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面对生活中有关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高原旅行时有人会胸闷气短,因为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B、石块掉入水中会沉到水底,此时石块在水中仍然受到浮力作用 C、啄木鸟的喙又细又尖,可以增大压强,利于将树木啄破捉住里面的害虫 D、鸭子的脚掌又扁又平,可以减小压力,从而在松软的烂泥地上行走自如
  • 2、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质量相等的盐水和清水,小明取3个草莓先用盐水浸泡,然后放入清水中清洗,草莓在盐水和清水中的浮沉情况如图所示(草莓由盐水到清水带走的盐水和草莓质量、体积的变化均忽略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草莓a的密度小于草莓b的密度 B、草莓c在盐水和清水中所受浮力相等 C、草莓a在盐水和清水中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两容器中有草莓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
  • 3、如图所示是济南穿黄隧道工程所使用的大型盾构机,盾构机推进时,由液压装置使活塞杆根据需要伸出或缩回,其应用的物理原理主要是(  )

    A、阿基米德原理 B、帕斯卡定律 C、物体的浮沉条件 D、连通器原理
  • 4、在浮力压强的知识构建中,我们认识了很多古今中外的物理学家,他们推动物理学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下列物理学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阿基米德原理只适用于液体,不适用于气体 B、为纪念物理学家帕斯卡,将其名字作为压力的单位 C、托里拆利实验测得1个标准大气压能托起760mm水银柱 D、马德堡半球实验是历史上第一个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
  • 5、2023年1月10日上午,中国海军第43批护航编队从广东湛江某军港解缆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海上护航编队在行驶中,各舰距离较近时一般采用“前后”形式,而不采用“并排”形式,是因为“并排”形式两舰容易相撞,下列事例中与其原理相同的是(  )
    A、自制喷雾器 B、盆景自动供水 C、用吸管吸饮料 D、帕斯卡裂桶实验
  • 6、有一根弹簧,用5N的力拉它,总长度为12cm;若用10N的力拉它,总长度为14cm,求弹簧的原长为多少?
  • 7、如下图,题中已画出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请在(a)、(b)方框中分别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 8、完成下列光路图。

       

  • 9、如图将A、B两个核桃放在一起捏,A破了B没破,A破了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A、B接触处,A受到B对它的力(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B受到A对它的力。

  • 10、在跳水比赛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跳板也对运动员施了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力不能脱离而存在。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前者改变了跳板的;后者改变运动员的
  • 11、透过球形鱼缸看到水中的“鱼”要比真实的鱼(选填“大”或“小”),所看到的“鱼”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是鱼的(选填“实”或“虚”)像。
  • 12、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     )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 1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
  • 14、在放映幻灯时,想在屏幕上得到一个放大的钥匙的像,钥匙形状如A图示,则幻灯片应如何插法(     )

    A、 B、 C、 D、
  • 15、一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10 N,两人在水平方向分别用5 N的力拉测力计的挂钩和吊环,如图所示,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A、0 B、2.5 N C、5 N D、10 N
  • 16、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电流表应 (填“串联”或“并联”)在被测电路中。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接在甲图中的点;

    (2)小明同学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3)如表是小亮同学在实验中用两盏规格相同的灯泡得出的实验数据,他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请指出小亮的探究过程的两点不妥之处:

    A点电流

    B点电流

    C点电流

    0.16A

    0.16A

    0.32A

    (4)如果在实验中,电流表接入了0~3A量程,却错把读数按0~0.6A量程读成0.18A,则实际电流的是A。

  • 17、小明放学一进家门,就闻到妈妈炒菜的香味,这是现象,炒菜主要是通过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若一罐天然气用去一半,则剩余天然气的热值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8、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一只公鸡的质量约为20kg B、成人正常步行速度大约为10km/h C、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 D、教室里一盏节能灯的功率约为1kW
  • 19、探究液体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取质量相等的水和盐水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

    (1)实验中除了图甲的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和

    (2)分析图乙中水的图线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 水的沸点是℃。推断当时实验室的气压一个标准大气压;

    (3)对比图乙中两条图线可知,选用煮蛋可以更快地将蛋煮熟。

  • 20、小州为老师设计了一个电保温杯,在杯内水量不低于最低水位线的情况下,可将水温控制在45℃到55℃之间(即保温区间为45~55℃)。他用到的器材有电磁继电器、电热丝R1R2、定值电阻R0、热敏电阻Rt、电源和开关等,其电路如图1所示。左边控制电路中,Rt阻值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如表格所示。当温度t55时,线圈电流I0.16A , 电磁铁将衔铁吸下,触点K、B接触,处于低温档,功率为40W;当温度t45时,线圈电流I0.09A , 电磁铁将衔铁释放,触点K、A接触,处于高温档,功率是220W。

    t/℃

    35

    40

    45

    50

    55

    60

    65

    Rt/Ω

    125

    95

    70

    50

    35

    25

    20

    (1)、工作电路电压为220V,求水温为45℃时R1R2的阻值;
    (2)、某次测试过程中,小州在杯中加入部分30℃的水,闭合开关S1S2 , 并测出从开关闭合到衔铁被吸下的过程用了2min,求此过程工作电路消耗的电能;
    (3)、电磁铁线圈电阻忽略不计,求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
    (4)、小州想通过优化电路,再增加一个保温区间,且新增保温区间的最高温度为65℃,请你帮助小州在图2虚线框中画上适合的元件(可在两个保温区间进行切换),将改进后的电路补充完整,并在图中标出元件的阻值规格。(此问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上一页 776 777 778 779 78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