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如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B、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71.4g C、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80cm3 D、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3.57kg/m3
-
2、炎炎夏日,气温上升,温度计中的汞柱升高,则汞柱的哪个物理量不发生变化( )A、密度 B、温度 C、质量 D、体积
-
3、小云想测出杯子中水的质量,她先测出杯子和水的总质量 , 然后把水倒出,又测出杯子的质量m,得出杯子中水的质量为 , 此结果与原来杯子中水的实际质量相比( )A、偏小 B、偏大 C、一样 D、无法判断
-
4、关于近视眼、老花眼及其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的人,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变弱 B、近视眼可以用凸透镜矫正 C、老花眼的人,晶状体的焦距变大 D、老花眼的人应戴凹透镜制成的老花镜
-
5、把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正对太阳放置,则温度最高的点是( )A、和太阳同侧,距凸透镜光心10cm B、和太阳异侧,距凸透镜光心10cm C、和太阳同侧,距凸透镜光心5cm D、和太阳异侧,距凸透镜光心5cm
-
6、雨后,人们有时能看见太阳光和小水珠在人间建造的“桥”——彩虹,彩虹的形成是( )A、光的镜面反射现象 B、光的漫反射现象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现象
-
7、如图所示,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的一条反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下列关于入射角 , 折射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
8、“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利用多面反射镜,将太阳光反射到高塔顶部的吸热塔进行发电。如图所示,是某时刻的光路图,若此时要使反射光线恰好照到吸热塔,可将反射镜:( )A、竖直向下移动 B、水平向左移动 C、绕入射点顺时针转动 D、绕入射点逆时针转动
-
9、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源能射出无数条光线 B、光线就是很细的光束,是真实存在的 C、光线是用来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的直线,用实线表示 D、光线是用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常用虚线表示
-
10、诗人刘禹锡在《秋词二首》中写道:“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诗句描绘的秋日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乐观态度。诗中“霜”的形成过程属于( )A、汽化现象 B、液化现象 C、凝华现象 D、凝固现象
-
11、中考期间,在英语听力测试时,为保障考生听力效果,考场内要求:①关闭风扇;②关门关窗。其中:( )A、①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②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①②都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①②都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
12、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 在钢管中的传播速度为 , 用锤子敲击一次长直钢管的一端,安装在另一端的声音监测仪,接收到两次声音,时间间隔为t。这根钢管的长度为( )A、 B、 C、 D、
-
13、你认为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 )A、乒乓球被誉为我国的“国球”,其直径约为40mm B、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为10s C、中等身高的人的拇指至中指之间一指的长度约30cm D、人跑完100m的时间约为 13min
-
14、如图,吊扇灯是灯和吊扇的完美结合,具有装饰性和实用性。吊扇灯的灯和风扇既可独立工作,又可同时工作。图中,电路设计正确并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
B、
C、
D、
-
15、【项目主题】探索顶针密度,解锁材质奥秘
【项目背景】《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诗词中临行密密缝体现古代也常用顶针作为缝纫用品,如图所示为“顶针”,一般为铁质或铜制,套在手指上,能顶着针尾,手指发力来穿透衣物。小芳发现妈妈的缝纫盒里也有一个顶针,刚学完密度知识的小芳设计了两个不同的方案鉴定顶针的材料的项目化学习活动,查阅完资料得知、。
【项目器材】天平、量筒、烧杯、足量水、细绳、电子秤
【项目实施】
方案一: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实验操作如下:
①小芳将顶针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②再将顶针放入倾斜的装满水的烧杯中,如图乙所示,用量筒测出小烧杯中溢出的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顶针大于量筒口)
方案二:利用电子秤测量,实验操作如下:
①给烧杯中装入适量水,按电子秤清零键,如图a;
②用细线悬挂顶针,慢慢放入烧杯的水中,不接触烧杯底部,如图b,此时电子秤的示数为;
③慢慢松开细线,使顶针沉底,如图c,此时电子秤的示数为。
【交流和评估】
(1)、用顶针套在手指上推针的目的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手指的压强。针头非常尖锐的目的是(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2)、方案一中测量的顶针的密度为 , 该顶针的原材料为;(3)、方案二中测出顶针的质量是;顶针的体积V=;顶针的密度(以上填空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水的密度记为);(4)、你认为(选填“方案一”或“方案二”)的测量方法更精确。 -
16、主动式空气净化器
图甲为某型号空气净化器,在不同档位工作时的参数如下表所示。洁净空气量是指1h净化空气的体积;能效比是空气净化器洁净空气量与输入功率之比,净化效率等于净化前后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的差与净化前有害气体浓度的百分比。
工作档位
待机
1挡
2挡
3挡
4挡
5挡
6挡
功率/W
0.9
23
45
103
121
148
净化空气量/(m3/h)
--
120
240
360
500
610
760
噪音/dB
--
23
32
39
47
49
55
(1)、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金属网时受到强烈的吸引力,这主要是因为;(2)、该净化器接在家庭电路中,在2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A(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如果室内面积为 , 房间的高度为2.5m,请你计算该空气净化器工作档位为4挡时,理论上1h可以净化房间内空气次;(3)、该空气净化器工作档位为3挡时,出风口的面积为 , 则风速为m/s。单独使用该净化器10min,规格为2400imp/(kW·h)的电能表指示灯闪烁30次,此时该空气净化器的能效比为。 -
17、某压力传感器的电阻R随撞击力F的变化图像如图甲,将它接入图乙电路来做手机抗摔实验。闭合开关S,在传感器上方释放手机,手机屏幕向下撞到传感器的平台上(平台的质量不计),当撞击力为80N时屏幕刚好破裂。实验测得撞击前、撞击时和撞击后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已知电源电压 , 定值电阻。求:(1)、未受到撞击时,传感器的阻值。(2)、通过计算说明此次实验中手机屏幕是否会破裂?(3)、实验过程中电路消耗总功率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比是多少?
-
18、小宇想把一个重1300N的物体搬到高2m的车厢里,为了省力,他找了一块长5m的硬木板,搭在车厢上(衔接处的长度忽略不计),如图甲所示。小宇用力把物体拉至车厢上,物体沿木板移动距离s与拉物体所用时间t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1)、30s内做的有用功是多少?(2)、若物体与木板间的摩擦力为200N,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至0.1%)(3)、30s内拉力的功率是多少?
-
19、晶晶和静静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为6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三只:、、。(1)、晶晶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是;(2)、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经多次测量,晶晶画出了小灯泡I-U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晶晶使用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 一旁的静静迅速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在多次测量中,晶晶还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3)、灯泡的电阻测量完毕,静静将灯泡分别更换成5、10、15、20、25的定值电阻,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得到如图丁所示的I-R关系图像,则静静应选用滑动变阻器(选填“”、“”或“”);若某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的阻值为14 , 则所选定值电阻的阻值为;(4)、晶晶依次换上10、15、20、25四个定值电阻继续实验,采用“伏安法”各测量一次,把每个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在U-I坐标系中描点,得到了图戊中甲、乙、丙、丁四点,点是阻值为20的点。
-
20、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每个钩码重1N。(1)、实验前没挂钩码时,杠杆静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螺母向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杆平衡后如图乙所示在杠杆B点挂3个相同的钩码,则在杠杆的D点挂个相同的钩码,就可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3)、保持B点钩码数量和力臂不变,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出多组动力臂l1和动力F1所数据绘制了l1-F1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推算,当l1为0.6m时,F1为N;(4)、如图丁所示,用竖直向上的力匀速拉动质量分布均匀的另一杠杆,杠杆转动过程中,拉力F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