两根水管管壁上,一根布满了水珠,一根完全见不到水珠(如图),布满水珠的是(选填“热水”或“冷水”)管;水珠的形成是(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此过程需要热。

上一页 867 868 869 870 87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