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所示容器内放有一长方体木块M,上面压有一铁块m,木块浮出水面的高度为h1(图a);用细绳将该铁块系在木块的下面时,木块浮出水面的高度为h2(图b);将细绳剪断后(图c),木块浮出水面的高度 h3为( ).
A、 B、 C、 D、 -
2、某同学做如下实验:先在一玻璃水槽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再将盛有小石子的塑料小船放入水中,如图所示,测得船底到水面的距离为h,再每隔一定时间向水里加盐并搅动,直至食盐有剩余,在他所绘制的吃水线至船底的距离h 随溶盐量而变化的图象中,如选项图所示,最接近的是( ).
A、
B、
C、
D、
-
3、一个体积为 的铁球全部浸没在水中,它受到水对它的浮力为N(水的密度为1×103kg/m3 , g取10 N/ kg).
-
4、如图甲所示,盛有水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为 S.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长方体金属块,从水面开始缓慢浸入水中,在金属块未触底且水未溢出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F随金属块浸入水中深度h 的关系图象如图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金属块逐渐浸入水的过程中,其受到的浮力一直在减小 B、金属块的高度为h1 C、金属块的密度为 D、金属块浸没后与入水前相比,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强增加 -
5、如图甲所示,某科技小组的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圆柱形金属块,使其缓慢匀速下降,并将其浸入平静的游泳池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与金属块下底面下降高度h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忽略金属块浸入水中时池水液面高度的变化,g取10 N/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属块所受重力大小为26 N B、金属块的密度为 C、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为26 N D、金属块恰好完全浸没时,金属块下底面所受水的压强为5×103 Pa -
6、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如图所示)由“水上桥面”和“海底隧道”两部分组成,其中海底隧道长5.7 km,设计时速 100 km/h,隧道洞壁采用了让人视觉舒适的新型装饰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中的桥墩不受海水的浮力 B、桥面上行驶的汽车相对灯杆静止 C、通过海底隧道最少需要34.2m in D、光在装饰材料上发生镜面反射 -
7、2019年4月,中国自主研发的6 000 m无人遥控潜水器“海龙Ⅲ”成功完成下潜任务.在某次下潜中,若从“海龙Ⅲ”刚好浸没开始计时,到返回水面结束计时,下潜深度h 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忽略海水密度变化和“海龙Ⅲ”的形变,下列对“海龙Ⅲ”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从开始到结束计时,共用时10 min B、在1~3m in,受到海水的浮力逐渐变大 C、在4~6 min,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在6~8 min,受到海水的压强逐渐减小 -
8、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10 cm的正方体竖直悬浮在某液体中,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 F1为5 N,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 F2为13 N(g 取10 N/ kg).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正方体受到的浮力为8 N B、液体的密度为 C、正方体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5cm D、液体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1.3×103 Pa -
9、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示数是7.5N.把零件浸入密度为 的液体中,当零件 的体积露出液面时,测力计的示数是6N,则金属零件的体积是(g取10 N/ kg)( ).A、 B、 C、 D、
-
10、潜入海底观光是人们现代旅游休闲方式之一.某潜水爱好者从水下2m 深处继续下潜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和海水对他的压强变化的情况分别是(不考虑海水的密度变化)( ).A、浮力逐渐变大,压强不变 B、浮力逐渐变大,压强逐渐变大 C、浮力不变,压强逐渐变大 D、浮力逐渐变小,压强逐渐变大
-
11、.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柱形容器A 和B 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B容器的液面高于A容器的液面.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液体中,静止后所受的浮力分别是 F1、F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1一定大于F2 B、F1一定小于F2 C、F1不可能大于 F2 D、F1不可能小于 F2 -
12、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满了两种不同的液体,把甲、乙两球分别轻轻放入两杯液体中,最后处于如图所示状态.甲、乙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则甲、乙所受浮力相比( ).
A、甲所受浮力更大 B、乙所受浮力更大 C、甲、乙所受浮力一样大 D、不知道液体密度,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
13、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时,界面MN上的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请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
14、如图所示,小明通过容器上方固定的空心管,刚好看不到容器底的硬币(硬币未画出).现往容器中加水至 MN处,通过空心管又能看到硬币了.请作出小明通过空心管又能看到硬币的光路图.

-
15、如图所示,OA'是入射光线AO 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BO的反射光线和该入射光线在水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
16、如图甲所示,家用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都是斜的,这样可以保证夜间行车时,车内景物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在司机前面斜上方,避免干扰司机视线,以保证驾驶安全.请你在图乙中画出司机眼睛(B点)通过挡风玻璃MN 看到车内装饰物(A点)的像的光路图.

-
17、用激光器发出一束光,射入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结果在水平屏幕MN上出现两个光斑,其中一个光斑在A点,如图.请在图中画出光路确定另一个光斑 B点的位置.

-
18、如图所示是一条从透明玻璃砖的一面垂直入射的光线,玻璃砖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为120°,请结合几何知识画出这条光线经玻璃砖从另外两个面射出的光路图.

-
19、小苏同学的物理兴趣小组准备探究“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们猜想:弹簧弹性势能可能与弹簧长度变化量、弹簧螺纹圈直径、弹簧的材料等因素有关.他们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弹簧放在水平面上,其左端固定在墙上,AO等于弹簧原长,水平面O点左侧光滑,右侧粗糙.将物体M从O 点压缩弹簧到 P 点,然后由静止释放,当物体M运动到O 点与弹簧分开,最终运动到Q点静止.请补充完成他们的探究过程:
(1)、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是通过来衡量的.(2)、探究弹簧弹性势能与弹簧长度变化量的关系,应该选用(填“相同”或“不同”)弹簧进行实验,并先后改变之间的距离,测出OQ的距离,重复实验,测量多组数据并记录.(3)、小苏的实验小组经过多次实验得出了结论.在上面的实验中,他们运用到了转换法和两种物理思想方法. -
20、在“探究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实验中,将钢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钢球摆到竖直位置时,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
实验次数
钢球质量m/g
钢球下摆高度h/ cm
木块滑行距离s/ cm
1
20
30
35
2
40
30
65
3
60
30
(1)、本实验使钢球获得动能的操作方法是(2)、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实验中控制了相同,从而探究动能与的关系.(3)、第1次实验时若不考虑能量损失,钢球对木块最多可做J的功;第3次实验时,木块被撞后滑出木板无法记录数据,需要重做第3次实验,甲同学建议换用同样较长的木板,乙同学建议换一个较大的木块,丙同学建议降低钢球下摆的高度,你认为应当采用同学的建议.(4)、由上述实验数据和现象可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