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体育中考跳绳的次数是自动记录,其简化电路如图甲所示。R1是光敏电阻,信号处理系统记录ab间的电压,每当绳子挡住射向R1的红外线时,R1的阻值会变大,自动计数器会计数一次。电源电压恒为6V,ab间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敏电阻R1是半导体材料制成 B、该同学1min内跳绳次数为120次 C、有红外线照射时,R1与R2阻值之比为1:2 D、有、无红外线照射时,R1阻值之比为1:2
  • 2、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L1L2两灯均发光,两电表均有示数。过一会儿,其中一个灯泡突然熄灭,两只电表示数都增大,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L1灯短路 B、L2灯短路 C、L1灯断路 D、L2灯断路
  • 3、如图,A、B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这两段导体的电阻及它们两端电压大小关系正确的有(  )

    A、RA<RBUA=UB B、RA<RBUA<UB C、RA>RBUA>UB D、RA=RBUA<UB
  • 4、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直接感知的事实是常用的物理方法,下列根据现象所做的推测,符合事实的是(     )
    A、街边的路灯同时亮,同时灭,推测:路灯是串联的 B、气体很容易被压缩,推测:分子间有间隙 C、规格不同的灯泡串联后亮度不同,推测:通过它们的电流不相等 D、轻质小球a、b靠近时相互吸引,推测:a、b两小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 5、下列各种物质微粒中,带电的粒子是(  )
    A、电子 B、中子 C、分子 D、原子
  • 6、为了纪念物理学家对科学的贡献,很多物理量的单位用物理学家的名字来命名,下列物理学家中,其名字被命名为电阻单位的是(       )
    A、欧姆 B、安培 C、伏特 D、焦耳
  • 7、下列几种家用电器正常上工作时,电流最小的是(  )
    A、空调 B、节能灯 C、电冰箱 D、计算器
  • 8、“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骑行成为人们喜爱的出行方式。如下表所示是一辆自行车的相关数据,已知橡胶占自行车总体积的13 , 其余为钢材(=7.9×103kg/m3)求:

    车架材料

    所用钢材质量/kg

    15.8

    整车质量/kg

    17.1

    (1)、该自行车所用钢材的体积。
    (2)、若将所用钢材换为体积相等的密度为3g/cm3的新型材料,该自行车的总质量。
  • 9、小洋想知道柿子的密度,于是他进行如下实验。

    (1)、测量前,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平衡后发现如图甲所示。之后小洋改正错误,继续调平,为了使天平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向侧调节平衡螺母。
    (2)、正确操作后,测得柿子的质量如图乙所示g。
    (3)、小洋发现柿子太大无法放入量筒中,于是使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量柿子的体积,在自制溢水杯中加满水,将柿子缓慢浸没在烧杯中,将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则柿子的体积是cm2 , 柿子的密度为g/cm3
    (4)、实验所测得的密度值与实际值相比会
  • 10、小洋同学为了研究一组材料的隔音性能,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先把声源放入不同材料制作的盒中,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量听不到声音时的位置与声源间的距离。实验收集到的数据为:

    材料

    玻璃

    木板

    硬纸板

    泡沫塑料板

    听不到声音时的距离/m

    0.6

    0.4

    0.5

    0.3

    (1)、下列器材中,适合作为本实验的声源的是(选填字母: A.音叉; B.机械闹钟);
    (2)、远离声源过程中,他听到声音的 (填声音的特性)发生改变;
    (3)、分析实验数据,这些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4)、隔音房间的墙壁使用了隔音材料,这是在减弱噪声。
  • 11、同学们课上一起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如图甲所示装置

    ①实验时,纸板EOF的作用是

    ②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实验,得出结论。可知当入射光EO与平面镜夹角为50°时,反射角为

    ③增大入射光EO与平面镜夹角,则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将 , 且反射角始终入射角;

    (2)、同学们利用废旧半圆形透明蛋糕壳制作如乙图所示装置;平面镜置于水平底座中心,激光笔可沿弧形轨道移动,且保持激光始终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A处有只激光笔,射出光束NO当做法线。若在反射光线一侧某一位置,单眼观察到 , 说明本次反射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如图是中国首个百兆瓦级塔式熔盐储能光热电站上午某个追日镜的反射情况,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 12、小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通过测量像的高度反映像的大小。

    (1)、实验开始前,小洋移动F型光源凸透镜光屏使三者之间的距离较小,这样放置是为了更方便调节
    (2)、将光源逐渐靠近凸透镜,移动光屏成倒立实像的相关数据记录如表。仅利用图中实验器材不能完成的是第次实验,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

    物高6cm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物距/cm

    35

    30

    20

    15

    11

    像距/cm

    14

    15

    20

    30

    110

    像高/cm

    2.4

    3

    6

    12

    60

    (3)、继续移动光源至物距为6cm时,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均不能在光屏上成像,人眼应从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光源的像。要想在光屏上看到像,应更换焦距更的凸透镜;
    (4)、智能汽车车载摄像头原理跟第次实验的原理相同。
  • 13、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处和C处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时,将金属片固定在C 处作为终点,则应选择图中A处的点作为小车的起始位置。
    (2)、实验中小车运动过快,可以通过(填操作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3)、图中AB段所用时间是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cm/s。由于使用停表操作不熟练,小车动起来后才开始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vAB会偏
    (4)、小车从A处运动到C处的时间tAC=2.3s,则BC和AC两段的平均速度vBC vAc
    (5)、某同学想测出小车在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提出可以把小车从斜面的中部开始释放,进行测量。这样测得的平均速度与上面的实验中小车在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否相等,请说明原因
  • 14、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1)、装置中一处安装错误是
    (2)、在加热过程中,当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时,水温为℃;
    (3)、A、B两组同学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完成实验后,画出的图像分别是图乙中的A和B,分析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 A组同学所用水的质量更
  • 15、如图所示是手机双摄像头,要想增大拍摄范围,可选用焦距较的摄像头取景;如果不改变手机与景物的距离,双指拉伸屏幕能使画面放大,当放大到一定倍率时,会自动启动另一摄像头,让主体在画面中显得更大、更清晰,此时通过光学变焦,相当于(选填“伸长”或“缩短”)镜头到感光板之间的距离。

  • 16、天气变冷后,骑行者骑摩托车会佩戴全罩式头盔,在等红绿灯时,骑行者发现面罩侧镜片上会起一层淡淡的白雾,将镜片掀起时,白雾便很快消失,这是因为镜片表面空气流动白雾蒸发加快。
  • 17、高温天气,使印度首都新德里的一条道路上的沥青被烤化,斑马线变得扭曲模糊,如图所示。沥青被烤化属于现象(填物态变化);沥青被烤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说明沥青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18、超声波清洗机可以把眼镜上的污垢敲击下来,由此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人耳听到超声波清洗机工作时发出的“嗡嗡”的声音,是否属于超声波?
  • 19、2024年10月30日凌晨,我国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1)、火箭中的液态燃料是通过既降低温度又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2)、火箭点火后,发射台附近产生了大量“白气”,这是水热汽化成水蒸气,然后遇冷形成的;
    (3)、当火箭的速度达到了7.9km/s时才可以脱离地球,由此可知,火箭上升过程中做运动;分离前,神舟十九号相对于长征二号是的,
  • 20、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关于此液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4℃时,液体体积最小 B、此液体在0~4℃时热缩冷胀 C、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D、1℃时液体的密度比5℃时的小
上一页 937 938 939 940 941 下一页 跳转