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所示,A,B两端电压U=6V,且保持不变, R1=10Ω,R2=20Ω.当a,b两端接不同的电阻 Rf时,R1的电流不同,其最小值为A;当a,b两端不接电阻时,c,d两端的电压称为空载电压,若要求c,d两端的电压不得低于空载电压的60%,R,的阻值范围应为.

  • 2、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R=1000 Ω,A,B两端电压U=100V,调节滑片 P使其下部电阻. R1=400Ω.

    (1)、空载时,C,D两端电压多大?
    (2)、在C,D间接入一个 R0=400Ω的电阻,C,D两端的电压多大?
  •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ab为输入端,AB为输出端,现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置于变阻器的中央,则(    )

    A、空载时输出电压 UAB=Uab B、当AB间接上负载R 时,输出电压 UAB<Uab2 C、AB间的负载R 越大,UAB越接近 Uab2 D、AB间的负载R 越小,UAB越接近 Uab2
  • 4、如图所示,路端电压U不变,要使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 U2, , 则滑动触头应在(   )

    A、R。的中点处 B、R0的中点偏上处 C、R0的中点偏下处 D、无论调到什么位置均不能满足要求
  • 5、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将a,c两端连在电路中,则当滑片OP 向右滑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增大 B、若将a,d两端连在电路中,则当滑片OP 向右滑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减小 C、将滑动变阻器以限流式接法接入电路时,必须连入三个接线柱 D、将滑动变阻器以分压式接法接入电路时,必须连入三个接线柱
  • 6、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R的总电阻为60Ω,定值电阻. R0=60Ω,电源电压为18V.断开开关K,移动滑片 P 使电压表的示数为9V,然后闭合开关K,则通过R。的电流为(    )

    A、0.12A B、0.15A C、0.24A D、0.45A
  •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滑动变阻器 R 的滑片P 位于中点,则下列情况中,可使电阻R。两端的电压最接近3V的是(    )

    A、R=20Ω,R0=10Ω B、R=200Ω,R0=400Ω C、R=200Ω,R0=10Ω D、R=20Ω,R0=400Ω
  • 8、如图所示,已知滑动变阻器 R1 的最大阻值是40Ω,定值电阻 R2=50Ω,A,B两端的电压U=9V.

    (1)、当开关S断开时,移动滑片 P,R2两端获得的电压范围是
    (2)、当开关S闭合后,移动滑片 P,R2两端获得的电压范围是.
  • 9、如图所示是一个分压电路.图中的负载电阻 R1=16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0.15A,电源电压是14V,电压表的量程为15V,滑动变阻器RAB上标有“120Ω 0.15A”字样.当滑片 P 自左向右移动时,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但电压表的示数会发生变化.问:

    (1)、电阻R1和RAP,RPB中,哪一个通过的电流最强(说明理由)?
    (2)、滑片 P 在移动过程中(自A 移向 B),各元件是否安全(通过分析和估算电流加以说明)?
    (3)、在不损坏电路元件的前提下,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多少?
  • 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滑片 P 把变阻器分为 RaP=5Ω,RbP=10Ω两部分,要求当开关K闭合时c,d间的电压不得低于开关断开时c,d间电压的90%,则电阻Rₓ的允许值范围是(    )

    A、Rx10Ω B、Rx30Ω C、Rx10Ω D、Rx30Ω
  • 11、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 R1 的最大阻值是200 Ω, R2=300Ω,A,B两端电压 UAB=8V.

    (1)、当S 断开时,移动滑片 P,R2 两端可获得的电压变化范围是多少?
    (2)、当S闭合时,移动滑片 P,R2 两端可获得的电压变化范围是多少?
  • 1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直径为 D 的圆环是用超细的均匀电阻丝制成的,其阻值为R,图中A,B,…,H为圆环的等分点,A点固定. P为滑片,且滑片 P 能沿圆环滑动,并保持良好的接触,电源电压恒定.当闭合开关K,滑片 P 沿圆环顺时针滑动时,图中各电表的示数会发生变化.甲、乙两同学按此电路图分别做实验,并记下当滑片 P 在某些位置时各电表的示数,如表1、表2所示.

    表1(甲同学测得的实验数据):

    滑片 P 的位置

    位置 B

    位置C

    位置 D

    位置 E

    位置 F

    位置x

    位置 A

    电流表 A的示数/A

    0.25

    0.20

    0.18

    0.17

    0.18

    0.19

     

    电压表 V1 的示数/V

    3.75

    3.00

    2.70

    2.55

    2.70

    2.85

     

    电压表 V2 的示数/V

    2.25

    3.00

    3.30

    3.45

    3.30

    3.15

     

    表2(乙同学测得的实验数据):

    滑片 P 的位置

    位置 B

    位置C

    位置D

    位置E

    位置 F

    位置G

    位置x

    电流表 A的示数/A

    0.24

    0.17

    0.13

    0.11

    0.09

    0.08

     

    电压表 V1 的示数/V

    3.60

    2.55

    1.95

    1.65

    1.35

    1.20

     

    电压表 V2 的示数/V

    2.40

    3.45

    4.05

    4.35

    4.65

    4.80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1中的实验数据,请你通过计算、分析完成表1中位置A下的空格,在图上标出位置x(大致位置).
    (2)、根据表1、表2中的实验数据,请你通过比较、分析来说明甲、乙两同学测得的实验数据不同的原因(请画出电路图说明).
    (3)、根据(2)中的分析,请你思考:当滑片 P滑到G,A之间位置x时,则表2中位置x下的空格可能的数据(即各电表的示数)分别是(   )
    A、0.05A,0.75V,5.25V B、0.07A,1.05V,4.95V C、0.16A,2.40V,3.60V D、0.10A,1.5V,4.5V
  • 13、某同学在实验室按如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当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 P 分别滑到a,b,c,d四个位置时,记下了每个位置所对应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当他回到教室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时才发现由于自己在记录数据时的不规范和随意性,只记录了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 43A,65A,23A和1A;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6V,8V,4V和4.8V.但电表示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电表示数和滑动触头 P 所处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均已搞不清楚.假如该同学实验测得的数据是准确的,则可以分析出当滑动触头 P滑到b 位置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应该分别是(   )

    A、43A,8V B、1A,6V C、65A,4V D、23A,4.8V
  • 1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滑动触片 P 向右移动时,两电流表的读数都要发生变化.当P 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 A1 的读数增大了0.5A,则关于电流表A 的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读数增大,增大的数值大于0.5A B、读数增大,增大的数值等于0.5A C、读数增大,增大的数值小于 0.5A D、读数减小,减小的数值小于0.5A
  • 1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电源电压 U=12V,R1=10Ω,R2=30Ω,R3=10Ω,电流表读数 I1=0.3A.求电压表读数和变阻器 R 中通有电流的那部分电阻.

  • 16、物理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测度电路,如图所示,三个定值电阻 R1=3Ω,R2=6Ω,R3=2Ω,先在A,B之间接一电源,在C,D之间接一个电流表,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3A;然后将电源与电流表位置对调,则电源电压为V,对调后电流表的示数为A.

  • 17、在如图示的电路中,已知 R0=17.6Ω,将K 接通a时,电阻. R1的电压为1V,流过电阻R2的电流为0.2A;将K接通b时,电阻 R1的电压为1.2V,流过电阻. R2的电流为0.15A,则电阻Rₓ的阻值为Ω,电阻 R1的阻值为Ω.

  • 1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 , R2 , R3的阻值相等,电池的电阻不计(电池两端电压恒定).那么开关S接通后流过R2的电流是S接通前的(    )

    A、12 B、23 C、13 D、14
  • 19、如图所示,三只电阻. R1,R2,R3先后以甲、乙、丙三种方式接在同一个电源上.已知 R1=12Ω,I2=12I1,I3=34I1,则 R2,R3的大小分别为(   )

    A、R2=12Ω,R3=12Ω B、R2=6Ω,R3=12Ω C、R2=12Ω,R3=6Ω D、R2=R3=6Ω
  • 20、如图所示,三个定值电阻 R1 , R2 , R3的电阻值均不相等,在A,B之间接一个电源,在C,D之间接一个电流表,电流表的示数为I.现将电源、电流表的位置互调,则电流表的示数(   )

    A、可能增大 B、可能减小 C、一定不变 D、由于不知R1 , R2 , R3的大小关系,故无法判定
上一页 201 202 203 204 20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