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三章 声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
- 贵州都匀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统考试卷
- 广西贵港市港南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福建泉州惠安县城北教研联盟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2017年广西百色市中考物理试卷
- 2017年广西来宾市中考物理试卷
- 2017年江苏省扬州市树人学校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
1、超声波加湿器的工作原理是把超声波通入水中,剧烈的振动使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就可以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这种超声波加湿器利用了声音能传递的特性。
-
2、如图所示,用话筒M接收音叉发出的声音,送到示波器S去显示。保持示波器的工作状态不变,乙图中音叉B的频率高于甲图中的音叉A。音叉B发出的声音听起来(选填声音的特性)较高,从示波器上看到的波形较密。
-
3、小军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个重600N的货物匀速提高10m,所用的拉力为400N,则此时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为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4、两个平面镜垂直放置如图所示,试证明:以任意角度斜射到某平面镜的光线,经两次反射后,最后的反射光线与最初的入射光线平行。(提示:先作图后证明。)
-
5、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响后才开始计时,结果测得运动员的成绩为12.21s,该运动员的实际成绩是多少?运动员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提示:计算时间时,小数点后面保留两位数)
-
6、小明同学为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玻璃水槽中竖直放置的光屏由E和F两个半圆形光屏组成,其竖直方向的直径NOM为两半圆的分界线,其中光屏F可绕直径NOM在水平面内前后折转。(1)、实验时,先让光屏EF位于同一平面内,一束激光贴着光屏E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光屏F上可以看到折射后的光束。小明将光屏F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后,则在光屏F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折射光,这说明折射光和入射光(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2)、保持入射点O不变,多次改变入射光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他测量记录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写出一条即可)(3)、小明将光屏F调至与光屏E在同一平面内,然后在玻璃水槽底部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贴着光屏F沿BO射向水面时,可看到折射光沿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入射角
折射角
-
7、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想起了走过教学大楼门厅内的大平面镜时的情景:靠近镜子时,感觉自己的像变大了,远离镜子时感觉像变小了,自己的感觉对吗?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明进行了实验探究。小明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的透明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当把蜡烛B移动到某一位置的时候,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测量并记录此时物、像和玻璃板之间的位置关系;
(2)多次改变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移动蜡烛B,发现总能找到一个对应位置,在镜前从不同角度观察,蜡烛B与蜡烛A的像均重合,测量并记录每次实验的相关数据。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知,能验证小明感觉的是步骤(选填(1)或(2));
②“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 ,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③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像(选填“虚”或“实”)。
-
8、小霞同学听老师讲了“伽利略观察教堂吊灯”的故事后,她猜想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摆的质量m,摆的长度l以及摆动的幅度s有关.于是她在一根长绳的一端系一个小螺帽做成了一个摆,如图所示.
(1)为了探究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与摆的长度是否有关,她应该控制摆的幅度s和摆的不变,只改变摆的 .
(2)上述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做
A.类比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推理法
(3)小霞同学发现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比较短, 难以测准.为了减小误差,你认为该怎么做?
.
-
9、把一条粗细均匀的长金属管截成长度不等的四段,然后把这四段金属管由长到短依次排列悬挂起来,如图所示,若用锤子分别敲击四段金属管时,它们都会发出声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听见的声音不是由空气传播的 B、声音的音调不同 C、最短的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超声 D、声音的音色不同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机动车驶近急弯、坡道顶端等影响安全视距的路段时,应当减速慢行,并鸣喇叭示意。“鸣喇叭示意”应用了同学们学习过的物理知识中的( )A、声音是沿直线传播的 B、声音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C、声音是可以沿各个方向传播 D、声音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
11、以下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误差与测量者、测量方法有关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
12、作图:(1)、如图甲所示,AB、CD是平面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光源S和像点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2)、如图乙所示,一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一束红光平行于BC边从S点射入三棱镜,经AB面折射后,又在BC面发生反射,然后恰好从P点折射后射出。请画出这个传播过程的光路图。
-
13、如图中,乐乐用鱼叉叉水中的鱼,这种光现象中,光由到(填介质名称)中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入射角(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乐乐看到的鱼是(填“真实的鱼”或“鱼的实像”或“鱼的虚像”)。
-
14、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小红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在图中(填字母)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是。
-
15、课堂上老师使用的便携式扩音机,不仅要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应该有较高的“保真度”,从声学上讲,较高的“保真度”是要求较好地保持原声的;“扩音”是指增大声音的(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16、小明同学为了测某一品牌导线的直径,他采用了以下的办法:剪下一段导线后,把这段导线单层紧密地在一支铅笔上缠绕20圈,形成一个导线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测量这个导线圈的长度,测量情况如图所示。则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这个导线圈的长度是cm,这一品牌导线的直径是cm。
-
17、为迎接中考体育技能测试,体育老师对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模拟考试。如图,停表显示的是一位同学跑完所用的时间,则该同学跑完400m所用的时间为。
-
18、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驶向一座山崖,司机在一桥头鸣笛,4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1)、4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是多少?(2)、4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是多少?(3)、汽车鸣笛处距山崖多远?
-
19、今年举行的武汉马拉松吸引了两万多名国内外选手参赛。如图为选手们通过建成通车60周年的武汉长江大桥时的情景。半程马拉松距离21km,半程排名第一的选手用时70min。(1)、这名选手跑完半程马拉松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2)、武汉长江大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全长1670米。以平均速度计算,这名选手通过长江大桥用了多长时间?(3)、设马拉松队伍通过大桥时长度不变,队伍匀速前进的速度为3m/s,整个队伍通过大桥共用时700s,马拉松队伍有多长?
-
20、小华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1.2
回答问题:
(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填“大”或“小”)的原理。(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填“好”或“差”),其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强。(3)、如果在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隔声性能好一点。(4)、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是有效的降噪方法之一。在控制噪声的方法分类中,“隔音”是在减弱噪声。小明同学还想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
(5)、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6)、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音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距离
长
最长
短
响度
较响
较响
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