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表述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
    A、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B、物理学家马德堡最早用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C、科学家托里拆利最早完成了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 D、当物体漂浮在水面时,不适用阿基米德原理
  • 2、如图所示,洗手盆底部的出水口塞着橡胶制成的水堵头,则正确的是(  )

    A、水堵头不受水的压力作用,但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B、水堵头不受水的压力作用,也不受水的浮力作用 C、水堵头受水的压力作用,不受水的浮力作用 D、此时水堵头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 3、蛟龙号在探测海洋时,从水面开始沿竖直方向匀速下潜,第20s时潜至300m的深度并悬停在此处。这时蛟龙号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经过3.8s后收到信息。(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求:

    (1)蛟龙号下潜的速度;

    (2)悬停处距离海底的深度;

    (3)若蛟龙号在300m深度处水平前进一段距离后,又以原来下潜速度匀速下潜并同时发射超声波,经过3.6s接到回声信号,那么请计算该海域的深度是多少?

  • 4、为了保证城市正常供水、减少水资源浪费,素有“城市血管医生”的听漏工常常在凌晨一点左右,利用听音棒检查地下水管是否漏水(如图所示),耳朵贴在听音棒上听声说明(选填“气体”“液体”或“固体”)可以传声,用沥青铺设的路面,与水泥路面相比较软,可减小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颠簸,从而在处减弱噪声;沥青路面上还有许多微型小孔,这些小孔能吸收声音,可较好地在中减弱车辆产生的噪声。

  • 5、根据下列学科实践活动,回答问题。

    自制定值电阻改装家用灯泡

    小明家里灯泡坏了,他在网上购买了一个与原来灯泡外形相似的灯泡,如图甲所示。

    [设计与制作]

    (1)若将此灯泡直接接入家庭电路中,灯泡会烧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给灯泡(串/并)联一个Ω的定值电阻;

    (2)小明想自制这个定值电阻,他找到一卷电阻丝,规格如图乙所示。已知定值电阻的阻值和其长度成正比,则需截取cm的电阻丝,并将其绕制在(陶瓷/铜)管上完成制作,如图丙所示。

    [检验与测试]

    (3)完成电阻的制作后,小明想通过测量验证该电阻是否达到他算得的阻值。他利用电源(3V)、滑动变阻器0~10Ω、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开关及导线若干设计了方案1,如图丁所示。

    ①小明发现方案1无法进行,原因是

    ②小明又找来电阻箱0~999.9Ω , 设计了方案2和方案3,如图戊所示。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他选择了方案 , 要快捷的测出Rx的阻值,他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

    (4)小明用两根带有鳄鱼夹导线,将制作好的电阻与灯泡一起接入家庭电路。闭合开关,发现自制电阻立刻烧断。

    [反思与评价]

    (5)小华认为小明利用自制定值电阻改装家用灯泡的整个过程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请你从安全用电的角度提出一点建议:

  • 6、如图是校园智慧门禁系统,采用“人脸识别”与“刷卡识别”两种通行方式,“人脸识别”匹配成功(S1开关闭合)或“刷卡识别”匹配成功(S2开关闭合)后,电动机均能工作,闸门打开。夜晚光线较暗时,人靠近闸机(光控开关S3自动闭合),摄像头开启补光灯。符合上述情况的电路是(  )

    A、 B、 C、 D、
  • 7、如图甲所示,小丽在透明塑料板下放了一张爱心的图案,用丝绸裹住手指,均匀撒上木屑,竖起塑料板轻敲,如图乙所示,这个过程模拟了静电复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板是导体 B、摩擦后的塑料板和丝绸带上了同种电荷 C、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D、木屑留在塑料板上是由于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 8、将气球吹大,用夹子把口封紧,剪取6段吸管,用胶带把它固定在气球上。将一根细绳穿过吸管水平拉直,两端固定。把气球封口的夹子松开,气体向后喷出,气球向前运动,运动过程中气球与吸管保持相对静止。如图所示是气球运动时每隔0.5s的频闪照片,则气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过程中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AB之间为1.5m,则气球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m/s。

  • 9、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为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则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为:(  )
    A、1∶2 B、2∶1 C、9∶8 D、8∶9
  • 10、“旭日东升”这个词所描述的运动对象和参照物分别是(  )
    A、都是太阳 B、都是地面 C、地面;太阳 D、太阳;地面
  • 11、如图,某同学在洗水果时,将桔子和芒果放入水中,发现体积较小的桔子漂浮在水面上,体积较大的芒果沉在水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桔子的密度小于芒果的密度 B、桔子受到的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 C、芒果受到的浮力小于桔子受到的浮力 D、芒果排开水的质量大于桔子排开水的质量
  • 12、2023年10月中旬,道县28万亩晚稻陆续进入收割期。在晚稻收割时节,农机成了农户们的“得力干将”。如图所示,驾驶员驾驶着运水稻的车辆与收割机以同一速度向同一方向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运水稻的车辆是静止的 B、以运水稻的车辆为参照物,收割机是运动的 C、以驾驶员为参照物,收割机是运动的 D、以收割机为参照物,运水稻的车辆是静止的
  • 1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已知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电阻为10Ω,定值电阻R0阻值为8Ω,小灯泡L上标有“3V     1.5W”字样,求:

    (1)灯泡正常工作的电流是多少?

    (2)当S闭合,S1、S2都断开时,要使灯泡正常发光,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多大?

    (3)当S、S1、S2都闭合时,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是多少?

  • 14、如图所示电路中,小灯泡L标有“6V 3W”字样,R2=12Ω,当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8A,这时小灯泡L正常发光

    (1)灯光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多少?

    (2)电源电压是多少?

    (3)当S1、S2都断开时,小灯泡L的实际功率(灯丝电阻不变)。

  • 1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30Ω,闭合开关S1 , 断开开关S2 , 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闭合开关S1和S2 , 电流表A2的示数为1.2A,求:

    (1)电源电压U;

    (2)电阻R2的阻值。

    (3)闭合开关S1和S2时电路的总功率。

  • 16、在“测定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

    (1)本实验测量电功率的原理是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到阻值最大的位置,可以起到作用;

    (3)按图甲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选填“灯泡短路”、“灯泡断路”或“变阻器断路”);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处,电压示数为3.0V,则小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额定功率;为了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选填“左”或“右”)端移动,使电压表示数为3.8V,此时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 17、某同学采用“伏安法”测量某定值电阻Rx的阻值。

    (1)按图甲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处于状态,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至

    (2)闭合开关,发现往左移动滑片时,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你认为电路中存在的错误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改变电阻Rx两端的电压,进行了三次测量。在第三次测量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A。此时Rx的电功率是W;

    (4)根据三次实验数据可得,定值电阻Rx的阻值为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将电阻Rx换成小灯泡,重复上述实验,发现几次实验中,所测小灯电阻值相差较大,原因可能是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U/V

    1.5

    2.0

    2.5

    电流I/A

    0.31

    0.40

     

    电阻Rx

    4.8

    5.0

     

    Rx的平均值

     

  • 18、实验探究“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表1 电阻R=15Ω

    表2 电压U=2V

    电压U(V)

    1.5

    3

    4.5

    电阻R(Ω)

    5

    10

    20

    电流I(A)

    0.1

    0.2

    0.3

    电流I(A)

    0.4

    0.2

    0.1

    (1)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不变。在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应保持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法;

    (2)表1、表2是“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数据记录:

    分析表1数据,可得出结论

    分析表2数据,可得出结论

    (3)本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 19、根据电路图,将电路元件连成实物电路。

  • 20、画出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

上一页 785 786 787 788 78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