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所示为当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大桥全长55km,汽车限速。
(1)、按交通规则行驶,汽车通过大桥至少需要多长时间?(2)、一辆汽车进入大桥后先以的速度行驶15s,接着以的速度行驶5s,求在20s时间内,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
2、小明用每0.5秒拍照1次的频闪相机拍得如图所示的纸锥下落的照片,进一步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
(1)、纸锥从A到E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 判断的依据是相同的时间纸锥下落的距离;(2)、右侧为纸锥从E下落到F过程的放大图,EF段纸锥运动的路程是cm,EF段纸锥下落的速度是m/s。 -
3、如图所示,小红敲击音叉发声,再使它与悬挂着的乒乓球 , 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
4、人工智能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如图是智能机器人和小朋友互动的情况。该机器人可以根据小朋友的语音指令来完成指定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调大机器人的音量是改变声音的。

-
5、甲、乙两同学在同一直道上,从同一地点相同方向匀速骑行,骑行的路程和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他们骑车时,速度较快的是同学,其速度为m/s。

-
6、“智能手环”是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具有计步统计、能量消耗统计和心率监测等功能。优优在周末与爸爸并排跑步时用“智能手环”记录了一段时间内跑步的“配速”(配速定义:通过每公里路程所需要的时间)为 , 折算成速度为。在跑步过程中,优优看到路旁的树木在向后退,这是以为参照物。

-
7、“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老师坚持“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用知识为滇西北山区女孩创造美好未来,如图,张老师带领师生宣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师生宣誓的声音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B、对师生来讲,宣誓声不属于噪声 C、师生的声音音色相同 D、洪亮的宣誓声表明声音的速度很大 -
8、学物理、识生活。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 )A、1.1km/h B、1.1m/s C、11m/s D、11km/h
-
9、荀子《劝学》中的“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其中“跬”为单脚迈出一次的距离。一名普通中学生正常行走时,一“跬”的距离最接近( )A、0.1m B、0.6m C、2cm D、50dm
-
10、编钟、石磬和骨笛均是我国出土的古代乐器,其中编钟和石磬是打击乐器,骨笛是管乐器,用它们演奏时( )
A、敲击编钟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B、敲击编钟的力度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C、敲击石磬,石磬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吹奏骨笛,其发出声音的音色与编钟、石磬不同 -
11、如图所示的智能音箱装有声纹识别功能,只识别“主人”的声音,而对于其他人的命令不予理会。音箱识别“主人”指令主要靠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 -
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B、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C、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D、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监测仪是用来减弱噪声的
-
13、如图甲所示,马路为双向两车道,小车A和小车B在马路上相向而行,小车B向左运动。如图乙是小车A和小车B的路程随着时间变化的图像,第15s末两车正好相遇。(小车均可看成长方体)
(1)、小车A的速度是多少m/s?(2)、如图乙所示,小车A和小车B在第10s末时相距多少m?(3)、如图丙所示,每一条道均为6m宽,一行人正开始以2m/s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横穿马路,长度为5m、宽度为2m的小车C此时也在向正前方做匀速直线运动,且距离人的行走路线25m,小车C始终行驶在该车道的中间,为了使行人安全通过,小车C的行驶速度的范围是多少? -
14、如图甲,边长为20cm的薄壁正方体容器(质量不计)放在水平桌面上,将质地均匀的质量为18kg,横截面积为200cm2 , 高度为10cm的实心圆柱体竖直放在容器底部。现向容器内缓慢注入水,圆柱体始终直立,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注入水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N/kg,。求:
(1)、圆柱体的密度;(2)、当加入水的质量为2kg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3)、图乙中纵坐标上的大小;(4)、当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1:3时,容器内水的质量。 -
15、无人驾驶汽车是一种智能汽车,主要依靠车内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某无人驾驶汽车沿水平路面匀速直线行驶了 , 发动机提供的牵引力为 , 消耗柴油2.1kg。已知 , , 求:
(1)、2.1kg的柴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2)、汽车发动机的效率;(3)、若2.1kg柴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可将多少千克水从20℃加热到70℃? -
1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下表所示。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的电阻丝,闭合开关,通过观察来精确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为了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应该选用编号为的两根电阻丝,选用编号为的两根电阻丝还可以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

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A
锰铜合金
0.5
0.5
B
镍铬合金
1.0
0.5
C
镍铬合金
0.5
1.0
D
镍铬合金
0.5
0.5
-
17、如图所示,这是小湘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时的实验。

实验次数
L1两端电压/V
L2两端电压/V
电源两端电压/V
1
1.1
0.9
2.0
2
1.4
1.1
2.5
3
2.2
0.5
2.7
(1)、小湘把电压表V1接在图中的AB两点间,发现闭合开关后两灯泡都不发光,电压表V1有示数,小湘检查发现是灯泡灯丝断了;(2)、排除故障后,小湘先用电压表V1、V2分别测量灯泡L1两端和L1、L2两端电压,接着要想测量灯泡L2两端电压,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A、保持B点接线不动,将电压表V1连线A改接C B、保持C点接线不动,将电压表V2连线A改接B(3)、小湘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实验,得到表中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结论(用文字表述)。 -
18、得出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后,小星接着来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实验序号
电流I1/A
电流I2/A
电流I3/A
1
0.20
0.50
2
0.24
0.26
0.50
3
0.32
0.18
0.50
小星根据如图甲的电路图连接好实物电路图如图乙所示。
(1)、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若电流表断路,则灯L1(选填“有”或“无”)电流通过。(2)、用电流表分别测量通过灯泡L1的电流I1、通过灯泡L2的电流I2、以及干路中的电流I3 , 其中测电流I1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示数为A。接着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并多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上表。(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并联电路中电流I1、I2及I3的关系为(用符号表示)。 -
19、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套装置完全相同,燃料足够且质量相等,烧杯内液体的质量也相等。

实验中先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好实验器材;
(1)、若比较a、b两种液体的比热容,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2)、若比较两种燃料的热值,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实验中通过被加热液体(填序号:选填①“升高的温度”或②“加热时间的长短”)反映燃料热值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是转换法。 -
20、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甲图所示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两灯并联,开关S同时控制两盏电灯,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导线不能交叉。(2)、请在右边实线框中画出乙图实物图所对应的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